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介女流秦良玉,凭什么驰骋沙场封将军?她的抗敌奇功有多震撼?

历史那堆事儿 2025-02-13 10:59:29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非凡之人,以其独特的光芒照亮岁月的尘埃。秦良玉,这位生于明朝末年的奇女子,便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星辰。她不仅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载入正史单独列传的女将军,更是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忠贞的爱国情怀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书写了一段波澜壮阔的传奇。

一、出身不凡,志存高远

明万历二年(1574年),秦良玉出生于四川忠州(今属重庆忠县)。她的父亲秦葵是明朝贡生出身,家中弥漫着浓厚的儒家文化氛围。自幼,秦良玉便在父亲的教导下,接受良好的儒家教育,忠臣烈士的大义、终身报国的情怀,如同种子一般,在她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

与当时普遍重男轻女的观念不同,秦葵对儿女一视同仁,不仅让秦良玉与其兄秦邦屏、弟弟秦民屏一起研读典籍,还教授他们骑射功夫。秦良玉似乎天生就对军事有着极高的天赋和热情,在骑射方面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连她的父亲都不禁感慨:“可惜你是个女孩子,不然的话,以后肯定能封侯夺冠的。”而年少的秦良玉却毫不示弱,慷慨激昂地回应道:“倘使女儿得掌兵柄,应不输平阳公主和冼夫人。”这份豪情壮志,让许多须眉男子都为之汗颜。

二、初露锋芒,崭露头角

长大后,秦良玉嫁给了石砫土司马千乘为妻。婚后,她与丈夫携手并肩,共同治理石砫。然而,明末的天下已开始陷入大乱,国内叛乱起义此起彼伏,东北的后金也虎视眈眈,局势岌岌可危。

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杨应龙在播州(今贵州省遵义市)作乱,战火迅速蔓延,生灵涂炭。秦良玉的丈夫马千乘率领三千人随李化龙前往征讨,秦良玉也不甘示弱,亲自率领五百精兵押运粮草,与副将周国柱扼守邓坎(今贵州凤冈县南)。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秦良玉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勇气和智慧。

次年,杨应龙军趁李化龙大军在营中大摆筵席之际发动突然袭击。危急时刻,秦良玉与丈夫马千乘挺身而出,身先士卒,奋勇杀敌,率先将敌人击败。随后,他们乘胜追击,势如破竹,接连攻破金筑关等七个营寨。而后,秦良玉又协助酉阳各路官军攻取桑木关,大破杨应龙军。在这场战役中,秦良玉的战功赫赫,堪称南川路战功第一。然而,当杨应龙兵败身死之后,秦良玉却选择了默默隐退,不自报军功,她的谦逊和低调令人钦佩。

三、代领其职,征战四方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命运的重击突然降临。马千乘被太监邱乘云诬告,含冤病死于云阳的监狱。秦良玉悲痛欲绝,但她并未被命运打倒,毅然代领马千乘的职位,肩负起守护石砫的重任。

泰昌元年(1620年),后金入侵辽东,战火纷飞,辽东大地陷入一片混乱。朝廷诏令秦良玉出兵援助,秦良玉毫不犹豫,立即派兄长秦邦屏、弟弟秦民屏率领几千人先前往救援。朝廷为表彰她的义举,赐秦良玉三品官员的服饰,并任命秦邦屏为都司佥书,秦民屏为守备。

天启元年(1621年),后金包围重镇沈阳,局势万分危急。秦邦屏、秦民屏随总兵童仲揆渡浑河与清军血战,他们毫不畏惧敌人的强大,奋勇拼杀。然而,终因寡不敌众,秦邦屏战死沙场,秦民屏突围而出。秦良玉得知兄长战死的噩耗后,悲痛万分,但她化悲痛为力量,亲率三千精兵直抵榆关(今河北山海关)。她所率领的军队纪律严明,所经过的地方秋毫无犯,赢得了百姓的赞誉和敬重。明熹宗下诏给秦良玉加二品官员服饰,并封秦良玉为诰命夫人,封秦良玉儿子马祥麟为指挥使。秦良玉上言秦邦屏的死状,请求从优抚恤。兵部尚书张鹤鸣进言浑河血战斩获敌人首级数千,实际上是石柱、酉阳两地土司的功劳,建议朱由校厚待秦良玉家的家人。朱由校于是下令赠秦邦屏都督佥事,子孙世袭,并且与陈策等人一同立祠祭祀,秦民屏官进都司佥书。

