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中原大战”结束后,西北军首领冯玉祥反蒋失败,西北军也被迫瓦解,宋哲元、张自忠、刘汝明等人,率领西北军残部组建了第二十九军。
董升堂原本是孙岳国民第三军的将领,后来国民第三军被直奉联军打败,董升堂就跟了庞炳勋,由于不能掌握兵权,所以他就投奔张自忠,在张自忠手下当团长。“长城抗战”结束后,张自忠作战有功,所以他的部队得到扩编,董升堂也升为旅长。

第二十九军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第二十九军解散,董升堂就跟随张自忠抗日,参加了“徐州会战”等战役,之后一直率兵驻守在湖北地区。张自忠在“枣宜会战”中牺牲后,冯治安接替了他的位置,董升堂也当上师长,由于和冯治安不和,董升堂一直被排挤,等抗日战争结束后,他投靠了老朋友李振清,在第四十军里面当参谋长。
1893年,董升堂出生于河北新河,父母是当地富农,家中兄弟三人,他是长子,二弟是大名鼎鼎的董振堂。
董升堂在老家读完私塾后,和弟弟董振堂一起考入冀县中学,后来二人都有了弃文从武的想法,所以董升堂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清河陆军中学。

董升堂
1919年,董升堂进入保定军官学校第八期炮兵科,一年以后董振堂进入第九期。
1920年7月,“直皖战争”爆发后,保定军官学校被迫停课,董升堂由于年纪较大,不愿意等开学,所以就直接跑去参加孙岳的北洋第十五混成旅,在部队里面当排长。当时庞炳勋担任副营长,和董升堂是同乡,所以很照顾他,董升堂也庞炳勋认作大哥。
1922年4月,“第一次直奉战争”结束后,庞炳勋升为骑兵营营长,董升堂就在骑兵营当连长。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吴佩孚率领直系主力在山海关和张作霖的奉系作战,冯玉祥趁机联合胡景翼、孙岳三人,在北京发动兵变,把北洋总统曹锟软禁。北京的兵变成功后,冯玉祥组建了国民第一军、胡景翼组建国民第二军、孙岳组建国民第三军,为了扩充实力,孙岳派兵进攻保定,吞并了吴佩孚手下一个旅的兵力,董升堂升为骑兵团的营长。

孙岳
由于冯玉祥和张作霖霸占着北京,胡景翼和孙岳只好率兵前往河南,胡景翼担任河南督军,孙岳为河南省长,率兵驻守在河南新乡一带。
1925年12月,趁奉系大将郭松龄反张作霖的时候,冯玉祥联合国民第二军和第三军,一起进攻盟友李景林在直隶的地盘,很快李景林战败逃往山东,孙岳成为直隶军务督办。
1926年1月,国民军被北方军阀大佬们围攻,张作霖和吴佩孚组建“直奉联军”,张宗昌和李景林组建“直鲁联军”,对国民军发动进攻。当时孙岳因为身体原因,让徐永昌指挥国民第三军,徐永昌率兵在天津和“直鲁联军”作战,战斗非常激烈。

徐永昌
3月,董升堂升为骑兵团团长,但这时候国民第三军完全不是“直鲁联军”对手,很快天津丢失,庞炳勋、孙殿英等人眼看形势不对,立马率兵脱离国民第三军,徐永昌只会率领残部退往北京,与国民第一军汇合。6月,“南口战役”爆发,国民军被“直奉联军”打得惨败,董升堂跟随徐永昌逃往包头。
9月,冯玉祥从苏联取得军事援助回国,在五原誓师,宣布组建西北国民联军,参加国民政府组织的北伐战争。徐永昌觉得冯玉祥人品太差,于是决定率国民第三军残部,去山西投奔阎锡山,而董升堂却不想加入晋绥军,所以就跑到河南找老大哥庞炳勋。
当时庞炳勋担任靳云鹗的“河南保卫军”第十一师师长,虽然庞炳勋很高兴看到董升堂来投奔自己,但却看他只是一个人来的,所以只给了一个参谋处长的职务。

