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9月底,为了表彰在创立新中国过程中做出过卓越贡献的军事将领,国家举行了隆重的授衔仪式。其中,10人被授予了元帅军衔,10人被授予了大将军衔,57人被授予了上将军衔,177人被授予了中将军衔,1360人被授予了少将军衔。
由于毛主席主动放弃了“大元帅”的军衔,使得“元帅”便成为了事实上的最高军衔,分别是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和叶剑英。其中,或直接或间接参加过南昌起义的就有7位,亲身参与了人民军队的创建,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为了纪念建军30周年,《解放军报》在1957年8月1日准备正式介绍和明确定性南昌起义,特意拟定了当年领导者的排名顺序,分别是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聂荣臻、陈毅、林彪和叶剑英。
在最终审阅批示前,周总理征求了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意见,一直认为应该将贺龙的排名提前,而且还应该加上刘伯承的名字。于是,才有了这样的顺序: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叶剑英、陈毅、聂荣臻和林彪。对此,向来都谦虚谨慎的朱德元帅这样表示:
我的名字应该排在贺龙、叶挺的名字之后,因为起义部队的主力是贺龙率领的第20军和叶挺率领的第11军24师。而且,我的人马主要做一些协调保障工作,作用不大。
问题来了,在南昌起义中排名第二、在十大元帅中排名第五的贺龙,为何会在抗日战争中显得有些“沉默”,甚至还在解放战争中几乎“隐身”?那么,事实的真相果真如此吗?接下来,文史不假为您讲述历史,一同走进他的光辉人生。
贺龙
1896年3月22日,也就是清光绪二十二年二月初九,贺龙出生于湖南省桑植县洪家关的一户贫苦家庭。他的祖父名叫贺良仕,武举人出身并且练得一手弓马武艺,可惜却没有持家的本领。他的父亲名叫贺士道,除了务农以外也喜欢棍棒骑射,还敢带头与当地的豪绅富户对抗。
由于刚刚遭遇了甲午战争的惨败,满清王朝变得更加摇摇欲坠。加之,湖南在贺龙出生的那年还发生了大规模旱灾,简直是饥民遍野和饿殍无数。可以说,在天灾人祸的双重打击下,他从出生之日起就随时面临着死亡的危险。
贺士道为了养活一家老小,只得低声下气去给地主家做佃户接受盘剥。即便如此,贺龙在长到六岁的时候依然没有穿过一件遮体的衣裤,没有吃过一顿像样的饱饭,始终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日子虽然艰难,祖父却坚持教授贺龙武艺,父亲也教授他务农和裁缝手艺。为了读书识字以光耀门楣,他被送入了族人开办的私塾,却总是惹是生非接连闯祸。
1911年5月,早已经奄奄一息的清廷仍然不愿主动退出历史舞台,准备向英、德、法、美这四个国家的银行借款以筹措军费。在新任邮传大臣盛宣怀的提议下,竟然没羞没羞地宣布“铁路国有”并以此作为抵押签订了《湖北、湖南两省境内粤汉铁路、湖北境内川汉铁路借款合同》。
清廷出卖路权和侵占民权的行径,立即激起了各个阶层的一致反对,湖南、湖北、四川和广东等地都爆发了声势浩大的保路运动,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面对血腥的镇压,各地民众却前仆后继,视死如归,丝毫没有退却之意。
1911年10月10日晚,借着保路运动的热潮,革命党人蒋翊武和孙武等人率领新军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很快,起义军在掌控武汉三镇后成立了湖北军政府公开与清廷对抗,一举点燃了辛亥革命的火焰。
面对刁钻老辣和圆滑世故的袁世凯,初生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显然不是对手,自身的妥协性和软弱性很快就暴露无遗。在对方的软硬兼施下,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对方窃取了。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的外务部公署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从此建立起了北洋统治。在此背景下,贺龙毅然参加了孙先生领导的中华革命党,还多次在沅陵、桑植和石门等地从事武装反袁斗争,誓言要实现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目标。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公然推翻共和制复辟帝制,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并且自称为洪宪帝,引起了全国各地的一致声讨。1916年3月16日,贺龙通过“两把菜刀闹革命”,凭借抢夺而来的十几支破枪成立了农民武装,还自任桑植讨袁军总指挥。
在四面楚歌下,袁世凯于1916年3月22日被迫退位同时颁布了《撤销帝制令》,更在不久后一命呜呼,留下了四分五裂的北洋派系。于是,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以冯国璋为首的直系、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和以阎锡山为首的晋系开始各自为战。
1917年6月14日,张勋以调停“府院之争”为名率领自己的辫子军进入北京,立即推翻共和制后拥护溥仪复辟。紧接着,段祺瑞宣布成立“讨逆军司令部”并且号召全国讨伐逆贼,贺龙带领自己的队伍加入四川讨逆军,被任命为第一混成旅旅长驻防于重庆涪州一带。