同年九月,兵部让秦良玉再回乡征兵二千。秦良玉与秦民屏回乡后,恰逢永宁(今四川叙永县西南)宣抚使奢崇明在重庆造反。奢崇明野心勃勃,妄图割据一方,其部将樊龙派遣使者带着金银和丝绸,前来想与秦良玉结盟。秦良玉深知奢崇明的狼子野心,果断将使者斩杀,表明了自己坚决平叛的决心。随后,她立即发兵率领秦民屏及秦邦屏的儿子秦翼明、秦拱明逆流西上,渡过重庆城,乘敌不备,直达重庆南坪关,断贼归路。秦良玉设伏兵袭击两河,将敌人的船只烧毁,使其无法逃窜。而后,秦良玉分兵守忠州,派快马带檄文至夔州,要求当地驻军赶紧防守瞿塘峡上下游地段,成功击退入侵的贼兵。秦良玉上表秦民屏的战功,朝廷升秦民屏为参将,秦翼明、秦拱明为守备。

天启二年(1622年),奢崇明包围成都,成都危在旦夕。四川巡抚朱燮元传令秦良玉前去征讨。当时,各地的土司大多贪图贼寇的贿赂,按兵不动,作壁上观。然而,秦良玉却毫不畏惧,毅然击鼓西征。她率领军队攻取新都,长驱直奔成都,与奢崇明的叛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在秦良玉的指挥下,士兵们士气高昂,奋勇杀敌,最终将奢崇明击败,成功解了成都之围。奢崇明败走后,秦良玉并未给敌人喘息的机会,率领秦民屏等攻克二郎关、佛图关,收复重庆。朝廷为表彰她的卓越战功,授命秦良玉为都督佥事、充都督同知总兵,并加封为夫人,授马祥麟为宣慰使,秦民屏为副总兵,秦翼明、秦拱明为参将。授官后,秦良玉又收复红崖墩、观音寺、青山墩等贼军重要据点,奢崇明兵败自杀,秦良玉彻底平定奢崇明四川之乱。朝廷因功多次赏赐秦良玉金币,她的威名也传遍了大江南北。

天启三年(1623年),秦良玉上书痛斥那些在战场上畏敌如虎、临阵脱逃的将领。她言辞犀利地说:“我带着秦翼明、秦拱明裹粮出战,先后取得了像红崖墩三战那样的胜利。可是那些离间我们君臣的大将们,他们没见过贼兵的面,却在那里整天挥着胳膊吹嘘,等到和贼兵对垒时,就闻风而逃。那些自己被贼兵打败了的人就担心别人战胜贼兵;自己被贼兵吓住了的人就怕别人胆子比贼兵大。像总兵李维新,他在渡河一战中失败回营,反而拒我于门外,不容我进城相见。以一个六尺身躯的大男子忌妒一个巾帼妇人,他如果夜静时想一想就应当羞死。”皇帝朱由校看到秦良玉的上书后,深感震惊,于是下诏文武大臣必须以礼招待秦良玉,不得有任何猜忌,秦良玉的正直和勇敢赢得了众人的敬佩。

天启四年(1624年),秦民屏随巡抚王三善率军在陆广作战失败,王三善率先逃走。秦民屏在大方大破贼兵,屡战屡胜。然而,在退兵时,遭到贼兵袭击,秦民屏为了保护军队,奋战而死,他的两个儿子秦佐明、秦祚明突围而出但也身受重伤。秦良玉上书请求抚恤,朝廷于是追赠秦民屏为都督同知,并立祠祭祀,两个儿子封参将,秦翼明、秦拱明官至副总兵。秦良玉再次遭受了失去亲人的痛苦,但她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信念,继续为国家和百姓而战。

