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是中国戏曲艺术的发祥地之一,堪称“戏曲摇篮”。
早在汉代,山西大地就出现了戏曲萌芽。到了北宋年间,山西各地到处活跃着诸如滑稽戏、皮影戏、歌舞戏、百戏、技艺戏等多种士戏,这些土戏在当时已是中国戏曲的雏形。后经泽州(今晋城)说唱艺人孔三传把单宫调改为诸宫调,就把山西(实际也是全国]的戏曲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到了元代,戏曲艺术日趋鼎盛,而山西,不仅“名伶辈出”,同时还成了全国戏曲艺术的中心。仅以元代戏台而论,目前全国所发现的元代戏台,基本上都在山西(晋南)。如临汾魏村牛王庙至元工十年(1283年)建的“乐亭”,临汾东关村至元五年(1268年)建的戏台,翼城武池村乔泽庙至元九年(1272年)建的乐楼等等。
据《录鬼簿》等典籍记载,山西的北杂剧早期作家有狄君厚(平阳)、孔文卿(平阳)、赵公辅(平阳)、于伯渊(平阳)、石君宝(平阳)、李潜夫(新绛)、乔梦符(太原)、吴昌龄(大同)、白仁甫(河曲)、郑光祖(襄陵)等人。据《元史类编》载,伟大的元代剧作家关汉卿也是山西(解州)人。《元史·太宗纪》、《山西通志》、《蒲州府志》还记载说在当时的晋南,村村有庙,有庙又必有戏台。像稷山南阳村里有九座戏台,蒲县东岳庙的三座成品字形戏台至今犹在。在元延祐六年(1319年)的《重修照应王庙之碑》上,记载着当时群众在广胜寺观戏的情景:“每当三月中旬八日,居民以令节为期……相与娱乐数日,极其厌,而后顾瞻恋恋,犹忘归也。此则习以为常”。由此可见,元代山西的戏曲艺术是极其发达的。
到了明代,山西蒲州、陕西同州、河南陕州一带的民间艺人,又大胆地把北杂剧唱腔进行改革,把胡琴、锣鼓、唢呐等吸收入戏,特别是出于换板式的需要而加了一副枣木梆子,这样就在山西境内出现了“蒲州梆子”戏。后由蒲州梆子分别与晋中、晋北、晋东南等地的土戏及风俗人情相结合,就又逐步形成中路梆子、北路梆子、上党梆子。这就是山西“四大梆子”的来历。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皇帝西巡至洪洞,曾观看过梆子戏。5年后,名著《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在《平阳竹枝词》中生动地描述了梆子戏(群众也称“乱弹”)所达到的艺术高度:
乱弹曾博翠花看,不到歌筵信亦难。最爱葵娃行小步,戳能一片是邯郸。
秦声秦态最迷离,屈九风骚供奉知。莫惜春灯连夜照,相逢怕到落花时。
山西的戏曲剧种繁多,全国300多个剧种,山西就有54个,占到六分之一。山西的职业剧团现在有200多个,从业人员达15000入。在54个剧种中,中路梆子通过博采众长,再加上地理、历史等原因,逐渐发展为山西的代表戏曲,所以人们又称中路桃子为“山西梆子”和“晋剧”。
晋剧唱腔优美,板式丰富,音域开阔,还有许多独到的演技,也都是其他剧种所少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