为什么对孩子做不好共情?

妈心理学习辅导啊 2024-05-27 21:30:46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由于主宰情绪管理的大脑没有发育好,所以容易情绪激动。

尤其到了青春期,加上荷尔蒙这些激素的影响,当遇到一些激发事情的时候,更是容易情绪激动,情绪起伏也很大。

此时,是需要妈妈用共情的方式去理解和支撑孩子,帮助孩子去释放和梳理情绪。

所以,会共情孩子,就成为了妈妈的一个基本功。

实际生活中,我们在与孩子共情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

一、听到孩子说的困难或问题,第一反应是赶紧找解决方案,急于帮助孩子把问题解决掉,认为,问题解决了,孩子的情绪就好了。

之所以会急着解决问题是因为:

1.接不住孩子的坏情绪。

2.不相信孩子有能力自己解决问题。

3.害怕事情失控。

4.不希望孩子和自己小时候一样被忽视,孤立无援,看似照顾孩子实则想修复自己儿时的伤。

破解: 暂停,体察自己的需求,分清哪些是孩子的哪些是自己的感受。事实上90%的问题是自己的。

提醒自己:只要孩子自己不主动提,那就是他不需要,不需要的不要主动给。

二、积极倾听的时候,复述孩子的感受和需求很机械。

我自己觉得说的很生硬,孩子听了也觉得很假,甚至会更加烦躁:你就知道说这些又有什么用呢。

原因:

1没有正真找到孩子的感受,情绪和本质的需求。

2基于单方面处理问题的前科太多,你一开口,孩子就条件反射的认为你的目的是说教。

破解:没想好前,没找到症结前,先闭嘴。先描述,再说孩子的需求,简短,不要不停唠叨。

三、孩子说问题时,还没问,还没想,就先给孩子贴个标签,或者急于给出评判,没有耐心剥洋葱。

事情的缘由不是从孩子那听到的,而是自己给于猜测,事情是不是这样呀……

孩子觉得被冤枉,被误解,或者觉得跟妈妈讲她不懂,不明白,乱猜,孩子反而更生气。

原因: 不相信孩子,不相信自己,习惯性把事情往坏处想。自己管情不足,没有耐心,本质还是想尽快解决问题,还是想控制孩子的情绪。

破解: 孩子不说的,不多说,多等,多耐心,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的需求和感受上来。

四、倾听时很难保持开放性的态度

比如孩子描述的情境与自己的价值观不同,要忍住不是评价,很想去把孩子的价值观被掰一下。

如果孩子发现他说的事情妈妈不喜欢那就会闭上嘴巴,失去了跟孩子交流的机会

原因: 缺少多元思维,怕失败,怕走弯路,怕失足,不相信孩子自己的判断力,不敢放手。

破解: 自我学习的成长,提高自己的能力,让自己有无论怎样可以给孩子兜底的底气。相信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轨迹,本质上都是向上向阳而生的。

五、孩子在抱怨时,急于为自己辩解,第一目的是要证明我没有错。

原因:心灵地图的经验告诉我自己,有错误或过失的后果很严重,害怕受到惩罚,所以急于证明自己没有错,不要怪我,不能对我发脾气。

当下变成了自己处于问题区或者自己变成了孩子,很弱,接不住。

破解:打破惯性思维,看清楚孩子的抱怨只是发泄情绪,而不是真的要审判谁对谁错。

识破潜意识的移情,自己不在是小时候毫无还手之力的弱小的我,现在的我有能力保护自己,捍卫自己的尊严。

0 阅读:17

妈心理学习辅导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