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蜀汉皇帝刘备在夷陵之战中惨败后,率领少数残兵败将,狼狈逃回鱼复县的县治白帝城(今重庆市奉节县东)。
年过花甲的刘备身体极度疲劳,精神上又遭受了巨大打击,他一到白帝城就病倒了。
白帝城地方狭小,山高风急,不宜于养病。于是,刘备命人在城西七八里处的冲积平原上修了一座行宫。同时,又改鱼复县名为“永安”,以求吉利。这座行宫,也就被称之为“永安宫”。
此时,孙吴的部队跟踪而至,前锋李异、刘阿二将,已经抵达白帝城附近对岸的南山。
就在这危急时刻,幸好有两员大将前来救驾,刘备才算转危为安。这两员将军,一位是镇守江州的赵云,另一位是镇守巴西郡的马忠。二将都是听到东线失利的消息后,各领五千人马赶来救援的。
刘备大感欣慰,他一把拉住赵子龙,望着这位总是在自己危难之时尽忠效命的老部下,满面热泪纵横,说不出一句话来。又拉过马忠激动地说道:“我虽失去了黄权,但我又得到了马忠,万幸啊!”
公元222年七月,从东面传来消息,说是吴军主帅陆逊仍然屯兵于三峡东口,大有乘胜西进之意。
刘备听了不免有些心惊,永安虽有赵云、马忠二将驻守,但一万多人马还是不大可能抵得住孙吴大军进攻的。在无可奈何之中,刘备只好放下面子,给孙权写了一封请求和好的书信,先缓和一下再说。
这封信送到江东后,孙权正在忙着和北方的曹魏虚与周旋,所以,这封信被他丢到一边,未作回答。
到了九月,情况发生了变化。魏文帝曹丕发觉孙权是在对自己搞假称臣而真独立的把戏,不禁大怒,立即派遣几路大军征讨孙权。
陆逊急忙从西陵峡口撤出重兵,回防江陵。同时,一直屯聚在白帝城附近的南山一带的吴将李异、刘阿二将,亦主动收兵退回荆州界内的巫县。
不久,曹魏三路大军齐出,孙吴拼尽全力与之相抗。在永安宫养病的刘备闻讯,心中十分快意,他马上给陆逊送去一封信:“曹军直逼江陵,我也打算再度东下,你说我办不办得到呢?”
陆逊接到信后,立即回信:“将军您刚新败,伤口还未愈合,且当自补,未暇穷兵耳。”刘备被人冷嘲热讽,伤自尊了。
十一月,为了避免两面受敌,孙权此刻也放下胜利者的架子,派出特使前往永安,拜会刘备。
十二月,使臣郑泉赶到白帝城。刘备一见郑泉,发问道:“上次吴王为何不答复朕的书信?”
郑泉道:“曹操父子篡夺汉室,殿下既为汉室宗亲,理应兴兵讨伐国贼,为天下臣民作出表率。然而殿下却反忙于称帝,吴王深以殿下之举措为羞耻,故而不予回信。”
素以刘氏皇亲自居,以“兴复汉室”为己任的刘备,顿觉羞愧难当。只好改容加礼,厚待郑泉。毕竟他此时还是希望两国之间正式结束战争状态,自己好处理战后之事。
而刘备待在永安宫这段日子,蜀汉政权却并不永安。关羽、关平、马良、张飞、冯习、张南、法正,每一个死亡者的名字都代表着蜀汉政权的一个重大损失,失去这些人才,已经让刘备很痛苦了。
然而,接着又发生了更多痛苦的事。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就在刘备被深深打击躺在永安宫里的时候,从成都接连传来一个个不幸的消息,让刘备更是如万箭穿心一般。
刘备到永安宫不久,就接到了在蜀汉有很强号召力的司徒许晴的資着将师够荡著赵会和魏延两人了。
天才刘巴被诸葛亮派到永安宫向刘备请示工作,结果回去没几天也去世了,蜀汉又失去了一位天才般的谋士。法正和刘巴的去世代表着蜀汉真正的谋略家没有了。
一个接一个“战友”的去世,像一把刀子将本已虚弱不堪的刘备凌迟。一连串的打击之下,刘备深感自己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于是,他开始着手蜀汉今后的人事布局。
经过一番慎重考虑,刘备首先下诏,要辅汉将军兼犍为(今四川彭山县)太守李严,速至永安宫晋见。李严星夜赶往永安宫后,立即被提升为尚书令。
刘备病情急剧恶化,他紧急派人去成都请诸葛亮到永安来。这一段时间,之所以诸葛亮一直在成都,刘备也不让诸葛亮前蠢欲动。
章武三年(公元223年)春二月,诸葛亮和刘备的两个儿子,即鲁王刘永和梁王刘理,星夜兼程赶往永安宫,临行前,诸葛亮派益州从事杨洪辅佐太子刘禅镇守成都。
果然,在诸葛亮离开不久,汉嘉太守黄元在听说刘备病危后起兵造反。汉嘉郡在成都西南,离成都不远,对成都很容易构成威胁。
黄元起兵的原因是害怕在刘备去世之后,诸葛亮找他算账,因为他跟诸葛亮向来关系不好。所以,现在不如先下手为强。如今诸葛亮去永安宫看望刘备了,成都空虚,黄元认为这是进攻成都的绝佳时机。
面对黄元的挑战,杨洪果断奏请太子派兵征伐黄元。
杨洪断定黄元失败后,一定会投奔东吴。果然,事情如杨洪所料,黄元在战败后,顺着长江逃往东吴,而杨洪早已在南安峡口安排了伏兵,将黄元活捉,押回成都杀了。
诸葛亮在永安得知黄元已经伏法,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诸葛亮到了永安宫,每天都去看望刘备。刘备在努力用他生命最后的力量对蜀汉的未来做出安排,刘备和诸葛亮就是为这些事做着深入的交流。
这次到永安宫,诸葛亮还带来了一个特别助手——马谡。马谡是马良的弟弟,他熟读兵书,对问题有很多独到的看法,诸葛亮十分欣赏他,有了刻意栽培之意。
刘备对马家兄弟的特点也很了解,刘备认为,马谡和他的兄长马良、马忠相比,是一个言过其实、喜欢夸夸其谈的人,不能重用。刘备不能理解,诸葛亮作为一个明察秋毫的战略家,怎么能看不出来呢?