庞炳勋
1927年3月,庞炳勋升为“河南保卫军”第五军军长,董升堂为参谋处上校处长,率兵和张学良的奉军作战,结果战败退往驻马店。这时候唐生智率领北伐军打入河南,庞炳勋立马改变态度,宣布就任国民革命军暂编第五军军长,听从唐生智指挥,董升堂继续当参谋处长。
5月,冯玉祥成为国民政府第二集团军总司令,率兵进入河南,任命庞炳勋为第二十军军长,董升堂还是参谋处长,部队驻守在归德。10月,庞炳勋率兵在豫东地区两次打败“直鲁联军”,而董升堂一直想带兵,不想当有职无权的参谋处长,所以就离开了庞炳勋的部队。
1928年3月,董升堂加入冯玉祥的第二集团军,担任训练总监部上校处长,而他的弟弟董振堂已经是冯玉祥麾下的旅长。9月,北伐战争结束后,国民政府缩编部队,董升堂担任暂编第六师上校参谋处长,而董振堂升为副师长,是董升堂的上级。

董振堂
1929年2月,董升堂担任编遣处的上校科长。冯玉祥和蒋介石因为权力爆发战争,董升堂担任第二集团司令部副参谋处长。
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等人联手反蒋,董升堂担任第三十军警卫团团长。11月,反蒋联盟战败,冯玉祥宣布下野,宋哲元让萧振灜去找张学良,希望可以给个番号。
1931年1月,张学良任命宋哲元为东北边防军第三军军长,冯治安和张自忠为师长,董升堂调入张自忠的部队,张自忠任命他为团长,这让董升堂很感动,因此对张自忠很忠心。12月,董振堂、季振同等人领导了“宁都起义”,率领一万七千人加入红军,董升堂怕连累自己,说要和董振堂断绝关系。

冯玉祥
1933年3月,“长城抗战”爆发后,第二十九军前往喜峰口和日军作战,当时张自忠的第三十八师有六个团兵力,董升堂为第一一二旅第二二四团上校团长。4月10日,日军攻下冷口,第二十九军被迫撤往河桥一带,董升堂率兵防止日军进攻。
5月底,国民政府与日本人和谈,“长城抗战”结束。8月,第二十九军负责收编冯玉祥领导的察哈尔抗日同盟军,由于绿林出身的刘桂棠不接受改编,董升堂率兵围剿刘桂棠的部队。
1934年3月,在张自忠的提拔下,董升堂升为第一一四旅少将旅长,这是他第一次当这高的官职。7月,董升堂跟着张自忠到庐山军官训练团学习。
1936年12月,董升堂听说弟弟董振堂,在和甘肃“马家军”的战斗中牺牲,他内心特别难过,待在家里几天不出门,张自忠知道后亲自跑去安慰董升堂。不久后,张克侠担任第二十九军副参谋长,而董升堂和张克侠关系不怎么好,二人经常闹矛盾。

张自忠
1937年初,面对日本人的挑衅,宋哲元一味忍让,这让董升堂特别憋屈。
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日军对北平发动进攻,董升堂和第三十八师副师长李文田,率兵在南苑和日军战斗。由于双方实力悬殊大,宋哲元又只想保存实力,让第二十九军撤入北平城内,放弃外围阵地,董升堂当时率兵和日军战斗正激烈,接到命令后,他只好率兵撤退。
不久后,平津地区沦陷,董升堂率兵撤往河北固安,张自忠去了山东找韩复榘。11月,宋哲元下令部队反攻石家庄,但董升堂只听张自忠的命令,所以行动很缓慢,当日军在石家庄加强防守后,董升堂率兵撤往河南北部的焦作。
12月,蒋介石任命张自忠为第五十九军军长,张自忠返回部队后,董升堂激动的流泪。