四、进京勤王,力挽狂澜

崇祯三年(1630年),清军大举进攻,如汹涌的潮水般南下,永平四城相继失守,皇太极进围京都,京城危在旦夕。秦良玉得知消息后,心急如焚,立即率秦翼明奉诏勤王。她不仅率领军队日夜兼程赶往京城,还拿出家中的资产充作军饷,展现出了她的爱国情怀和无私奉献精神。

皇帝朱由检得知秦良玉前来勤王,特意下诏表扬,并于平台召见秦良玉。在平台上,朱由检赏赐秦良玉钱币牲畜酒水等,对她的功绩给予了高度的肯定。为了表彰秦良玉的功劳,朱由检还赋诗四首,其中一首写道:“蜀锦征袍自剪成,桃花马上请长缨。世间多少奇男子,谁肯沙场万里行!”秦良玉的英勇事迹和爱国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朱由检,也让天下人对这位巾帼英雄肃然起敬。

崇祯四年(1631年),孙承宗修筑大凌河城,这是一项关系到国家边防安全的重要工程。秦翼明领一万人进行保护,在秦翼明的努力下,大凌河城顺利修成。秦翼明率兵回朝后,继续为国家的安全而奔波。

崇祯七年(1634年),流贼打下河南,河南大地陷入一片混乱。朝廷任命秦翼明为总兵官,让他率领军队前去讨伐。次年,总兵邓王己死后,因为他的部下都是四川人,朝廷就下令让秦翼明率领他们。秦翼明在青崖河、吴家堰、袁家坪连连打败贼兵,扼住了贼兵通往郧西的道路。然而,秦翼明的性情慌张、胆子不大,部下的将领连连失败,他却不如实向上汇报,因此被免去了都督军衔,贬官二级,但他依然继续剿贼。后来他跟从卢象升在谷城追逐贼兵,贼兵逃往均州,秦翼明在清石铺打败了他们。贼兵进入了山地自卫,秦翼明又打败了他们。接着又在界山、三道河、花园沟连连破贼,捉住黑煞神、飞山虎两位贼军将领。贼兵出没在郧阳、襄阳一带,巡抚郧阳的苗胙土派遣使者去招降贼寇时,秦翼明赞成此事,结果上当受骗了,贼兵最终没有投降。秦翼明、苗胙土都受到弹劾。后来贼兵进犯襄阳,翼明连续作战获取战果,屯兵庙滩,用来扼守汉江的浅水处。只是罗汝才、刘国能却从深水处渡了过去,接着就在蕲春、黄冈一带大肆骚扰。崇祯皇帝于是罢了苗胙土的官,并严厉批评了秦翼明,不久秦翼明又被弹劾,解除了官职。

五、逆战反王,屡建奇功

崇祯七年(1634年),张献忠攻陷川东重镇夔州(今重庆奉节),夔州百姓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秦良玉得知消息后,立即率军赶到。张献忠深知秦良玉的厉害,不敢与之正面交锋,不战而走。秦良玉怎会轻易放过敌人,率军追击,与正好回川的儿子马祥麟前后夹击,打得张献忠节节败退,使之退走湖广。而后张献忠受朝廷招安,但他的野心并未就此熄灭。

崇祯十三年(1640年),张献忠联合罗汝才再次造反,罗汝才率兵攻打夔州。秦良玉再次率军前往,罗汝才不战而走,秦良玉追至马家寨,大破罗汝才,斩首六百级。秦良玉乘胜追击,先后在留马垭、谭家坪北山、仙寺岭大破敌兵,将其首领东山虎斩杀,活捉副塌天,惠登相、王光恩投降,并夺取了罗汝才的帅旗,罗汝才军逐渐走向衰落。

