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军统是国民党的特务组织,专门执行一些刺杀、监视、搜集情报等见不得光任务,其领导人是戴笠,被称为“蒋介石的佩剑”,军统的名字可以说是无人不晓。
其实军统早期是国民党“复兴社”下属的特务处,而“复兴社”是以黄埔军校学生为基础,成立的一个特务组织,社长由蒋介石亲自兼任,其宗旨是维护蒋介石的独裁统治,直到“复兴社”解散,特务处才改组成军统。由于军统执行的都是特殊任务,为了方便抓捕,戴笠想把军统势力渗入到警察系统,这遭到警察头子李士珍的抵制,二人长期明争暗斗。

蒋介石和复兴社成员
李士珍是黄埔二期生,北伐战争时期就开始从事警察工作,被称为“民国警察之父”,还是“复兴社”的中央干事会干事,按资历和早期地位都比戴笠高。抗日战争时期,戴笠领导的军统迅速壮大,为了把势力渗入到警察系统,戴笠和李士珍一直明争暗斗。
由于李士珍一直抓着警察系统不放,所以等戴笠去世后,他的接班人们还继续和李士珍较量,甚至拉拢中统的人一起排挤他,最终逼得李士珍要辞职。
1896年,李士珍出生于浙江宁海,从小接受过良好教育,早年就读于上海公学、浙江之江大学。

李士珍
1924年,李士珍弃文从武,前往广州考入黄埔军校第二期,在学校的时候就经常参加一些政治宣传工作。
1925年,国民党第二次东征军阀陈炯明,蒋介石担任东征军总指挥,李士珍在第一军第一师当排长,参加了东征的战斗,之后升为连指导员。
1926年,北伐战争爆发后,李士珍跟随第一军参与北伐,在部队里面担任营党代表。9月,蒋介石开始建立完整的警察系统,李士珍离开部队,参与筹办警校,担任中央警官学校中校教育长。
1927年,李士珍担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兵站总监部上校参谋。
1928年,李士珍担任兵站总监部少将参谋长。年底,李士珍调往浙江,担任保安第五团团长,率兵驻守在台州。

李士珍
1929年8月,披山岛匪患严重,当地政府组织水陆军警,还有民团武装联合剿匪,李士珍率兵配合水警,攻打披山岛的海匪张云卿和尹小眼等三百人。9月,剿匪部队以伤亡二十多人代价,平息了披山岛匪众,李士珍还抓捕了六个漏网的匪首。
12月,在蒋介石的安排下,李士珍辞去团长职务,到日本学习警政。
1932年,李士珍从日本返回国内,担任参谋本部参谋、首都警察厅警士教练所所长、“复兴社”中央干事会干事、首都警察厅秘书等职务。
1935年,上海发生了一件大案,蒋介石命令李士珍调查,这个案子牵扯了多方势力,而李士珍只用了三个月,就把这个案子破了,蒋介石对他越来越欣赏。当时戴笠还是特务处的处长,而李士珍是警察系统的负责人,二人因为一件案子结下矛盾,之后成为死对头。

戴笠
1936年,李士珍担任内政部警官高等学校校长、中央警官学校教育长等职务,为国民政府培养了大量军警人才。
1936年上旬,调查一件日本特务案的时候,李士珍的警察首先掌握线索,但戴笠以“危及国家安全”为由,强行接管这个案子,这让李士珍很不满。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李士珍率领警官学校的学生,到达淞沪战场和日军作战。
1938年底,警察学校搬到成都,李士珍组织中国警察学术研究会和警察学会,开办西北、东南警训班,为各级警政机构培训干部。
1940年,戴笠想把警务系统的情报并入军统,而李士珍以扩大警察特别行动队的规模来抵制,最后在蒋介石的调解下,双方才妥协。

1943年,军统的一个重要人员在行动中死去,警察查出了一些重要线索汇报给李士珍,于是李士珍决定亲自调查此案,而戴笠却一直阻挠调查,最后这件案子不了而知。
1944年,戴笠想在警务系统安排大量特务,遭到李士珍的抵制,二人在人事安排、经费分配等多个领域展开了激烈争夺。当时重庆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李士珍通过调查,发现这完全是日伪控制的一个投机集团造成,李士珍与财政部合作,破坏了这个投机集团。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戴笠想成立“国家安全局”,这严重影响了李士珍的权力,他联系多方势力阻挠,最后戴笠因为遭遇空难去世,这个计划没有成功。

毛人凤
李士珍以自己可以直接向蒋介石汇报任务的便利,想进入国民党特务情报的核心层,他还不许军统的退伍人员进入,即将组建的警察总署和警察系统,并且为自己担任警察总署署长一事做活动。当时军统已经改组成保密局,郑介民、毛人凤、唐纵三人是核心人物,李士珍的做法让他们很不满。
通过蒋介石的允许,李士珍大量派自己的学生,到各大城市担任警察厅局长和各省警务处长等职。为了抵制李士珍的扩张,郑介民、毛人凤、唐纵三人向蒋介石申请,说高层警务人员的任命,必须要由警察总署“签保,深知帝王之术的蒋介石,为了平衡各方关系,自然同意了这个。

唐纵
1946年5月,身为中统成员的内政部长张厉生,组织商讨警政方面工作,做为内政部次长的唐纵,要求中央警官学校的分校应隶属内政部,遭到李士珍强烈反对。李士珍说中央警官学校对那些分校,都是临时性的,不必更动隶属关系。
会后李士珍找到唐纵,说是张厉生想找他麻烦,还是唐纵本人的主意,唐纵威风的说是他们一起的主意,而且张厉生还向蒋介石推荐,让自己担任警察总署署长,这让李士珍傻眼了。5月15日,蒋介石正式任命唐纵为警察总署署长,李士珍的美梦破碎。
6月4日,蒋介石叫来唐纵,说他已经是警察总署署长了,要把内政部次长的位置给李士珍,而唐纵说李士珍和内政部的人关系不好,劝蒋介石不要下这个任命。6月22日,张厉生和唐纵见面,说李士珍因为没有当上警察总署署长,就一直在自己面前说他唐纵坏话,唐纵说李士珍就是想把警务系统抓在自己手里。

张厉生
8月,李士珍找唐纵要军统局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的仪器设备,转交给中央警官学校使用,结果遭到唐纵的拒绝,这让李士珍很没有面子。唐纵当上警察总署署长后,成立了水上警官学校,为了不让李士珍插手,唐纵推荐水上警官学校由海军总部管理。
8月底,中央警官学校对学员,不满李士珍的一些政策,爆发了游行示威,把李士珍都气病了。10月,警察总署全面讨论战后建警工作方针,唐纵却把经验丰富的李士珍排除在外,这让李士珍大受打击,此后在高级警官的分配任务下,李士珍完全丧失话语权。
1947年9月,李士珍向蒋介石辞职,但被拒绝。

1948年5月,李士珍觉得自己在警务系统中地位越来越差,待着实在没有意思,又向蒋介石辞职,但还是被蒋介石挽留下来。7月,蒋介石任命李士珍为中央警官学校中将校长,这才让他有点安慰。
1949年底,国民党退到台湾,李士珍担任中央警校校长,“国民大会”宪政实施研讨委员会台北区修宪第一研究组召集人,“国民大会”主席团成员,“行政院”经济设计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1988年,李士珍担任当选为国民党第十三届中央评议委员。
1997年,李士珍在台北去世。
声明: 历史公共信息,如有雷同,纯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