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3月5日夜,苏共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突患脑溢血,在位于莫斯科西南郊外的孔策沃别墅中去世。由于他生前并没有明确指定或者推荐接班人,国家政局一度陷入动荡,进入了所谓的“三驾马车时期”,分别是贝利亚、马林科夫和赫鲁晓夫。
起初,掌握实权的苏联情报部门负责人贝利亚占据着优势,甚至重新调整了高层领导的职位和分工,俨然一副新掌门的做派。在此背景下,赫鲁晓夫也遭到打压,被解除莫斯科市委书记的职务后成了光杆的主席团成员。
作为“三驾马车”中的一员,赫鲁晓夫鼻子都气歪了,但并没有原地爆发。他选择了以退为进之策,积极联络马林科夫、莫洛托夫、卡因诺维奇和朱可夫等人,暗中组建了“倒贝同盟”准备反击。
1953年7月,苏共在莫斯科召开主席团会议时,赫鲁晓夫突然发难,指责对方凌驾于组织之上,立即得到了“倒贝同盟”的响应。贝利亚显然准备不足,慌乱之中刚要解释就被打断,甚至遭到了以朱可夫为首的军方逮捕。据《赫鲁晓夫回忆录》记载:
朱可夫向贝利亚命令道:“把手举起来”,而莫斯卡连科和其他人则拿起武器以防贝利亚于万一。他想伸手去拿放在身后的公文包,我揪住了他的手臂,防止从这个公文包中拿武器。事后检查,原来公文包和口袋里都没有武器,拿皮包的动作仅仅是下意识的条件反射。
紧接着,苏共专门召开中央委员会议,马林科夫作了《关于贝利亚反党叛国罪行》的报告。7月10日,《真理报》头版发布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公告,宣布贝利亚为了外国资本利益而破坏苏维埃国家,企图将内务部凌驾于政府和苏共之上,已经被解除一切职务开始接受调查和审理。
1953年9月15日,赫鲁晓夫终于成为苏共第一书记,也成为了党内的“一把手”。不过,他的地位并不稳固,时时都遭到马林科夫的挑战,二人开始了激烈的权力争夺战。
作为部长会议主席,马林科夫属于政府的“一把手”,自然主导了随后的经济工作,取得很多的实效。不过,赫鲁晓夫却多次指责他工作不力,指责他思想涣散,但真实目的显然不仅于此。
1955年2月,赫鲁晓夫抓住马林科夫理论知识匮乏的弊端,攻击政府的改革措施是“反斯大林”。无奈之下,对方被迫辞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的职务,由国防部长布尔加宁取而代之,再由朱可夫接任了国防部长。
1956年2月,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突然作了一篇长达五个小时的“秘密报告”,全盘否定了斯大林,犹如引爆了一颗重磅核弹。而且,他还贸然提出了和平竞赛、和平共处、和平过渡作为“三和路线”,又对马列主义中“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进行重大修改,呈现出修正主义的危险趋势。
考虑到巨大的政治影响,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只在高层内部秘密印发,严禁流传到外界。但是,当该报告传阅至东欧各国领导时,立即被以色列情报组织摩萨德获取,转手传递给了美国中情局。
经过真伪鉴定和严格分析,美国政府认定这份报告是真实的,随即将消息透露给了《纽约时报》。第二天,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便不再秘密,曝光于全世界,巨大的政治地震随即爆发。
