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金星玻璃”出现于什么时候?

不觉有红楼 2024-08-03 10:54:43

文:顾跃忠 图:涂昱宁

张荣《乾隆时期的玻璃工艺——金星玻璃》:“金星玻璃,又称‘温都里那石’,是乾隆朝首创并只有乾隆一朝才有的玻璃品种。”

第五十二回:“麝月果真去取了一个金镶双扣金星玻璃的一个扁盒来,递与宝玉。宝玉便揭翻盒扇,里面有西洋珐琅的黄发赤身女子,两肋又有肉翅,里面盛着些真正汪恰洋烟。”

《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第一册“入杂货作、珐琅作”条记载:“ (雍正元年正月)初九日(1723年2月13日),怡亲王交金星五彩玻璃鼻烟壶两件。”

王和平《康熙玻璃厂画珐琅玻璃与金星玻璃的烧造》:“现存于罗马天主教传信部档案馆有关1700年从罗马送往中国的礼品清单中便有仿砂金石效果制成的玻璃器。……仿砂金石玻璃在有的文章里有时直接译为金星玻璃。”

金星玻璃发明于17世纪的意大利。相传有一天,一个烧制玻璃的小学徒,不小心把一些铜屑掉进了熔化了的玻璃中。于是,一种里面闪烁着无数细小金色光点的玻璃诞生了。人们称这种玻璃为“avventurina”,有“偶然的幸运”之意,中文音译为“温都里那石”。

第七十回:“袭人因笑说:‘你快出去解救,晴雯和麝月两个人按住温都里那膈肢呢。’”

芳官打扮得像个小土番儿,宝玉叫她耶律雄奴,园中姐妹们不会叫,叫成了野驴子。宝玉恐作贱了她,说:“海西福朗思牙,闻有金星玻璃宝石,他本国番语以金星玻璃名为‘温都里那’。如今将你比作他,就改名唤叫‘温都里那’可好?”芳官听了更喜,说:“就是这样罢。”因此又唤了这名。众人嫌拗口,仍翻汉名,就唤“玻璃”。

0 阅读:10

不觉有红楼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