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利钦独具慧眼选定了普京这个“硬汉”和“强人”成为俄罗斯总统

睿昊聊历史 2023-06-22 10:45:03

1999年12月31日,就在全世界都翘首以待21世纪即将来临之际,俄罗斯的克里姆林宫却传出了重大消息,一则足以震惊世界的消息。原来,叶利钦在电视直播发表2000年新年贺词时,突然宣布辞职并将总统权力暂时移交给时任政府总理的普京。

从某种意义上讲,叶利钦是苏联的“掘墓人”和俄罗斯的“奠基人”,一直都推崇强人政治和大权独揽。甚至于,他还多次撤换政府总理,导致切尔诺梅金、基里延科、普里马科夫和斯捷帕申等人像“走马灯”一样更替。

1991年6月,叶利钦成功当选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的总统,苏联解体后继续担任俄联邦的总统。1996年8月,他宣誓就职从而开启了第二个任期,按照宪法规定要到2001年才会届满卸任。

问题来了,权力欲极强的叶利钦总统为何要提前辞职?又为何会选定普京作为自己的政治接班人?

原来,叶利钦敏锐地发现普京在很多方面都与自己类似,都属于政治上的强人。而且,当时的俄罗斯内忧外患不断,只有他这样的“硬汉”才能够稳住局势,才能够东山再起。

接下来,文史不假带您回顾历史,回顾普京这位“硬汉”和“强人”的长成记。为了抵制和杜绝个别人士的抄袭现象,我在来源于网络的图片中附加水印实属无奈,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图。

1952年10月7日,普京出生于列宁格勒(圣彼得堡)的一户普通家庭,父亲曾是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老兵并且因伤致残,战后在一家车辆制造厂工作;母亲玛丽亚没有读过什么书,为了生活辗转干过许多的脏活和累活。

玛丽亚先前生过两个孩子都不幸夭折了,因而诞下普京时已经41岁,自然对这个儿子百般呵护。不过,父亲却是一个典型的俄罗斯男人,对儿子非常严厉,尤其在性格养成方面更是苛刻。

普京的父亲从小就教育儿子,凡事都不要轻易下定论,但只要决定了就必须完成,哪怕克服重重困难也不要退缩。而且,他还灌输了“少说、多做”的思想,任何时候都要看行动而不是听口号。据同学和老友维克托·鲍里先科这样回忆:

普京从小就是一个沉默寡言但却性格坚毅的人,这点和他的父亲极其相似。

关于普京儿时的性格特点,他的小学班主任德米特里耶芙娜曾经这样回忆:

我当年执教的时候年纪还不大,是一个并不威严的姑娘,上课时经常会遭到班里男生的捣乱。不过,个子不大的普京却站起来喊道“够了,不要再闹了”!结果大家竟然都乖乖坐回了位子。

在严父和慈母的陪伴下,普京的童年虽然过得幸福,但也仅限于精神方面。由于父母收入微薄,加之父亲还有残疾,他的物质生活非常贫穷。若干年以后,还这样回忆:

我幼年时一直都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直到我参加了一个建筑队的劳动后,才终于买了一件新大衣。

普京和父母

为了生计,父亲和母亲只能任劳任怨在外工作赚钱,自然无暇顾及普京的学业。因此,他从小学时期便算不得成绩优秀的学生,甚至还经常被各科老师“传唤家长”,除了体育和历史是例外。据当年的同学雅科夫列夫这样回忆:

体育运动就是他的一切,一放学就赶往训练场,之后才回家。基本上,他不和谁深交,而且也没有时间交朋友。

一次,普京在列宁格勒的街头与一个非常瘦小的人发生争执并且撕打,结果却被对方胖揍一顿。事后,他总结了这次教训,一是由于“过度轻敌”,二是由于“错失先手”,三是由于“韧性不足”。

这次“列宁格勒街头挨揍”的事件,对普京的印象非常深刻,影响也非常巨大。直到2016年,他在瓦尔代论坛的闭幕会上还发表了这样的讲话:

20世纪60年代,列宁格勒街头发生的事情教会了我一个道理:如果打架是不可避免的,那就要先动手!

这次挨打事件后,普京开始练习拳击和柔道,希望彻底扭转自己身体瘦小的不利条件。通过训练,他在强身健体的同时,也磨炼了自己的意志,后来这样回忆道:

从事柔道是我一生中最自觉自愿的事,这不仅是一项运动,而且还是一门哲学,教会我对待对手时也要心存敬意。

到了初中时期,普京的学业依然没有太大的起色,但威名却响誉全校。一次,他和高年级的同学发生摩擦并且击倒对方,放学后遭到多名男生的围堵,最终以一敌多“杀出重围”。

由于儿子的学习成绩一般,父母也不再寄希望于出人头地,只希望普京能进入技校学习一门谋生的手艺。可是,这显然不是他的梦想,他要当特工,他要当间谍,他要成为克格勃!

