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对孩子时,我们会很自然的就会产生一种教育孩子的思想。
当然,这不能说是父母的问题,因为我们社会文化上就是这么宣传的,谈到孩子时,就说“教育”,就跟我们谈到吃饭时就说“吃”一样,这已经成了一个固定词语。
但是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教育孩子”这个思想就有很大问题,就使得我们反而很难教育好孩子。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教育孩子这个思想会导致我们本能的否定孩子。
教育是什么意思?它有一个隐含的意思,就是不接纳,就是否定。
我们什么时候教育孩子?
不就是在孩子不懂、不会,或者说孩子做的不好的时候,我们才要教育吗?倘若说孩子没有问题,他们做的很好的话,我们还会教育吗?
同样的,面对老师的时候,你不会说你要教育老师吧?只有我们在面对孩子,或者面对不如我们的人时,我们才会有教育的思想吧?
所以教育本身就隐含着对方是错的、是不行的意思,然后我们才要教育,因此我们面对孩子产生教育孩子的思想时,就是在潜意识到否定对方,觉得对方不懂、不会,或者做到不行。
那基于这种潜意识到否定,面对孩子时,我们就会给孩子挑毛病,然后就会批评指责孩子,要求孩子改正。
大多数父母在面对孩子时,是不是就总是挑孩子毛病,批评否定孩子?就跟我们父母不接纳的教育心态有关。
那问题来了,谁喜欢被别人别人批评否定,说自己这不好那不行呢?或者我们直接一点,谁喜欢被人教育呢?
你喜欢吗?
任何人都不喜欢被人教育,更不喜欢被人批评否定,因此当父母教育孩子时,孩子就不愿意听,更不愿意去配合。
而我们的教育又必须要赢得孩子的配合,毕竟孩子才是行为的主体,你要解决孩子的任何问题,都必须要通过孩子去执行,那如果孩子不配合,问题还怎么解决呢?
就比如说孩子玩手机,你想让孩子放下,那如果孩子不配合,你让孩子放下手机,他偏不放下,那你的教育目的怎么能达到呢?
所以当我们教育孩子的时候,就天然的会导致孩子叛逆不配合,问题也就注定不能解决。
那这种情况下,你怎么能够教育好孩子呢?
这其实也是我们当下父母教育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孩子叛逆不配合。倘若说孩子配合了,你说什么孩子就做什么,你还会为教育头痛吗?
而你还天天骂孩子叛逆,殊不知这是你的这种教育孩子的思想导致的。你不教育他、不否定他,孩子会叛逆吗?

要想教育好孩子,就必须要赢得孩子配合,换句话说,你就必须不能够有教育孩子的思想。
那不能够有教育孩子思想,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孩子呢?
其实你想一想,你怎么跟你同事相处,或者想一想你怎么跟你领导相处时,你用的是什么心态,你就知道如何跟他们相处了。
说起来很简单,就是不认为他们有问题,也不认为他们需要你教育,跟他们保持尊重与平等。
当然,有时候他们确实缺乏一些知识,或者有些地方确实做错了,但是你也不能够用教育的心态去教育他们。
就比如说你领导做错了,你能够去教育他们吗?能简单直接的告诉他这错了,然后批评他们,让他们改吗?
是不是就不行?
你肯定就说话比较委婉,有问题也会归咎在自己身上,然后旁敲侧击的提醒他们,让他们意识到问题所在,然后他们自己主动改正。
就比如说你老板不懂电脑知识,然后用电脑操作错了,你会噼里啪啦的教育他一顿,说他笨,说他做的不行吗?
是不是不会?
你会怎么做?是不是要好声好气的告诉他,这里可能有问题,试试这样操作。即使他们操作不对,你也是笑一笑安慰他,再尝试一下。
那你看,同样都是面对人家做错了,你面对孩子和面对老板的态度,就完全不一样:一个是教育的心态,一个是尊重的心态。
当然带给他们的感受也不一样,获得的最终结果也不一样:老板就愿意听,也愿意接受,而你孩子只会叛逆反抗,跟你作对。
搞明白问题出在哪里了吧?
归根结底就是我们的这种教育孩子的心态,你越想教育孩子,孩子只会越叛逆。
记住,孩子没有问题,不需要你教育,他们只是不懂或者是能力不够才导致的犯错,你需要的是帮助他们,而不是教育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