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篇·道德经:知识太多也不是好事

大道有型 2024-03-18 14:35:51

当你对“美”和“丑”有了定义,你就有了标准,也就是佛教的“分别心”。

《道德经》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老子在道德经第二章一开始就让你破掉“有”和“没有”的标准,丑和美的确存在,不能否定,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评判标准,正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就是这个道理。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同样,“不善”不是恶,很多人以为“不善”就是恶,这也是“名”在作祟,“不善”可以理解为不好的行为或者是假装的善,不一定是罪恶的,千万不要搞对立。如果“善”是有固定标准的,就会有人投机取巧,装模作样,去符合那个标准,标榜自己为善人,然后假借善人的名义去做坏事。

同时老子用了六种现象来告诉我们,把“美”跟“丑”对立,把“善”跟“不善"评判成标准,都不对。“有无相生”,“有”跟“无”本来就是道的一部分,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因为这六种自然的现象,老子总结为: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这两句话也是《道德经》的重点。

“圣人”这两个字在《道德经》五千多个字里面一共提到28次,高频出现在八十一章里面的二十三章中,比例非常高。

圣人在我国儒家和道家中,都代表世间最高的理想人物标准,但是他们两个对圣人的理解也有所不同。

孔子讲的圣贤代表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但是老子却不提他们的名号,因为老子觉得万物万事都在变化,没有一成不变的标准,不能定统一的标准,既然这样,就不要执著于他们的名号。

孔子是指具体的人物,老子是不指名的,这也非常符合道德经中“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自己都说了名不可名,还到处指名道姓,岂不是很矛盾?

因此关于什么叫“圣人”,道德经给出两个原则:就是能够“处无为之事”,能够”行不言之教”,这样的人就叫圣人,不管他是谁,名字不重要。

我不想不去,人家就不会去你嘛。我要功劳,我要争取这个、我要争取那个,所有人都打击你,总想把你的功劳去掉。你没有功劳,人家都说你辛苦了。你有功劳,还让人家说什么呢?这是大家经常看到的。

老子道德经中的每一句话一直到现在都可以在现代社会中验证,这也是我们学习道德经的原因,他是经世致用的学问,不是空话套话。

老子在讲了这个原则之后,又很明确地提出,社会人群有四大乱源:“名”“利”“欲”“知”。前面两个我们容易理解,争名夺利。而后面两个,叫作“欲“知”,欲望太多,知识太多,也不是一件好事。有人就不理解了,知识不是越多越好吗?那你听听下一章我们再分析。

4 阅读:254
评论列表
  • 2024-06-08 21:26

    大道有型你聪明,但天下间不缺聪明人,你还没入智慧皮毛,要想知道标准看你修道水平了,道德经就是甲子解释文,你把它搞曲误了人家也误国,有缘者自吾,出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