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篇·道德经告诉我们如何面对欲望

大道有型 2024-03-19 22:54:10

老子在道德经第三章里面系统性的提出了社会的“四大乱源”,分别为名、利、欲、知。这一点我们在上一篇曾经分析过。

所以他提出来:不尚贤,使民不争。

我们从古至今争的就是那个名和利。古代考取功名才能进入上流社会,大家就拼了命去考功名;上古时代尊崇才德,才能够被重用,所有人就拼命去追求才德。现代仍未改变,大家对考取公务编制更是向往。

这也造成历代都有功利性极重的趋炎附势之人。所以老子是一针见血的指出这个社会崇尚什么,整个社会都朝这个方向去竞争,然后搞得其他事情没有人做,这对整个社会发展是不利的。

你看我们几千年来都是这样。所以我们要牢记老子这句话:“名可名,非常名”,你不能崇尚任何的名号和风气,不然大家就会盲目地、不顾一切地、不择手段地去追随。

什么叫做“欲”?

“欲”是基本需要以外的东西,才叫欲。千万不要把“欲”仅仅理解为欲望,老子是反对人有欲望的,那老子呢?他自己没有一点欲望吗?反正我不相信。只要为人生存于世都有基本需要,这个不是“欲望”。

基本需要是我们本能的需要、我们本身的需求,其他的才叫欲。他举了这三句话,就告诉我们社会的乱源就是崇尚贤名,就是贵难得之货,就是把基本需要之外的那个欲望强烈地表现出来。

所以,我们要怎么样来治理这个社会呢?老子说: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虚其心”,意思就是把基本“欲”的以外需求虚掉,不要滋长这种“欲望”,不然就很痛苦。

“实其腹”跟“虚其心”刚好是相对的。不能仅仅从字面意思去理解吃饱饭,实则是要“教化”充实其内心的本源。

“弱其志,强其骨”。这句话在现代社会其实具有深刻意义的,特别是家庭教育,我们应该遵循老子的思想:锻炼强壮孩子的身体,淡化万事争第一,争头排的思想。大人不能把这种虚荣心建立在孩子的痛苦之上,这不是“爱”是“害”,这种例子太多了,家长逼迫孩子,小小年纪压力比大人还大,没有年轻人 的朝气!

接下来的那句话使很多人引起误解就是:常使民无知无欲。

这不是一种愚民政策么?方便统治者管理,这种思想多落后?认真思考道德经之所以能流传这么久,肯定不会如此肤浅。

他为什么说“常使民无知无欲”?意思就是说,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不要有意识的攀比,你知道人家挣得比你多,他的手机是新款的,房子换的更大了等等,自己的“欲望”就开始膨胀,想获得跟人家一样的东西和标准,就有了烦恼。现代社会就是利用人的欲望,不断更新,不断生产和升级换代,就是让你去攀比。

那我们该如何破局?

老子直接点明:使夫智者不敢为也。意思就是让社会中那些具有聪明才智的人,不要胡作乱为,利用自己的“智慧”去勾起社会不良风气。

大家可以联想一下,那些资本家和商人是不是这个社会中很聪明的那群人?他们引领消费导向,他们过度生产,让你过度消费,超前消费,本意就是让人们的各种“欲”膨胀,他们才能获得更多的财富。

在道德经中这段话让我们要明白各种“欲”就是因为社会中崇尚某种风气,被搞得乌烟瘴气,我们普通人在各个时代都是活得很累,在此章中老子告诉我们,先破掉各种标准,满足自己的“欲”之后,不要攀比,不要拼了命的去争,无为而无不为。

2 阅读: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