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尿酸高,别都让饮食不节背锅,各种原因导致正气虚才是祸首

小春的记事本 2025-03-10 20:53:06

中医科院博士健康说原创美文第1948期

大家好,有粉丝吐槽,不是说痛风是饮食引起的吗?那为什么自己严格控制了饮食,痛风反而越来越重了呢?

虽然痛风患者中嗜食辛辣肥甘厚味醇酒的人居多,但现实中也有饮食控制挺好的尿酸也高,也会患痛风。

事实上饮食不节,仅仅是痛风诸多病因里的一个,其他几个原因甚至比饮食更关键!

到底怎么回事?

痛风,依据症状和疾病表现常被归类于痹症、历节、痛风等,病因多由人体内的肌表、经络遭受风寒湿热侵袭而引起气血、经络痹阻,不通则痛,从而出现关节红肿热痛、急性等症状。

痛风急性期多见关节风、寒、湿、热、寒热错杂等证型。

痛风慢性期多有痰、瘀、气血双亏、肝肾阴虚等证型。

再往深里说,中医还有一句话,叫“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意思是说,只要身有一身正气,一则内邪不生,再者外界的风寒湿热也能完全抵抗住,可有痛风疾病之说呢?

根据中医脉管病泰斗名老中医奚九一的经验,认为痛风的主要病机为先天禀赋不足,或者年过五十肾气自半年老体衰肾气精气不足,膀胱的气化功能出现问题,导致尿酸排泄缓慢或减少,然后才是长期饮食不节,嗜食辛辣肥甘厚味醇酒,日久伤脾。

脾失健运,肾失气化,导致前身气化失司,津液代谢出现问题,最终形成内湿滋生,随气血弥漫于营血,从而导致高尿酸血症。

再者体内湿浊停滞,郁久化热,湿热邪浊流注经络、壅遏血气,流连于关节,就会导致中医里所言的着痹(湿浊为盛的痹症)。

第三,体内湿热蓄积于关节脏腑,煎灼津液为砂石蓄积于关节、肌腠、尿路、肾盂等形成痛风石。

因此,湿邪在痛风的发生和发展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你可以认为痛风起于湿,之后的热、痰、瘀、石等都由湿慢慢演变引生的变证,也是痛风突然发病的病因和机理。

而湿浊之所以会内生,首先是先天禀赋不足,或年纪大了肾气自衰,总之是肾气不足;然后是饮食长期不节;第三是外感风寒湿热邪气侵袭。排在第一位的是肾气虚,第二位的是脾虚,第三位才是外界六邪侵袭。

这才是痛风的主要原因。没有第一个,第二个饮食即使放肆一点也没关系,也能抵抗住第三位的外界侵袭,痛风还是不会有。

所以脾肾两虚是内湿产生的根本。

根据上述的认知,总结为痛风的原因,乃“脾肾两虚,内湿致痹”,因此我们治疗痛风,就不能光想着降尿酸,或者清湿热化痰祛瘀这些看的见的效果。而是以健脾益肾为出发点和回归点,才是真正远离痛风逆转痛风的根本大法。

具体如何治,明天的科普,继续分享。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在下面的评论区留言讨论。

本文参考文献(图文来源于网络,侵删):2008年第11期《 河南中医杂志》赵凯文章《奚九一教授治疗痛风经验介绍》。。

0 阅读: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