克格勃是“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俄文简称,与美国的中情局、英国的军情六处和以色列的摩萨德合称为世界四大情报机构。这里下设有对外谍报局、国内反间局、军队管理局、边防管理局和驻外事务局等,在苏联拥有相当高的地位。

为了实现自己的特工梦想,刚刚初中毕业的普京竟然独自跑到克格勃总部去应聘,差点儿没让楼前执勤的警卫笑趴在地。虽然碰壁了,但他也并非一无所获,最起码得知只有服过兵役或者大学毕业才有可能被录用。

很多人之所以浑浑噩噩,是因为没有明确的目标!为了成为克格勃,普京开始刻苦学习,立志考取列宁格勒大学的法学院就读,开始了从学渣到学霸的逆袭。

1970年,18岁的普京终于考上了列宁格勒大学,而且除了作文是B以外,其余所有学科都是A。进入大学后,他并没有丝毫的松懈,继续以饱满的状态投入学业,最终在答辩中取得满分成绩毕业,加入克格勃成功圆梦。

经过一段时间的岗前培训,普京开启了自己的特工生涯,具体负责监控驻列宁格勒的各国领事馆人员。工作之余,他还顺带解决了自己的终身大事,迎娶了年轻漂亮的柳德米拉为妻。

柳德米拉出生于加里宁格勒,此次前来列宁格勒只是为了度假,结果却在一家剧院看戏时结识了普京。两个年轻人聊得非常投机,之后开始频繁约会,直到1983年7月正式结婚。

结婚以后,普京继续在列宁格勒工作,继续负责监视各国的使馆人员。由于成绩突出,他被派往莫斯科州巴拉希哈的红旗研究所工作,那里负责研究和分析重要情报,为克里姆林宫决策提供参考意见。

1985年7月,普京从红旗研究所直接被派往东德工作,公开身份是“苏德友谊之家”的主任,暗中负责招募特工和无线培训的工作。当时,美苏两国正在冷战的格局下谋求霸权地位,柏林墙两侧无疑是最复杂的地区,这段经历极大地增长了他的专业能力和政治素养。

德国统一

在戈尔巴乔夫过于激进的改革下,不仅苏联变得动荡不安,就连社会主义阵营的其他国家也受到波及。柏林墙拆除后,民主德国正式并入了联邦德国,分裂了40多年的东德和西德重新统一。

受此影响,愤怒的人群纷纷涌向克格勃驻地,普京终于意识到曾经那个强大的苏联已经没落。尽管心有不甘,但他还是被召回了列宁格勒,还在自己的母校列宁格勒大学国际事务系谋得一个职位。

1990年,圣彼得堡大学教授索布恰克准备竞选市长,将普京和梅德韦杰夫都纳入自己的竞选团队。从此以后,这二人开始了相识到相熟的进程,一直合作到了现如今。

由于戈尔巴乔夫的“探索之路”已经举步维艰,本就大病未愈的苏联已经奄奄一息,国内外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以此作为突破点,索布恰克的竞选之路非常顺利,轻而易举就代表资产阶级自由派赢得了市长选举。

索布恰克就任市长后,任命普京出任对外联络委员会主席,任命梅德韦杰夫出任特别顾问,以“学者”和“专家”的身份呼吁全国都应该革新,赢得了极高的声望和支持。不过,他也成为了多方势力的眼中钉,甚至还遭到了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的暗中打压和公开抨击。

在任期届满后,普京和梅德韦杰夫都认为索布恰克将会成功连任,可却被雅科夫列夫所击败。面对新当选市长的极力挽留,他还是选择跟着旧主一起离开,留下一句话表明心迹:

如果要我在背叛跟上绞刑架之间做出选择的话,我宁可上绞刑架!

那段时间,普京和梅德韦杰夫的人生境况都不太理想,甚至还做过出租车司机。不过,他们始终都在鼓励对方不要放弃,一起相约“苟富贵,勿相忘”!

久加诺夫

由于叶利钦的盲目自信和过于乐观,俄罗斯的经济以“雪崩式”下行,各行各业都凋敝明显。到了1996年,他在准备竞选连任时才发现自己的民意支持率低得吓人,已经被老对手久加诺夫反超。

在“头号智囊”丘拜斯的建议下,叶利钦迅速与别列佐夫斯基等七大寡头和解并且结盟,通过铺天盖地的媒体宣传和利好政策挽回了颓势。最终,他终于击败久加诺夫实现连任,开始了自己的第二个总统任期。

丘拜斯

为了论功行赏,丘拜斯被叶利钦任命为总统办公厅主任,俨然成为手握实权的“辅政大臣”。在索布恰克担任列宁格勒市长期间,他曾是经济顾问,而普京则是外联委员会主席,二人的私交还不错。

在丘拜斯的推荐下,普京终于获得了出头机会,前往莫斯科担任了办公厅总务局局长。之后,很快被提拔为办公厅副主任,经常有机会出现在叶利钦的身边,从此进入了他的视野范围之内。

通过暗中观察,叶利钦发现普京不同于其他人,既不愿意溜须拍马,又不愿意高谈阔论,但对于命令的执行却是不折不扣。一句话,他就是一个不卑不亢和不矜不伐的政治人物。

1998年,叶利钦任命普京出任联邦安全委员会(克格勃的前身)主席,希望能够扭转这里人浮于事和威信不再的尴尬局面。到任后,他立即着手进行人员和资源的重新调配,使得这个庞大的机构重新焕发出了活力。

