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猜忌,刘裕离开长安时对沈田子的一番话,最终导致关中大乱

调侃历史 2022-03-08 09:28:15

公元417年,当刘裕北伐消灭后秦,成功收复关中后,便有迁都洛阳的打算,参军王仲德反对道∶"不平常的事,不是平常的人所能做到的,一旦迁都,必将引起震骇。现在大军在外时日已久,将士思归,迁都大计,不可商议。"刘裕只好作罢。刘裕在长安休整了两个月,并对北方各郡县镇守将领作了部署,并开始继续向西北进军。

当时的西北一带,包括西凉、北凉、西秦及胡夏四国,其中胡夏让刘裕最不能安心。刘裕当时也派出使者前往胡夏,与胡夏天王赫连勃勃约定为兄弟之国,以谋求两国的安定,目的也许是想先收复西秦以及二凉。如果刘裕此举能够实现,那么南北朝的分裂状态将极大可能在刘裕时代结束。但是,历史留给后人的遗憾总是有的,刘裕同样也给后人留下遗憾,因为他没有继续攻打西北各国,尽管他曾经想经略西北。

417年十一月,一个重要人物的去世,让刘裕决定班师南返。这个重要人物就是刘穆之。刘穆之是东晋尚书左仆射、兼监军、中军二府军司,入居东府,总摄内外大事。刘穆之不仅有着过人的才能,还是刘裕非常信任的人,可以说刘裕北征后,朝中大事全部交给刘穆之了。现在这个重要人物去世的消息传到长安,刘裕一连数日都悲痛不已。当时,刘裕的北征大军已经出发一年有余,很多南方将领都不想再战,劝刘裕早日回到南方。刘裕一直想继续收复西北,便没有接受这些将领的请求。现在刘裕接到刘穆之去世的消息,为了保证朝廷不被外人控制,决定尽快南返。由此可见,刘裕当时非常在意的仍是东晋朝廷的大权是否仍在自己手中。

刘穆之去世后,在东晋朝廷中担任中军将军、监太尉留府事的世子刘义符也非常惧怕,准备任太尉左司马徐羡之代替其位。徐羡之也是刘裕北征后,给刘穆之配的副手,这样安排也并非不妥。但中军咨议参军张邵认为应当向刘裕请示后再作决定。果然,刘裕打算让王弘接替刘穆之,从事中郎谢晦认为王弘不如徐羡之,刘裕最后才任徐羡之为吏部尚书、建威将军、丹杨尹,代管留任。徐羡之能力不如刘穆之,以前刘穆之能够决断的大事,徐羡之总是派人前往长安,向刘裕请示。

刘裕这时一刻也不能在长安待下去了,决定尽快南返。刘裕留下次子桂阳公刘义真镇守长安,任刘义真为都督雍梁秦三州诸军事、安西将军、领雍州东秦州刺史。刘义真时年只有十一岁,难以担当如此大任,刘裕又任太尉咨议参军王修为长史,王镇恶为司马、领冯翊郡(今陕西省大荔县)太守,沈田子为中兵参军、领始平郡(今陕西省彬县)太守,毛德祖为中兵参军、领秦州刺史、天水郡(今甘肃省天水市)太守,傅弘之为雍州治中从事史。从刘裕的任命来看,王修应当是辅佐刘义真的最重要的官员,而且王修也是长安人。

当时的秦州甚至天水郡都没有被收复,毛德祖的官职只是一个虚职。虽然刘裕任命了秦州刺史,那些从秦陇流落在关中的百姓都希望能够跟着东晋的将士重返秦陇。可是当得知刘裕在设置秦州的同时,还设置了东秦州,治所就在长安,才知道刘裕没有经略秦州的打算,都感到非常失望。

秦陇百姓对刘裕没有继续经略西北而失望,关中百姓对刘裕即将南返也非常伤心。三秦父老纷纷来到刘裕的营门前,痛哭流涕道∶"我们这些残留在关中的汉人,已经有一百余年没有得到王朝的教化。今天终于看到汉人的衣冠,人人相贺。长安城外有十座陵墓,都是明公祖宗的坟墓,咸阳的宫殿就是明公家的住宅。明公放弃这里将到哪里去呢?"三秦父老如此之言,是说刘裕是汉朝皇家的后人,诚心诚意地希望刘裕能够留在长安。刘裕听后,也非常感伤,好言抚慰道∶"我接到朝廷的诏命,不能擅自留在这里。诚恳地感激各位父老没有忘本的心情,我已决定留下我的次子与一批文武贤才一同镇守这里,希望能够与你们和好共处。"

刘裕就要离开长安了,且不说刘义真当时只是一个十一岁的孩子,就说说刘裕所说的文武贤才。长史王修、司马王镇恶以及中兵参军沈田子、毛德祖、雍州治中从事史傅弘之确实也是文武贤才,但是这些所谓的贤才之间并不相容。

