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三月初二,民间传承了众多具有地区和民族特色的民俗文化,如山西洪洞“接姑姑迎娘娘”走亲,广东河源的“北帝公巡游节”,山东“祭拜龙母生日”赶山会,道教陆敬修真人诞辰以及台湾高山族雅美人“丰鱼祭”等等传统习俗。今天三月初二,别忘“吃三样,做一事,忌一事”习俗,诸事顺遂人幸福!

一、吃三样
1、吃猪头
古代祭祀中,猪头是六畜之首,凡是祭祀必有猪头。这天吃猪头肉可以讨个吉祥如意,万事顺遂。猪头肉是宴席上不可缺少的一道菜,看似不起眼,缺了却会让人觉得宴席掉了档次。

食材:猪头、大葱、生姜、白酒、生抽、老抽、蚝油、鸡精、冰糖、盐、八角、桂皮、香叶、草果、花椒、干辣椒、小茴香、荜拨、良姜、白芷、肉蔻、豆蔻、草蔻、丁香、砂仁

做法:1、去毛猪头用喷枪烧一遍,把没处理干净的猪毛烧掉,特别是耳朵眼、眼睛、嘴角的细毛,用钢丝球把烧黑的地方擦净。2、猪头擦洗干净,把猪耳朵割掉和猪头一起放到清水里浸泡,拔净血水,将猪头劈开成两半。3、将猪头入锅,倒入清水淹没猪头,放入葱段、姜片,倒入白酒,大火烧开,打净浮沫。4、再将猪头煮15分钟,捞出放入清水中,再次清洗一遍,洗净后,控净水分。5、将香料准备齐全,装入纱布袋,温水浸泡15分钟,以除去灰尘减轻药性。6、50克冰糖放入锅中,加半碗水,开始炒糖色,待糖溶化,倒入一碗开水,即成糖色。7、锅中放入猪头,倒入水,使用陈年老卤汤,效果更好,将猪头完全淹没,倒入炒好的糖色,再倒入生抽、蚝油、老抽、盐、鸡精、20克冰糖、少量白酒,放入香料包,盖上锅盖,大火烧开后煮制15分钟,改中小火继续焖煮50分钟,关火,尝味,进行二次调味,将肉在卤汤中浸泡一夜。8、将卤汤烧开,继续煮肉10分钟,关火,将肉捞出,开始拆骨,拆骨时尽量保持猪脸的完整,猪脸放凉后,切片装盘。

2、吃饺子
农历三月初二早上吃饺子,饺子是传统节日里很重要的食物,不仅外形圆鼓鼓的像元宝,而且寓意团团圆圆非常美好,这天吃饺子象征着财运亨通,大吉大利,幸福团圆。“春天荠菜赛灵丹”,春天荠菜最先上市,别小看这小小的野菜,它的营养价值可是极高的,它不但味道鲜美,而且是名副其实的纯天然健康绿色美味。一转眼到了吃荠菜的时候,到了这个季节不尝一尝鲜,那就真的可惜了。

食材:面粉、荠菜、鸡蛋、葱末、盐、味精、花生油

做法:1、被称为“春天第一鲜”荠菜,味道鲜香好吃,先把荠菜洗净,控干水分,不需要汆烫,剁成碎末,这样包出的饺子汤汁多又鲜嫩。2、面粉加入适量的清水和成软硬适中的面团,把和好的面团放到盆里静置一会儿揉匀,揪成小剂子,按扁,用擀面杖擀成薄薄的饺子皮。3、把剁碎的荠菜放入盆中,加入葱末,花生油拌匀,防止出水,在加入盐和味精调味,拌匀,把馅料分出一部分,打上一个鸡蛋拌匀,拿饺子皮,包上馅料,两手捏紧饺子就包好了,全部包好放在盖帘上,就可以准备煮饺子了。4、锅里放入清水烧开,煮上饺子用勺子轻轻推动饺子防止糊到锅底,盖上盖子煮开,等饺子浮起,再煮2分钟,让饺子充分熟透,捞出,蘸食蒜泥或者米醋味道更香。

3、吃面条
面条有着顺风顺水和长长久久的寓意,民间素有“上车饺子,下车面”的说法,农历三月初二是接姑姑迎娘娘的日子,吃面条表达留姑姑和娘娘的诚意,寓意日子平安顺遂。

食材:面条,茄子,肉丁,葱,姜,盐,甜面酱,青椒丁,红椒丁,花生油。

做法:1、长茄子洗净,我比较喜欢长茄子的口感,软糯好吃,把茄子切丁,肉切丁,青椒丁,葱姜切碎。2、锅里加入花生油,下入调料炒香,倒入肉丁煸炒。3、加入甜面酱继续煸炒,倒入切丁煸炒,加入盐煸炒,稍加一点水炖熟,出锅。4、锅里烧开水,下入面条煮熟,挂面也很好吃。5、捞出面条,倒上酱焖切丁即可。

二、做一事:洗头
洗头寓意洗去晦气,从头开始,迎接美好的幸福日子。头发洗的清清爽爽的,人也看着精神利索,大吉大利运气好!

三、忌一事:忌打渔
三月初二是祈祷渔业丰收的日子,不过眼下正值春季,随着气候的变暖,水温上升,正是鱼儿们产卵繁殖的重要时节。自古以来便有“劝君莫食三月鲫,万千鱼仔在腹中”的诗句,正是在劝导人们,这个时候要尽量避免去打渔捕鱼,以免过度捕捞影响鱼儿的生长繁殖,也会破坏生态平衡。

看风花雪月,品人间美味!感谢阅读峰儿厨房的美食分享,喜欢我的文章,请给予点赞、分享、收藏、关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