有一天,趁马谡出去拿文件,刘备紧紧拉住诸葛亮道:“马谡这个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丞相要明察啊!”由于诸葛亮没有重视刘备对马谡的看法,最终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公元223年四月,刘备病情恶化。他立刻下诏给成都的太子刘禅。在这份诏书公布之前,刘备特地让诸葛亮和李严过目。很显然,刘备是要将刘禅托孤给诸葛亮和李严。
在这份遗诏中,看不到治理国家的大道理,而是父亲对儿子的教导和自谦,诸葛亮看到这份诏书,十分感动,当即表示一定不会辜负他的希望。
刘备注视着诸葛亮很久,目光如炬,然后叹了一口气,对诸葛亮道:“君之才干,胜过曹丕十倍,一定能够治国安邦。如果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诸葛亮听了刘备的话,脸色大变,立即下跪道:“臣敢竭肱骨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接着,刘备又让内侍将自己扶起来,叫李严到近前来,要李严协助诸葛亮共同辅佐太子。
然后,刘备招来皇子刘永、刘理,并要他们转告在成都的太子刘禅,要他们今后将丞相当做父亲一样对待,同心共事,不可违背。
就在当天,刘备正式在永安宫下令,托孤于诸葛亮,以李严为副丞相,共同辅政。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四月二十四日,蜀汉皇帝刘备驾崩于永安宫,享年六十三岁。
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并没有急着将刘备的尸体运往成都,而是对外检查边防,做好迎战敌人的准备。对内排除不稳定因素,创造一个安定的环境。
刘备在遗言中要所有的官员“三日除服”,就是说,三天之后,就可以脱去孝服,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这对蜀汉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对曹魏的人来说,刘备去世是一件大喜事。据说,得知刘备驾崩的消息,曹魏朝廷官员个个喜上眉梢,曹丕也乐得合不拢嘴。只有一个人默默流泪,那就是黄权。
有人说黄权心里还念着蜀汉呢,建议曹丕应该将他斩了。曹丕毕竟是个文化人,还有点人情味,于是道:“黄权念旧,让我很感动,为何要杀他呢?”
刘备的灵柩在永安宫停了两个月。诸葛亮观察了内外局势,认为局面已经稳定下来。于是,命李严在永安宫坐镇,自己随着刘备的灵柩一起回到了成都。
正当文武官员披麻戴孝,围着刘备的灵柩进行哀悼的时候,其中一人放声大哭,恨自己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建立更大的功绩,立即出了灵堂,抽刀杀了一个人,血溅灵堂。此人就是廖立。
廖立是荆州武陵人。年轻时期的廖立也是一表人才,爱发表一些惊人的宏论,渐渐引起别人的注意。
诸葛亮和庞统曾郑重地向刘备推荐了廖立:廖立,楚之良才!
