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与生活》|“闪回”点滴日常:身边有光,那是前行的方向

京法网事 2025-02-18 09:08:41

编者按

本期特邀北京金融法院综合办公室法官助理房稀杰撰写她眼中的丁宇翔法官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与读者一起感受榜样人物与众不同的闪光点。

丁宇翔法官(右)与本文作者合影

“闪回”发布会现场

“丁庭,今天人大代表预计提前至9点到,您方便下去迎接一下吗?”

“好的,稀杰。我可能稍微晚点儿。今天有好几个判决要出,我得抓紧阅核一下。”

2024年12月5日,丁宇翔法官的先进事迹新闻发布会正式举行。

这一天,对全体北京金融法院的人来说,是一个与有荣焉的好日子。而作为发布会的主角,丁宇翔好像并没有为此改变什么。他仍然是早上5时30分起床,6时30分左右进入法院,简单收拾一下后,便开始翻阅卷宗、撰写判决、阅核法律文书,正式开启一天忙碌的工作……对外,丁宇翔有很多称呼,但在我们法院,我们都叫他—丁庭。

作为每天第一个打卡进院的人,丁庭的“早”是全院都知道的事儿。因为身体原因,丁庭给自己定的规定是每天晚上10时准时睡觉,不能熬夜,就只能把时间留给早上“补”回来。有时,因工作实在太晚回不去家,他就在单位支一张床凑合一晚。

早上8时,已经阅核完一个案件的丁庭和同样早到的李方法官一同到食堂吃饭,两人顺便再对一下当天公开庭的整体流程细节。

“丁庭,恭喜呀!”

“丁庭,恭喜!恭喜!”

“宇翔,恭喜呀!得忙起来了吧……”

食堂里,每个遇见丁庭的人,都会由衷地祝贺他,而他只是腼腆一笑,感觉有些羞涩。

就在昨天,2024年12月4日“国家宪法日”,丁庭荣获“2024年度法治人物”这一称号。作为政法干警,每一个人都明白这一荣誉的含金量。

无论是金融创新背景下的证券、资管、金融消费者保护,还是互联网时代下的数据权利、个人信息保护,丁庭都留下了他的司法足迹。他承办了影响范围广、时间长、股民索赔金额巨大的乐视网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案、全国首例“被遗忘权”案、全国首批涉互联网典型案例“庞某诉某航、某网案”等一批社会关注度高、影响深远、疑难复杂的典型案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规则引领和法治保障。

在我们眼里,丁庭获评“2024年度法治人物”,不仅仅是因为办理了一批首案、要案、难案,更是在于他自身拥有的“天生法律人”的气质,在于他那种坚守维护公平正义底线的勇气,在于他那种以身为炬、照亮法治前行之路的精神。

在丁宇翔法官先进事迹新闻发布会上,看着熟悉丁庭的专家学者、行业翘楚、案件当事人讲述他们与丁庭的故事,我的思绪也不禁回到刚刚认识丁庭的时候。

成功捕捉到他可爱的点了

初识丁庭,正值北京金融法院审理的蓝石资产案期间。由于该案为北京金融法院2021年3月18日成立当日受理的案件,故我们称该案为“1号案”。那时的丁庭,刚刚结束治疗重返工作岗位,立马投入“1号案”的审理中。而那时的我虽然深知“1号案”的意义重大,但因刚开始做新闻宣传工作,还是有点儿摸不着头脑。这起案件的复杂程度、专业程度等,都让已经有近8年时间不接触审判业务的我感觉压力巨大。特别是面对“盛名在外”的丁庭,我的心中总有几分敬畏与忐忑,生怕自己露怯,只能作为领导和丁庭中间的“传话人”:提出修改意见—反馈修改稿件—再提出修改意见—再反馈稿件,循环往复好几轮。

对此,丁庭总会不厌其烦地一遍一遍地修改。对于我不专业的“指导”,他也会及时提出意见,确保稿件的严谨性。

2022年12月30日,“1号案”一审判决。当晚22时30分,丁庭给我发来消息说:“终于报结!实在是激动得忍不住告诉你一下。”

那一瞬间,我捕捉到了同事所说的“丁庭超级可爱”的点。就这样,丁庭可爱、专业、有趣但又严谨的形象,就此在我心中扎根——他是那个会在大家因开庭误过饭点而自己推车去食堂给大家取盒饭的“暖男”;他是那个在生病期间养花弄草、休养身体却心系法律把花养得草木萧疏的人;他更是那个带着大家一同攻克一道又一道法律难题的“侠者”。

照亮别人的光

随着与丁庭的接触愈多,我愈能感受到丁庭身上所散发的“光”,正照亮着他身边的每一个人。

“今后,我将以更加包容与理解的心态去倾听每一个声音,以公正、高效的案件审判,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贡献微薄之力!”随着丁庭掷地有声的发言,他的先进事迹新闻发布会圆满结束。

之后,在公开开庭审理某金融合同借款纠纷案时,丁庭观点鲜明、思路清晰、控场有力、不疾不徐,让人们再次感受到了他的专业魅力。

在上述庭审结束后,丁庭被记者们团团围住。他们想要了解他是如何做好时间管理,对某个法律专业问题持有何种解读,如何审结某个重大案件,如何能够带出这么多优秀的金融审判法官等。

正如记者们所好奇的那样,我们也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好奇、见证甚至参与丁庭的故事。

大家常说,看见丁庭,就不会迷茫。因为他给我们作出了一个很好的示范,让我们明白一名专业的法官应该是什么样的,一个有所追求的法律人应该往哪个方向努力前行。

“优秀的法官会让判决散发智慧的光芒”“唯有热爱,可抵万难”“心之所向,法治之光”……大家感叹丁庭的优秀、敬佩他的乐观、学习他的精神。

而丁庭,依旧保持着自己的初心和习惯,依旧是在6时30分左右到法院,开启一天忙碌的工作。

来源:《法律与生活》杂志

供稿:北京金融法院

编辑:张璐璐 汪希

审核:张磊

0 阅读:0

京法网事

简介:权威发布北京法院审判信息、司法动态,普及法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