通过一次次的失败,孙先生终于意识到利用一个军阀去消灭另一个军阀无异于抱薪救火。于是,他在1924年1月改组国民党,同时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直接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第二次直奉战争期间,直系将领冯玉祥在奉系张作霖的拉拢下变节,趁乱发动“北京政变”并且暂时掌控了政权。为了早日结束军阀混战的局面,孙先生不顾自身病情坚持北上共商国是,不幸在1925年3月病逝,留下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遗憾。
1926年7月,广东国民政府成立革命军起兵北伐,高举着“打倒列强”和“打倒军阀”的旗帜连克连捷,目标直指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期间,贺龙以无惧无畏的态度投身于北伐战争,凭借累累战功晋升为第20军的军长。
1927年4月12日,蒋某人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从此成为了公开的反革命者。同年7月15日,汪精卫也步其后尘,在武汉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直接导致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就此失败。
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镇压,面对国内革命的低潮,组织决定在江西建立起属于自己的革命力量,周恩来作为前委书记具体负责。当时,敌人在南昌周边的力量相对薄弱,总计只有六个团大约一万的兵力。而且,贺龙的第20军和叶挺的第24师就在九江,完全能够形成局部的优势兵力。
1927年7月27日,以周恩来、恽代英和彭湃为主的前敌委员会正式任命贺龙为总指挥,任命叶挺为前敌总指挥,任命刘伯承为参谋团团长,决定在南昌发动起义。期间,虽然共产国际依然存在着诸多的顾虑,但前委会还是最终敲定8月1日。
1927年8月1日凌晨,第20军的第1师和第2师分别向旧藩台衙门和牛行车站等地发起进攻,第24师则向松柏巷天主教堂和新营房等地发起进攻,激战至拂晓才全歼守敌。这是党领导军队发动革命的起点,预示着春雷响起严冬将过,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武装斗争的方向。
南昌起义后,汪精卫急令张发奎和朱培德等部展开“围剿”,起义军分批撤出并且沿抚河南下,准备进入广东后联合左派力量继续革命。当时,贺龙不顾个人安危,主动提出遣回湘西北家乡去发动群众,与周逸群等人共同创建湘鄂西根据地。
1927年9月,由毛主席亲自领导的湘赣边秋收起义爆发,最终在10月底开创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此开始,中国革命点燃了一个又一个的“星星之火”,向着“燎原之势”逐步迈进。
由于得到共产国际的支持,王明和博古等人迅速崛起,甚至开始自上而下盲目推行以教条主义和媚苏主义为主要特点的“左”倾路线。于是,革命付出了许多不必要的代价和牺牲,甚至就连位于上海的总部机关都岌岌可危,随时都有暴露的风险。
为了安全起见,机关总部只得分批分次转移到了位于江西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也将“左”倾错误路线扩散到了军队。受此影响,伟人被剥夺了军事指挥权,直接造成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红一方面军被迫开始长征。
为了策应红一方面军和总部机关长征,贺龙率领红二军团与任弼时、肖克的红六军团在黔川边境胜利会师。担心他们会进入湘西地区,蒋某紧急成立“湘黔川剿共指挥部”进行围堵,极大地减轻了红一方面军正面的压力。
1935年1月,红一方面军占领了贵州的遵义县城并且在此休整,临时召开会议专门检讨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的一系列错误。最终,重新确立伟人对于红军的军事指挥权,革命事业终于转危为安。
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冲破了敌人的围追堵截后,成功抵达了陕北地区与刘志丹会师。同时,由贺龙、任弼时率领的红二军团和红六军团也开始向北挺进,转战于湘鄂川黔滇康青甘多地。
1936年6月,红二军团和红六军团成功抵达西康甘孜同红四方面军会师,之后改编成为红二方面军。贺龙与朱德、刘伯承和徐向前等人坚决同张国焘的分裂主义进行斗争,终于促成两支军队一起北上,于10月份完成了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的会师,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初步形成,两党也终于结束了敌对的军事状态。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后,我方迅速发表公开宣言以寻求联合抗日,同时派出以周恩来为首的代表团与国民政府具体商谈军队改编事宜。
1937年8月22日,国民政府正式将西北地区的红军整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后改为第十八集团军),任命朱德为总指挥,任命彭德怀为副总指挥。之后,我方将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改编为115师、120师和129师,分别由林彪、贺龙和刘伯承担任师长。
1937年9月,贺龙亲率120师主力从陕西富平县出征东渡黄河,开赴到山西的抗日前线。可是,不希望过分刺激“山西王”阎锡山,不希望引起不必要的摩擦,他们主要驻扎在晋西北和绥远的偏僻地区。
为了拱卫总部机关,贺龙将120师的第718团和直属营都留在了陕甘宁边区,客观上造成前线兵力不如115师和129师充足的事实。而且,他们背后就是延安,自然成为了抵御日寇的最后一道屏障,使得自身的机动性和灵活性都大打折扣。
1938年1月,国民政府在河南洛阳召开第二战区军事会议,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和贺龙全部到场参加。虽然南昌起义已经时隔多年,但蒋某人依然对此耿耿于怀,当面质问贺龙:“为什么好端端的军长不当,非要去参加南昌暴动”?