同年,杨嗣昌自请为督师入川剿贼。杨嗣昌主张驱贼入川的战略,调离四川精锐入楚,使得四川的防守力量大大削弱。四川巡抚邵捷春领二万老弱残兵守重庆,所倚重的将领只有张令和秦良玉。但邵捷春不争山夺险,消极防守,让秦良玉在重庆附近三四十里处设防,派遣张令守黄泥洼。秦良玉深知这种布防的弊端,乃向已经辞官的绵州(今四川绵阳)知州陆逊之感叹,深刻指出这种布防的弊端,以与邵捷春一同战死为耻。不久,邵捷春移营至大昌,监军万元吉也屯兵巫山,与秦良玉相互呼应。

十月,张献忠先后在观音岩、三黄岭大破官军,随后从上马渡过长江进军,秦良玉与张令急率军于竹箘坪阻击,挫败了贼军的前锋。但不久张令战死,秦良玉前去救援没有成功,辗转作战又失败了,部下的三万人几乎全部战死。秦良玉于是单独求见邵捷春,建议调用自己二万溪峒的士兵用来击破贼军,自己愿出一半粮饷,其余一半需要官府支持。然而,邵捷春与杨嗣昌不合,且仓库中没有现成的粮食,所以拒绝了秦良玉的建议。秦良玉无奈,只好叹息而归。当时摇天动、黄龙等十三家贼兵在四川横行。有一个叫秦缵勋的人,是秦良玉的族人,给贼兵当了耳目,被捉拿后杀死狱卒逃跑了。良玉抓获了他,把他交给了官府,他的手下也没有一个逃脱。

六、遗憾终老,精神不朽

崇祯十六年(1643年),张献忠攻陷武昌,处死楚王朱华奎,随后率兵再次进犯四川。秦良玉深知四川的局势危急,上呈全四川形势给巡抚陈士奇,建议派兵守十三个关隘,以抵御张献忠的进攻。然而,陈士奇却没有采纳她的建议,秦良玉又找巡按刘之勃,刘之勃同意秦良玉的计策,但是却无兵可派。

崇祯十七年(1644年),张献忠领大军长驱直入,再次进犯夔州。秦良玉率军前往救援,但由于寡不敌众,被击溃。张献忠攻下成都后,秦良玉对部下说:“我兄弟二人都战死沙场,我一个妇人,受国恩二十年。到现在这种地步,也敢与贼势不两立!”于是秦良玉分兵守卫石砫境,张献忠虽然到处招降四川土司,但却不敢来石砫,秦良玉凭借着自己的威望和军事才能,守护了石砫百姓的安全。

隆武二年(清顺治三年,1646年),远在福建的隆武帝朱聿键派使节专程赴石柱,加封秦良玉太保兼太子太保衔,封忠贞侯(钱海岳《南明史》为忠州侯)。同时近在西南的永历帝朱由榔加封秦良玉太子太傅,任以四川招讨使,仍以镇东将军督兵平定川中诸贼。

永历二年,明朝宗室朱荣藩称监国于忠州,派使者征粮于秦良玉,秦良玉不应,朱荣藩遣军攻之,秦良玉求救于李占春,朱荣藩才退走。五月二十日(清顺治五年,1648年7月10日),秦良玉寿终而死,享年75岁。这位传奇的巾帼英雄,带着她的壮志和遗憾,离开了这个世界,但她的精神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

秦良玉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是英勇的一生,是忠贞的一生。她生活在明朝末年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阶级斗争、民族矛盾极其尖锐,中国大地狼烟四起。然而,她始终忠于自己的国家,守护着百姓,凭借自己出色的军事才能,为苟延残喘的大明王朝作出了自己的努力。尽管她最终无法改变历史的大方向,但她以一人之力,撑起了一片天空,成为百姓心中的英雄。她的故事,被后人传颂不衰,激励着无数人勇往直前,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惜奉献自己的一切。正如郭沫若曾撰文赞誉秦良玉:“像她这样不怕死不爱钱的一位女将,在历史上毕竟是很少的”。秦良玉,这位明末的巾帼英雄,将永远闪耀在历史的天空中,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