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延昭(958~1014年),北宋名将。太原人,北宋名将杨业的儿子。相传杨业有八子,他们是延平、延定、延光、延辉、处昭、延朗、延兴、延玉。杨业、延玉战死,延朗等继承父业,较有名的延朗(亦名延昭),即戏曲中的杨六郎。延朗死后,他的儿子杨文虎(亦名文广)曾随狄青南征,也是宋朝名将。
延昭幼时,常以有关军事的“军阵”做游戏。年轻时,随父杨业出征,常为先锋。
杨业父子所处的时代正是北宋初期,连年受着北方契丹(辽)的侵略。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分三路出兵进攻契丹,杨业担任“出雁门”一路的副将。当他收复应、朔等州时,延昭所案领的军队任先锋。在朔州城下,流矢穿过延昭的手臂,而他表现非常镇定。在三路大军两路败退之后,杨业被“奸臣所迫”力战被俘而死,其长子延玉阵亡,宋太宗反偏信奸臣之话对杨业不谅解。当时,杨业之妻余太君上书申辩,延昭也告了“御状”,杨业才得到表扬。太宗乃用延昭做景州(今河北景县)知州,后转为“知定远军”。
咸平二年(999年),契丹又扰乱边境,延昭这时正在遂城(今河北徐水县西)。“他利用冬寒,汲水灌城,整个城四周结成坚冰,辽兵无可奈何,溃败而去。”因延昭守城有功,被封为刺史。不久契丹又南侵,延昭把精锐部队埋伏起来,只用部分兵力与敌人交锋,边打边退,然后前后夹击,使敌军大败,并活捉敌酋。咸平五年(1002年),辽兵入侵保州(今河北保定),宋朝派延昭、杨朔带兵去救,仓促之间,竟被敌人所败。投降派乘机破坏,宋真宗念其前功未予处分。第二年,任延昭为“都巡检使”。
杨延昭曾多次上书,建议加强国防,未被采纳。景德元年(1004年),契丹圣宗亲率大军南侵,宋真宗命杨延昭率一万人抵抗。延昭率军插入敌阵,歼敌无数,大败辽兵,迫使辽国在谈判桌上与宋朝签订了“澶渊之盟”。议和后,真宗派延昭做保定知州,后又升任高阳关(今河北高阳东)“副都部署”。
延昭在高阳关九年,生活位朴,与士兵同甘共苦,注重军事,作战勇敢,号令严明,是一位智勇善战的将领,深受群众爱戴。延昭戍边20余年,使辽兵闻风丧胆。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延昭逝世,河北人民望着他的灵柩流下了热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