攻取长安的王镇恶是前秦名臣王猛的孙子,关中百姓非常敬重。现在王镇恶战功又非常高,那些出生于南方的将士非常猜忌他。尤其是沈田子一直认为在青泥关以少量兵马大胜后秦皇帝姚泓是一场决定性的战斗,首功应当是他沈田子的,沈田子也多次在刘裕面前争功。现在刘裕即将南返,沈田子与傅弘之又对刘裕说道∶"王镇恶家在关中,不可信赖。"刘裕说道∶"现在留下卿等文武将土及一万精兵,如果王镇恶图谋不轨,正是自取灭亡,不要多言。"刘裕让沈田子、傅弘之不要多言,自己却又私下对沈田子说道∶"钟会当年之所以没有出大乱子,是因为有卫瑾。俗话说,猛兽不如群狐,卿等十几个人,难道还怕王镇恶一个?"从刘裕的话及部署来看,他也已不信任王镇恶了。所以司马光评论道∶"疑则勿任,任则勿疑。惜乎,百年之寇,千里之土,得之艰难,失之造次。"十二月三日,刘裕从长安出发,再经洛水进入黄河,一路东下。

当时,赫连勃勃一直在关注刘裕在长安城里的动向。当刘裕离开长安的消息传到统万城时,赫连勃勃立即决定攻打关中。赫连勃勃随即任长子赫连瓒为抚军大将军、都督前锋诸军事,派其率两万骑兵前往长安,任王买德为抚军大将军左长史,进军青泥。赫连勃勃再派其子、前将军赫连昌进军潼关,赫连勃勃率大军作为后继。

418年正月,赫连璟的大军抵达渭水北岸,关中百姓向其纳降的不绝于路。东晋驻守在长安北边的龙骧将军、始平郡太守沈田子接报赫连瓒率军来侵,传令所部迎击。但得知赫连遗率领两万骑兵到来时,沈田子又感到非常害怕,再传令南撤至刘回堡。沈田子派人前往长安禀报司马王镇恶。王镇恶听说沈田子不敢迎战,便对长史王修说道∶"明公将十岁的小孩子托付给我们,我们就当竭尽全力。沈田子拥有兵马却不敢迎战,何时才能消灭强虏呢?"岂料王镇恶的这句话被沈田子的使者听到,这位使者返回后,便将王镇恶所言禀报沈田子。沈田子本来就与王镇恶有隙,听了此言更是异常愤怒。

沈田子不敢迎战赫连瓒,王镇恶决定率所部兵马北出长安,迎战赫连璟。岂料也就在这时,沈田子也硬着头皮率部前往迎战赫连璟。王镇恶、沈田子的大军不久都到达北地郡(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境内。沈田子的军中将士听闻王镇恶率部来到北地,竟纷纷传言王镇恶此来是为了杀尽南方兵马,再派数十人将刘义真送回南方,最后据守关中谋反。沈田子也坚信不疑,决定先下手为强。正月十五日,沈田子派人去请王镇恶一同到傅弘之大营议事。王镇恶当时根本没有想到沈田子已经要对其下手。当王镇恶来到傅弘之大营时,沈田子要求摒去左右,由三人秘密商议。营帐之中只剩下沈田子、傅弘之与王镇恶三人,就听沈田子一声令下,其族人沈敬仁突然从营帐外面冲了进来,将毫无防备的王镇恶当场砍死。沈田子还对傅弘之说其得到太尉刘裕的密令,要求诛杀王镇恶。

尽管沈田子如此宣称,傅弘之还是有些不信,傅弘之奔出大营,跨上战马奔回长安,向安西将军刘义真禀报。刘义真当然没有接到其父刘裕的什么密令,担心谋反的可能是沈田子,便与长史王惰商议决定加强警戒,以备不测。刘义真还与王惰一起身穿铠甲,登上长安城北边的横门,观察北方军情。不久,果见沈田子带领数十人,纵马来到横门前,高声说王镇恶谋反。王修在城门之上叱责沈田子擅杀大将,并传令将沈田子拿下斩首。王修命冠军将军毛修之代替王镇恶,出任安西将军司马,再命傅弘之率部北上迎战赫连瓒。

由于东晋兵马内部的变乱,赫连璟大军一路南下,已经抵达池阳(今陕西省泾阳县),离长安城不足百里。傅弘之率部不久也抵达池阳,与赫连遗大军发生激战,大胜赫连遗。赫连璟不敢再战,率部后撤,傅弘之乘胜追击,又在一个叫寡妇渡的地方再破赫连瓒,杀死众多胡夏兵马,赫连溃只得返回其国。

正月二十六日,东晋太尉刘裕一路东行,抵达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刘裕决定在彭城停留,让一同随行的琅邪王司马德文先返都城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刘裕抵达彭城不久,便接到王镇恶被沈田子杀害、沈田子又被王修斩首的消息。刘裕当时的心情一定非常复杂,也不想认定王镇恶谋反,最后便上疏晋安帝司马德宗,说沈田子忽然发狂,杀害忠良,并追赠王镇恶为左将军、青州刺史。

0 阅读: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