李宗仁
1938年1月,张自忠率领第五十九军进入徐州,归李宗仁的第五战区指挥,李宗仁让第五十九军去临沂支援庞炳勋的第三军团。虽然董升堂对庞炳勋一肚子气,但他在民族大义面前,还是率兵赶往临沂,接防了庞炳勋部队的阵地,和日军在汤头战斗,这一仗特别惨烈,董升堂的旅损失很大,最终庞炳勋和张自忠联手保住了临沂。
临沂的战斗结束后,虽然张自忠升为了第二十七军团军团长,但蒋介石没有给他一兵一卒,所以董升堂只能继续当旅长,而他也没有什么想法。4月19日,在日军重兵进攻下,临沂还是失守了,董升堂率兵到徐州附近休整。
6月,徐州失守后,第五十九军前往河南许昌休整,董升堂的旅恢复到三千人。由于第五十九军下级军官损失惨重,张自忠成立了军官训练团,自己亲自兼任团长,董升堂为副团长,张克侠为教育长,张克侠一直到处说,董升堂能力太差,要不是张自忠司令重用他,以他的能力最多当个连长。

张克侠
张自忠事情太多,没有时间管军官教育团队的事情,所以让董升堂把第一一四旅旅长让给翟紫封,他来好好训练下级军官。不久后,张克侠中共秘密党员的身份被张自忠发觉,董升堂赶紧劝张自忠尽快想办法处理,免得又发生“宁都起义”的事情,董升堂趁机下令抓捕了军官训练团和共产党来往密切的学员。张自忠要董升堂不要伤害那些学员,让他们离开部队就行,这件事让张克侠与董升堂关系越来越差。
1940年5月,张自忠在“枣宜会战”中牺牲,董升堂内心很难过,自己的靠山没有了。
张自忠牺牲后,冯治安成为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李文田为副司令,张克侠升为参谋长,董升堂为第三十八师师长,虽然董升堂升官了,但李文田与张克侠反感他,所以他受到排挤。

冯治安
1941年12月,由于冯治安也不喜欢董升堂,所以他自觉去陆军大学第六期深造。
1943年,黄维刚病逝,刘振三成为第五十九军代理军长,董升堂为第一八零师师长。
1945年3月,冯治安和刘振三到重庆任职,因此张克侠负责第五十九军军务,当时日军进攻武安堰,董升堂不听张克侠指挥,导致部队遭受败仗。不久,冯治安和刘振三向蒋介石汇报,说董升堂不听命令,使部队打了败仗,于是蒋介石撤了董升堂师长职务。
6月,孙连仲担任第十一战区司令长官,董升堂为少将参议。
1946年2月,李振清担任第四十军军长,这支部队是庞炳勋旧部,李振清和董升堂又是老朋友,所以董升堂来到河南安阳,担任第四十军参谋长。4月,第四十军改为整编第四十师,董升堂继续当参谋长,其实部队规模还是一个军,准备在豫北和解放军作战,董升堂负责训练部队。

李振清
1947年3月,董升堂担任整编第四十师第一零六旅旅长,手下有七千人。当时解放军进攻新乡,董升堂奉命派一个团支援新乡的国民党守军,由于解放军攻势太猛,安阳也出现了危急,所以董升堂的那个团又调回安阳。5月5日,解放军进攻安阳,整编第四十师居然以伤亡六千人代价,把安阳给守住了,这在国民党部队里面很少见。
“豫北会战”结束后,蒋介石命令整编第四十师进入大别山地区。10月,李振清把指挥部设置在蕲春,任命董升堂率兵向广济进军,结果犯了孤军深入的错误,导致部队被解放军包围,董升堂的五个团被解放军消灭四个,他本人率领少数人逃脱。
1948年1月,整编第四十师重建,董升堂担任副师长,这时候他主要负责训练部队。9月,整编第四十师恢复成第四十军,董升堂担任副军长。

李振清
10月,解放军进攻郑州,第四十军军长李振清守不住,董升堂从新乡派出一个团救援,才使李振清逃回新乡。
1949年2月,国民党在河南只剩下新乡和安阳两座城市,李振清和董升堂觉得新乡守不住了,于是坐飞机逃到武汉,之后辞去副军长职务,跑到徐州去做生意。
1950年2月,新中国成立后,董升堂在骑兵学院当教员。
1951年,董升堂在“军委”当高级研究员。
1952年10月,董升堂在部队转业,之后在北京居住,还当选西城区政协委员。
1963年10月,董升堂在北京去世。
声明: 历史公共信息,如有雷同,纯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