到了1938年10月,随着广州、武汉等地相继失陷,抗战进入到了相持阶段。为了扭转局势,日本改变了之前的策略,对国民党军队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反而将主要力量都投入到了敌后战场。
在日军的接连进攻下,华北地区的局势迅速恶化,雄县、霸县、安国、蠡县和博野等地都相继失守,就连整个冀中抗日根据地也面临着全部失陷的危险。在此背景下,组织命令贺龙率领120师一部从晋西北急赴冀中平原,希望能够稳住敌后战场。
贺龙率部刚刚抵达冀中地区,尚未站稳脚跟就遭到了日军的“大扫荡”,通过平汉铁路和津浦铁路进发,从东、西、北三面企图围歼120师。他沉着冷静指挥作战,切实贯彻执行了伟人的游击战精髓,成功打破了日伪军的围攻。
面对日寇的“积极诱降”,国民政府内部果然出现了分化,汪精卫率先投敌叛国成为了汉奸,还在南京成立伪政府“曲线救国”。蒋某人虽然没有他那般无耻,却也悄悄改变了在正面战场积极作战的态度,发动了第二次反共高潮。
眼见时局变化,本就极力提防八路军的“山西王”阎锡山立即蠢蠢欲动,甚至公然进攻我晋西南和晋西北的敌后根据地制造摩擦。为了稳固后方,尤其是为了保卫陕北的安全,贺龙只得率领120师从冀中回兵救援,极大地影响了部队的发展形势。
面对国民党和日寇的双重威胁,陕北的形势变得异常严峻,甚至到了穿衣吃饭都特别困难的地步。1939年2月,毛主席率先提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克服困难”的口号,号召根据地开展大生产运动。
作为距离最近的一个师长,贺龙自然深知总部机关的苦衷,既没有作战缴获,又没有后勤补给。于是,他再次从120师分兵,将主力部队第359旅也调往陕北参加大生产运动。就这样,才有了这首脍炙人口的《南泥湾》歌词:
学习那南泥湾,处处是江南,是呀江南
又学习来又生产,359旅是模范
咱们走向前,鲜花送模范
1945年抗战胜利后,贺龙把晋绥根据地的部队编成了三个纵队,准备向晋、冀、蒙地区继续发展。可是,为了增加陕甘宁边区的兵力,他毫不犹豫就让最具战斗力的一纵西渡黄河,从此归属彭德怀直接指挥。
1946年6月26日,国民政府在完成战争的准备工作后,终于撕毁了墨迹未干的“双十协定”。以全面进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相继又在晋南、冀东、察南、晋绥和辽南等地展开了大规模的攻势,全面内战也由此爆发。
面对敌人的进攻,晋绥区在兵力不足和丢失大部分县城的情况下,依然坚持开展游击战,而且还源源不断供应着陕北总部的粮食。到了1947年3月,面对胡宗南调集25万人对延安发起全面进攻,贺龙索性将自己麾下的二纵也调往增援。
作为晋绥区的司令员,作为120师的师长,贺龙的部队被一分再分。远的不提,就是抗战胜利时还有三个纵队,现如今只剩下一个纵队归属自己指挥,自然无法组织起大规模的战役。
西北野战军成立后,彭德怀担任司令员兼政委,不仅指挥着陕北地区的原有部队,而且还指挥着原属晋绥区的两个纵队。在“小河村会议”后,贺龙手中仅剩的一个纵队也被划入西北野战军的建制,从此脱离了一线部队回到陕北。不过,后世却有很多人都认为:“西北野战军的赫赫战功中,有一半应该归功于贺龙”。
贺龙一辈子都在带兵打仗,在解放战争的战火正酣之时却“改行”管理后方,身边的很多人都不太理解。对此,他却彰显大将风范,多次坚定地表示:
入党之前,我指挥的军队都是我的;可入党之后,我指挥的军队就是党的,连我的脑壳子也是!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继续向西南进军以实现解放全国的目标,贺龙被任命为西南军区司令员。当时,久未掌军的他已经没有自己的部队,只能就近征调第十八兵团从陕西入川,很快就击溃胡宗南后占领了成都和西昌等地。