众所周知,索布恰克是普京的政治导师和人生伯乐,但同时却是叶利钦的长期死敌,当年落选列宁格勒市长就是受到对方破坏所致。但是,他却冒着“叛国罪”的风险将此人“放走”,引得叶利钦雷霆大怒。

叶利钦在平息怒气后逐渐意识到,普京是一个恩怨分明之人,对于曾经的旧主都能如此忠心,自己未来也能向他托付重担。由于工作繁忙,由于饮食习惯不科学,他的肝脏、肠胃和呼吸道都很不健康,第二个任期开始后表现得更加明显。

以这样的身体状况,叶利钦显然无法继续履职完成剩下一年多的总统任期。而且,他极力推行的“休克疗法”造就了一大批的金融寡头,到处都充斥着腐败和丑闻,就连自己的两个女儿也牵涉其中。

很显然,如果不能得到下任总统的强力支持,下台后的叶利钦必定会遭到清算,就像是韩国那样。因此,他在权衡利弊后终于萌生了退意,开始积极物色接班人。

从1998年3月到1999年8月,叶利钦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接连更换四任总理,目的就是在测试他们。可惜,这些人都没能通过考验,有的能力不足,有的忠诚度不够,直到将目光停留在普京身上。

普京出身寒微,既没有复杂的政治背景,也没有强大的经济背景。而且,他本人意志坚定,能力出众,最关键的是有恩必报和绝不背叛。

1999年8月,叶利钦终于完成了任前考验,将原本籍籍无名的普京任命为第一副总理和代总理。对于这项人事任命,除了全世界目瞪口呆外,就连他本人也是一脸懵圈,甚至还这样自嘲:

并不知道自己能干多久,总统随时都可以炒掉我。当时,我想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把自己孩子藏到哪里?

普京深知,自己必须做出足够的成绩才能站稳脚跟,否则也必定会成为“前总理”。而且,给自己试错的机会并不多,必须尽快打开局面。

俄罗斯的窘境已经日积月累,短期内根本无法取得成效,除非在某些军事领域。如果,新政府能够在车臣问题上取得突破的话,那叶利钦总统和普通民众都会对自己刮目相看。

俄罗斯是一个联邦制国家,由许多的加盟共和国组成,其中的车臣共和国位于高加索地区,面积1.73万平方公里,从苏联解体后便开始闹独立。叶利钦在这一问题上有些优柔寡断,“第一次车臣战争”基本上属于无功而返。

征得叶利钦同意后,普京决定继续对车臣的分裂势力用兵,从此揭开了“第二次车臣战争”的序幕。汲取了上次的教训,俄军改用“内外兼顾”的策略,在军事施压的同时还大力扶持敌方的反对势力,希望由卡德罗夫家族取代巴萨耶夫家族。

普京一改叶利钦的官僚作风,不顾自身危险亲临前线视察,还放出豪言“我们的任务就是送他们去见上帝”。听到如此豪横的战前动员,俄军的士气大振,终于取得了战场的主动权。

普京霸气平定了车臣的叛乱,其余的加盟共和国也变得安稳起来,成功维护了俄罗斯联邦的统一。凭借这次高光表现,他不仅赢得了叶利钦的信任,而且赢得了全国民众的信任,由弱势总理成为了强势总理。

单纯赢得军事上的胜利还不够,关键在于能否赢得政治上和经济上的胜利。叶利钦手中造就了许多的金融寡头,他们通过灰色手段聚敛了巨额的财富,甚至企图掌控国家的政治。

普京在坐稳总理宝座后,着力开始打击金融寡头们,借此收归大型的能源公司和经济支柱。除了在经济领域和军事领域斩获颇丰,他在外交领域和文化领域也是旗开得胜。

1999年12月31日,叶利钦辞职后将国家权力暂时移交给了总理普京,从此开始代行总统职权。就这样,他完成了自己“扶上马,送一程”的使命。

2000年3月27日,普京通过大选成功当选为俄罗斯联邦总统,之后通过连选连任和修改宪法履职至今,有力维系了国家的统一完整。总结归纳一下,他“恢复了军力”,他“收复了故土”,他“保持了威慑”,他“重建了经济”。

2014年4月,乌克兰东南地区的多个州都爆发了抗议活动,引发了亲美势力与亲俄势力的激烈冲突。俄罗斯军队立即出动,一举夺回克里米亚,从此引起了俄乌冲突并且延续至今。

叶利钦主动辞职并且移交权力给普京,事实证明这步棋是走对了,不仅顾及了到自己的小家,也顾及到了自己的国家。在新总统的领导下,俄罗斯基本上保持了经济、政治、军事和外交的强势。

目前,随着俄乌冲突的持续,随着美欧势力的介入,俄罗斯似乎陷入了僵局,普京也似乎陷入了困境。无论如何,我们都期待战争早日结束,期待世界恢复和平。​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