刘备琢磨了一阵子,认为廖立是个人才没有错,但是说“楚之良才”,太夸张了。当然,名人之间喜欢互相吹捧也是正常。刘备决定给卧龙、凤雏面子,让廖立做了长沙太守。
廖立做了长沙太守,诸葛亮和庞统也觉得很有面子,证明自己又给主公推荐了良才。不过,良才关键时刻表现不良。
吕蒙偷袭荆州南部三郡,廖立没有抵抗,卷起包袱逃跑了。他不往别处跑,而是跑回刘备那了。这让诸葛亮很难堪。
按常理,不做抵抗就逃跑是死罪。不过,刘备还是决定看在诸葛亮的面上,不予追究,还将廖立安排去做巴郡太守。
廖立疯狂地在灵堂上杀了人之后,不但没有收敛,还到处宣扬诸葛亮是“俗吏”,其他的将军是“小子”,还说失荆州、死关羽、败猇亭都是刘备的愚蠢所造成的,可谓狂妄至极。
众人实在不明白这廖立有何本事,如此狂妄。最后,诸葛亮终于忍受不了了,上了一道弹劾廖立的折子,罪名是“诽谤先帝,疵毁众臣”。
刘禅接到诸葛亮的折子后,将廖立流放到了汶山郡(今四川茂县、广柔一带)。这是刘备去世,诸葛亮开府治事不久的事情。
当年八月,刘备与夫人甘氏的遗体合葬于成都西南郊的惠陵。陵旁立有昭烈皇帝神庙,供人四时祠祭。
刘禅继位,丞相诸葛亮的权利更大了,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另一名被托孤的重臣李严,被不断地边缘化。
李严(? ~公元234年) ,字正方,南阳郡(今河南南阳)人。早年效力于荆州牧刘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七月,曹操南征荆州时,李严担任秭归县令,之后进入蜀地,投奔刘璋帐下,被任命为成都县令。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刘备入蜀,逼近绵竹。刘璋派女婿费观做李严的参军,到绵竹抵抗刘备。
结果,李严怂恿费观背叛岳父刘璋,一起投降了刘备,加入了蜀汉。李严是个识时务的俊杰,在刘备已经控制益州的局势下,他很乖巧地选择了服从和配合。
李严有本事,懂政务,懂军事。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益州初定,蜀地的高胜、马秦等以为有机可乘,便带领数万人造反,很快攻占了犍为郡的资中县。
当时,几乎所有的兵力民力都在汉中前线,与夏侯渊相持,一放松,就会失去主动。刘备知道马秦、高胜造反的消息,惊慌失措。
刘备无法抽出兵力回援李严,而李严却已带兵直奔资中县而去,斩下了马秦、高胜等人的首级,李严只用了五千人就打败了数万叛军。
不久后,越巂郡的少数民族部落首领高定率军围攻新道县,形势告急,李严带兵击败高定。
让刘备刮目相看的事情还在后边。大战后,李严把资中等地的奴籍百姓全部恢复了民籍,不但增加了财政收入,而且还有力地打击了土豪势力。
李严的精彩表现获得了认可。于是,刘备加封李严为辅汉将军。
诸葛亮对李严的能力也很赞叹,常夸李严处理事务有条不紊,重大决定果断。事实上,李严和诸葛亮开始的关系是相当融洽的。
公元223年,李严受封都乡侯,假节,加光禄勋;公元226年,李严被封为前将军;公元230年,被封为骠骑将军。李严的稳步高升,足见诸葛亮对李严很好。
但李严终究还是被废了,原因很简单,是李严咎由自取。李严为人孤傲,和同事的关系一塌糊涂,大兴土木,劳民伤财。
郡功曹杨洪很是不满,多次劝谏李严,被李严赶回州里。
公元226年,诸葛亮准备北伐,让李严把防务交给护军陈到,驻扎江州。李严上任后,又与属下牙门将王冲不和。王冲知道李严霸道,直接远走高飞叛逃魏国。这是一起严重的政治事件。
李严进驻江州后,在那里筑起了一座大城,而且企图凿山开洞,把嘉陵江和长江连接起来,做大城的护城河,目的是抗衡朝廷。
诸葛亮发觉李严图谋不轨后,当即给李严写信,让他悬崖勒马。
建兴五年(公元227年)春,诸葛亮离开成都,屯兵汉中,准备北伐中原。出征前,任命丞相府参军的蒋琬与丞相府长史张裔留守丞相府,统理后方军国事务。
一向以先主钦定的辅政大臣自居的李严很是不满,开始拉帮结派,组织人马。诸葛亮很快察觉到了李严的异常表现,决定把李严调到身边。于是,一纸调令到了江州,要李严进驻汉中。
李严知道这是调虎离山之计,拒绝了诸葛亮的调令。
诸葛亮即刻上书朝廷,提升李严为骠骑将军,并推荐李严的儿子李丰为江州都督,统帅江州军队。同时命令李严:带着两万兵马,速来汉中报到。
李严父子都升职了,再拒绝去汉中,就是故意滋事了。李严心有不甘地带着两万人马,去汉中报到去了。
李严率军到汉中后,军队立刻被诸葛亮收编,并任命李严为中都护。然而,刘备让他做中都护,是要他统管内外军事,而诸葛亮让他做的这个中都护,却是让他“署府事”,就是丞相府的僚属。
李严失望至极,可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建兴九年(公元231年)春,诸葛亮再次出兵祁山,挥师北伐,任命李严督运粮草。
第五次北伐后,由于没有维系前方必需的粮草,诸葛亮只能退军。为这次北伐失败负责的是李严。
接着,诸葛亮联合刘琰、魏延、杨仪、邓芝、姜维等二十二人上书,请求废掉李严:免官禄、节传、印绶、符策、削其爵士。流放梓潼。
李严在梓潼也不是普通百姓,而是拥有奴婢门客一百多人的大户。诸葛亮也没有对李严的儿子李丰进行株连,甚至还给李丰写信说如果李严悔过,还可复职。
李严知道后,天天遥望险峻的山路,不是在欣赏梓潼的山明水秀,而是盼着诸葛亮派人来邀请他出山。然而,李严最终也没有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