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将领之湖南湘军萧山令

复杂历史简单说 2025-03-08 08:32:47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大举进攻南京,而南京是国民政府的首都,所以不能不守,于是蒋介石任命唐生智为南京卫戍司令,率领十万部队坚守南京。

当上南京卫戍司令的唐生智,刚开始还喊着与南京共存亡,为了表达“必死”之心,居然还下令破坏了南京城内的船只,但却给自己留下一艘小轮船。由于南京的守军,基本都是“淞沪会战”撤下来的溃兵,本来士气都很低下,再加上当时南京已经是孤城了,所以面对日军的进攻根本挡不住,当蒋介石下达撤退命令后,唐生智为了逃跑,就把部队撤退的任务交给宪兵司令萧山令。

萧山令原本是湘军将领贺耀祖的部下,北伐战争爆发后,唐生智控制了湖南军政大权,萧山令在湖南当沅江县长。后来萧山令前往南京,在宪兵司令部当参谋,靠着优秀的能力,取得宪兵司令谷正伦的欣赏,在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前,他已经升为宪兵副司令。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唐生智担任南京卫戍司令,萧山令率兵宪兵和军警,配合其他部队作战。当南京失守后,唐生智把南京的事务全部交给萧山令,让他指挥部队突围,最终萧山令在指挥部队突围的时候壮烈牺牲。

萧山令

1892年,萧山令出生于湖南益阳,他的父亲是一个秀才,在老家开办了一所私塾,萧山令从小在父亲的私塾读书,聪明伶俐的他,很受父亲喜爱。

1904年,萧山令在益阳的中学读书。

1909年,萧山令刚结婚三个月,就报名考入湖南陆军小学堂,开始了军事生涯。

1912年,民国成立后,萧山令升到湖北武昌第二陆军中学。

1914年8月,萧山令以优异成绩,被保送到保定军官学校第三期,和张治中是同窗好友。

1916年,萧山令从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后,返回湖南陆军当兵,他先在沅陵镇守使蔡钜猷手下当排长,后来投靠湖南陆军第一师贺耀祖,渐渐地升为营长。

贺耀祖

1928年1月,唐生智控制了湖南军政大权,萧山令成为行政官员,担任沅江县县长。

1928年底,由于唐生智反蒋失败,蒋介石对他的部队进行整编,萧山令被迫退役。

1929年1月,在老长官贺耀祖的推荐下,萧山令前往南京,到南京卫戍司令部当中校参谋,司令是谷正伦,萧山令能力出众,谷正伦很欣赏他。

1932年初,谷正伦担任宪兵司令,萧山令为宪兵司令部总务处上校处长,负责宪兵的训练工作。

1936年2月,萧山令担任宪兵司令部少将参谋长。年底,通过谷正伦的推荐,萧山令升为宪兵副司令。

1937年5月,国民政府正式授予萧山令陆军少将军衔。

谷正伦

1937年11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党部队在“淞沪会战”中战败,上海被日军占领,日军继续南下朝南京进攻。当时谷正伦因为身体原因,在武汉治病,所以宪兵司令部的事情都是由萧山令负责,另外他还兼任南京警备司令、防空司令等职务,这些都是谷正伦之前的职务。

11月中旬,蒋介石召开军事会议,任命唐生智为南京卫戍司令,率领十万部队坚守南京。唐生智在南京外围布置了大量部队,萧山令指挥的宪兵有六千四百人,另外控制着南京的所有警察,萧山令积极配合唐生智的作战计划。

不久萧山令又兼任南京市市长、南京警察厅厅长,当时他的官职在南京,只仅次于唐生智,但这些对他更是负担,毕竟南京已经是一座孤城。

唐生智

12月7日,萧山令命令宪兵部队防守南京外围阵地,宪兵第二团、宪兵教导团、宪兵特务营、宪兵第五团的一个营,全部在清凉山驻防,宪兵第二团团长罗友胜为总指挥。然后派宪兵第十团团长陈烈林,率兵在明朝故宫旧址布防,警察部队战斗力弱,所以全部在南京城区各关口布防,水上警察则在长江游戈。

12月9日,日军占领光华门外的防空学校,然后朝通济门进攻,驻守在这里的是教导总队,萧山令赶紧派一个宪兵营支援教导总队。布防在明朝故宫旧址的宪兵第十团,顶不住日军的进攻,萧山令让其退守到逸仙桥一带。12月10日,在萧山令的指挥下,宪兵部队守住了清凉山阵地,但逸仙桥阵地却失守,剩余的宪兵往古林寺、五台山一带撤退。

12月11日,日军再次对清凉山发动进攻,萧山令的宪兵部队快要守不住了,准备撤往南京城内进行巷战。

南京守军剧照

12日下午,唐生智让宪兵撤往花旗营,萧山令觉得唐生智应该要下令突围,果然不久他接到唐生智命令,让他担任渡江总指挥,指挥南京的守军突围,而唐生智本人带着司令部的人员,坐着小轮船逃离南京。那些高级将领接到突围命令后,都只顾自己逃跑,根本没有管自己的部队,导致很多部队群龙无首,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跑,不少士兵死于混乱中。

当时除了粤军的两支部队,从正面突围,其他的部队以为下关码头有船,就全部往下关码头跑,萧山令让宪兵团长罗友胜率兵在蛇山和龙蟠山阻击日军,自己带人在江边做木筏。萧山令本来是有机会突围的,但他放不下部队,他觉得宪兵军事素养高,可以有秩序的撤退,而军警却不一样,于是他和警察厅副厅长方超等一起,等待军警们往下关码头撤退,然后一起渡江。

南京守军剧照

13日凌晨,江边已经有了很多溃兵,可江边的木筏和小船根本不够,不少人淹死在江里,看着日军越来越近,萧山令也越来越着急,所有军警只有副厅长方超,带着三百人突围成功,其他人不是被杀就是被俘虏。

13日下午,萧山令还在指挥部队渡江,可惜日军已经追来了,萧山令组织部队和日军战斗,结果他本人受伤,为了不当俘虏,萧山令选择开枪自杀。

萧山令战死后,国民政府追赠他为陆军中将军衔,并刻名于南京雨花台抗日军人忠烈碑上。

声明: 历史公共信息,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