赫鲁晓夫的报告,让外界对苏联重新走民主道路充满了期待,而发生在东欧的“波兹南事件”和“布达佩斯事件”也充分说明了这点。同时,以苏联为核心的华约内部产生了巨大裂痕,原本以斯大林为核心的统治基础瞬间崩塌。
朱可夫
1957年6月,马林科夫趁赫鲁晓夫出国访问之际,联合莫洛托夫、卡冈诺维奇和布尔加宁等人,企图通过政变夺权。不过,在朱可夫的强力支持下,军方紧急调动军机将300多名委员从广袤的全国各地接到莫斯科,成功保住了他的地位。
1958年3月,赫鲁晓夫终于接替布尔加宁担任了部长会议主席,将党的权力和政府权力集于一身,真正登上了苏联的权力巅峰。之后,他就一系列的内外政策进行大幅调整,目的就是为了确立自己的权威,为了根除斯大林的影响和痕迹。
毫无征兆下,赫鲁晓夫单方面宣布苏联退出《波茨坦协定》,除了动摇国际秩序外,还直接挑起了第二次“柏林危机”。由于干系重大,西方国家的反应十分强烈,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更是毫不退让,冷战格局顿时变得紧张起来。
赫鲁晓夫犹如狂躁的公牛,四处惹是生非。1958年初,他竟然提出要在中国境内兴建“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极大地危害到主权完整和领土安全,自然遭到了毛主席拒绝,中苏两国的矛盾逐渐公开化。
1958年7月14日,伊拉克人民发动革命,推翻费萨尔王朝的反动统治后建立了民主共和国。随后,美国出兵黎巴嫩,英国出兵约旦,企图扼杀这种革命进程,中东局势变得紧张起来。
蒋某在中国台湾也开始蠢蠢欲动,甚至叫嚣“反攻大陆”的时机已到,企图进一步将事态扩大。之后,他宣布进入戒备状态,同时大量增兵于金门和马祖,导致台海局势也高度紧张。
为了粉碎美国政府“两个中国”的阴谋,为了打击台湾当局的军事挑衅,为了声援中东人民的革命进程,毛主席做出了炮击金门的决定。在北戴河会议上,他这样指示:
立即集中力量对金门国民党军予以突然猛烈的打击(不打马祖),把它封锁起来。
1958年8月23日下午5点50分,随着红色信号弹升空,福建前线的数万发炮弹同时飞向金门,整整持续了85分钟的时间。由于措手不及,驻扎在岛上的国民党军队损失惨重,再也没有了之前的嚣张气焰。
由于事先没有知会过苏联政府,赫鲁晓夫对于“炮击金门”非常不满。不过,为了顾及《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为了不打破目前的“冷战平衡格局”,双方都尽量避免将矛盾扩大化。
1959年时,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为了彻底解决柏林危机,突然向赫鲁晓夫发出了访问邀请。对此,他显得非常意外,甚至可以用“莫名其妙”来形容,据《赫鲁晓夫回忆录》记载:
来自华盛顿的邀请完全出乎意料,我们从未抱有这个期望,所以不仅没有打算近期访问美国,也不打算将来访问美国……。一开始,我甚至都不相信,简直不可思议,但又令人高兴,而且感觉很有意思,想去看看。
在赫鲁晓夫的坚持下,苏联内部尽管存在着许多不同声音,但还是接受了美国的邀请。不过,就在他正式出访前,竟然又突发奇想提出了两点“特殊要求”,一是参观迪士尼乐园,二是与梦露共进晚餐。
美苏两国的关系一直都很微妙,甚至可以用“紧张”来形容,相互看不顺眼对方。在美国人看来,苏联就像一只雄踞在欧洲的北极熊那样凶神恶煞,是全世界最大的不稳定因素。
因此,当赫鲁晓夫即将访问的消息公布后,立即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抵触。尤其是,当得知这位“撒旦式”的领导人还要参观迪士尼乐园时,民众们纷纷示威游行向白宫施压。