等到西南各地都解放后,贺龙被任命为西南局第三书记和军政委员会副主席,积极协助邓公和刘伯承进行清剿土匪、丈量土地、恢复生产和稳固边境等工作。对此,邓公还形象地比喻为“三龙际会”,他们圆满完成了建国初期的各项工作。
1952年11月,国家正式设立了“体育运动委员会”,贺龙成为首位负责人,直接协调和监管全国的体育工作。之后,他又出任了国务院副总理和军委副主席,但始终未曾辞去体委主任一职,既是出于热爱,也是出于责任。
贺龙在任期间,对于足球、篮球和排球这“三大球”格外关注和重视,一心希望能够尽快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为此,他不惜筹措经费委派青年运动员出国学习,向苏联、匈牙利和波兰等国虚心求教。
1955年8月,中国足球队前赴波兰华沙参加第五届世界青年比赛,与东道主进行对阵。期间,恰逢贺龙率领政府代表团参加波兰成立十周年的纪念活动,于是亲自到场观赛并为球员们加油鼓劲。
1956年2月,南斯拉夫国家队来华访问,在上海江湾体育场与中国队首赛。面对传统的足球强国,我们国家始终抱着学习的态度,只有贺龙不这么认为,他的战前动员是这样讲的:
南斯拉夫足球队的水平是高,但你们并不比他们矮一头。一旦上场,不是耷拉着脑袋去准备输球的,而是要挺起胸膛和他们比个高低。
贺龙的热情鼓励,给了球员们极大的信心和勇气。最终,虽然我们以2:4失利,但全队都表现得勇猛顽强,场面也相当的精彩,真正赢得了对手的尊重。到了1962年春,他在体委开会时还动情地表示:
三大球为什么上不去?解放到现在已经十几年了,再搞不起来难道要搞50年?我都快70 岁了,希望在见马克思之前能看到三大球翻身。
国足耻辱李铁
谁曾想到,67年后的今天,中国的篮球和排球都进展神速,只有足球越来越糟,已经沦为了亚洲的二流球队。更可气的是,在败绩连连的同时,背后却是贪污受贿、赌球成风和任人唯亲,完全已经被“污水淹没”。
文化的革命开始前后,贺龙已经遭到了冲击,甚至住所都被查抄和打砸。为了保护人身安全,周总理将他和夫人薛明一起接到西花厅的自己家中照顾。
1966年8月,林彪指使空军司令吴法宪编造“贺龙插手空军”的材料,污蔑他是贯穿在空军的一条黑线,而叶群也积极捏造薛明的罪状。最终,夫妻二人都被错误批判,还遭到了关押和监禁。
面对种种诬陷,贺龙始终坚贞不屈,即便遭到迫害也没有妥协,直到1969年6月9日含冤去世。由于林彪对此消息严密封锁,直至他发生叛逃事件后,周总理才得知老战友已经在两年前过世。
1975年6月9日,在贺龙逝世6周年之际,组织举行了“贺龙同志骨灰安放仪式”。当天,周总理拖着癌症晚期的病体执意赶到八宝山公墓,抚着薛明的肩膀颤抖地表示:
我没有保住他啊!都六年了,老总的骨灰才能移到八宝山公墓,我很难过啊!
周总理眼含热泪站在贺龙的骨灰盒面前,连续鞠了七个躬才停下。看来,他是在以这种方式送别自己志同道合的战友。
1982年10月,组织为贺龙同志彻底平反,充分肯定了他为中国革命作出的不朽贡献:
贺龙是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一生追求真理,把毕生的精力和心血都奉献给了党和人民。战争年代,为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善战,历尽艰险,百折不挠;和平时期,为社会主义建设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严格遵守党的纪律,自觉维护党的统一和团结,对敌人恨,对人民爱,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忠心耿耿。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英雄形象和崇高品德深受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崇敬和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