为了减轻民意的压力,美国政府只能委婉拒绝了赫鲁晓夫参观迪士尼乐园的请求,理由是“正在装修”和“安全原因”。不过,好歹说服了玛丽莲·梦露出面来接待苏联访问团,也算是满足了其中一个要求。
为了彰显自己的地位,为了突出苏联的国力,赫鲁晓夫坚持使用尚在试飞阶段的图-114飞机。这是根据图-95研发出来的大型客机,航速可以达到800公里/小时以上,飞往美国不需要中途降落加油。
1959年9月15日,图-114在经过漫长的飞行后终于安全着陆在美国的安德鲁斯空军基地,所有人都被这个从天而降的庞然大物惊呆了。不过,由于这架民航客机实在太大太高,机场根本没有配套的舷梯可以使用,赫鲁晓夫只得通过逃生梯出舱,从而成为第一个正式访问美国的苏联最高领导人。
在安德鲁斯空军机场,赫鲁晓夫发表了一段热情洋溢的讲话,无非就是粉饰两国的友好关系。不过,他在面对记者提问时却语出惊人:
我相信,美国科学家会将美国国旗插在月球上。不过,那时苏联国旗已经是月球上的老居民了。
9月21日,美国政府为赫鲁晓夫准备了一场四百多人参加的大型宴会,玛丽莲·梦露也如约出席。不过,她并没有坐在相临位置,中间还间隔了好几个座位。
宴会刚开始,赫鲁晓夫就滔滔不绝发表了演讲,让在座的所有人都感到如芒在背,极不舒服。当提到自己不能参观迪士尼乐园时,他还一脸严肃地表示:
莫不是在迪士尼里有秘密,你们在里边放了导弹?
全场都陷入了一片死寂,只有梦露面带微笑回答:“亲爱的赫鲁晓夫先生,您太幽默了”,引得全场哄堂大笑,宴会的气氛才缓和下来。虽然磕磕绊绊,这场宴会总算没有再出插曲,终于在两个小时后结束。
宴会结束时,赫鲁晓夫当面邀请梦露访问莫斯科,去尝尝自己一直都引以为傲的馅饼和饮料。当然,出于现场气氛和外交礼仪,他也象征性地邀请了其他在场宾客访问苏联。
事后,很多人都诟病赫鲁晓夫对梦露的“献媚之举”,甚至认为他因为好色而将苏联的颜面丢到大洋对岸。文史不假个人虽然对他没有好感,但却不认同这种说法,显然是看低了这位超级大国的领导人。很明显,他此举无非是为了打破自己的死板和强硬形象而已,属于一种外交手段。
在戴维营会谈中,赫鲁晓夫和艾森豪威尔就两国所关心的裁军问题、两德问题和互信问题进行了协商。不过,两人并没有达成多少实质性的共识,最多也就是表面缓和了关系而已。
赫鲁晓夫此次出访美国,虽然持续了13天的时间,但却属于一次仅具有象征意义的访问。回国后,他为了摆脱“两手空空”的尴尬,竟然表示美苏关系已经缓和,除了不再限定美军从西柏林撤军的时间外,还表示苏军将会单方面裁军。
事实上,赫鲁晓夫这次莫名其妙的访美行程非常冒失,事前既没有同其他的社会主义国家通报,事后也没有取得任何的实际成果。对此,苏联国内和社会主义阵营内部都发出了不同声音,只是被他强力弹压了而已。
就在赫鲁晓夫结束访美后不久,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就加大了各种侦察的频次。1960年5月1日,一架U-2飞机在苏联境内被击落,飞行员鲍尔斯还被生擒活捉,美苏关系再次降到了冰点,甚至还引发了日后的“古巴导弹危机”。
1962年8月,美国终于得知苏、古两国正在进行秘密军事合作,而且已经在古巴境内部署了多枚装有核弹头的弹道导弹,完全能够覆盖自己本土。肯尼迪总统大为恼火,立即向赫鲁晓夫喊话要求马上拆除,同时还全面封锁了古巴海域,新的世界大战甚至是核大战一触即发。
梦露
几乎是同时,玛丽莲·梦露被发现离奇死在了位于洛杉矶布莱登寓所的卧室内,全身赤裸着侧伏在床上。对她向来比较关注的赫鲁晓夫,已经被古巴导弹危机搞得焦头烂额,再未有过任何的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