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将领之陕军武士敏

复杂历史简单说 2025-03-05 08:47:38

民国时期,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对蒋介石进行兵谏,要求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面对张杨的兵谏行为,南京国民政府的中央军,随时对西安发动进攻。

就在“西安事变”发生同时,张学良的东北军和杨虎城的第十七路军,都有一些高级将领不赞成扣押蒋介石,比如东北军第五十三军军长万福麟,和第十七路军第四十二师师长冯钦哉等人,在“西安事变”爆发后,都率部脱离了张杨。

武士敏早年加入过国民二军和国民第三军,参加过一系列的军阀混战,北伐战争时期投奔了杨虎城,在冯钦哉手下任职。后来杨虎城组建了第十七路军,冯钦哉担任第四十二师师长,武士敏也升为旅长,当“西安事变”爆发后,张学良和杨虎城对蒋介石进行兵谏,武士敏就跟随冯钦哉率兵脱离了杨虎城。

抗日战争爆发后,武士敏升为第一六九师师长,率兵在山西和日军作战,还和八路军来往密切,一直驻守在中条山地区。抗日战争中期,由于日军对中条山地区进行大扫荡,武士敏在和日军的战斗中壮烈牺牲。

武士敏

1892年,武士敏出生于河北怀安,家庭条件比较富裕,父亲是一个生意人,他从小接受了良好教育。

1908年,武士敏在宣化的中学读书,后来考入天津的法政学堂。

1915年,武士敏前往山西太原,在阎锡山的宪兵营当文书。

1917年,武士敏组建了一支小股武装叫“河东军”。

1918年,“护法运动”时期,陕西革命党人响应孙中山的号召,在陕西组建了靖国军,攻打支持北洋军阀的陕西督军陈树藩,在胡景翼的邀请下,武士敏前往陕西加入靖国军,并且认识了杨虎城、冯钦哉等人。

1921年初,冯玉祥担任陕西督军,武士敏担任丰镇县警察局局长。

冯玉祥

1924年,冯玉祥、胡景翼、孙岳三人,趁吴佩孚率兵在山海关和张作霖的奉军大战时候,在北京发动兵变,软禁了北洋总统曹锟,导致吴佩孚在前线大败。兵变成功后,冯玉祥组建国民第一军、胡景翼组建国民第二军、孙岳组建国民第三军,武士敏加入国民第二军中。

由于武士敏没有兵权,所以他离开了国民第二军,返回到河北老家,变卖了一些家产,去往绥远、察哈尔地区招兵买马,然后投奔孙岳的国民第三军,担任第一骑兵支队长。

1925年,武士敏率兵进入河北沧州,往津浦路北上,攻打在天津的奉系军阀李景林。不久后,在直奉联军的进攻下,国民第三军战败,武士敏率领残部退往绥远。

武士敏

1926年9月,北伐战争时期,冯玉祥在五原誓师,宣布组建西北国民联军,率兵参与国民政府领导的北伐战争,武士敏加入西北国民联军,担任党部执行委员。10月,鹿钟麟担任军事代表团团长,前往苏联考察军事,武士敏跟随鹿钟麟前往苏联,在那里他对共产党有了认识。

1927年,从苏联返回国内,武士敏投奔杨虎城,参加了北伐战争。

1928年,武士敏担任杨虎城麾下的第一师第一旅旅长。

1930年,“中原大战”结束后,冯玉祥、阎锡山等人反蒋失败,杨虎城率兵归顺蒋介石,被任命为第十七路军总指挥,冯钦哉为第四十二师师长,武士敏为第一二四旅旅长,兼潼关警备司令。

杨虎城

1933年,“长城抗战”爆发,武士敏率兵准备去前线,结果在半路的时候,国民政府和日本人和谈,武士敏率兵返回陕西。

1935年,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武士敏与红军达成互不打扰协议,他还经常送武器给红军。年底,国民政府授予武士敏陆军少将军衔。

1936年,武士敏前往南京陆军大学深造。12月,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把蒋介石给扣押,要求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武士敏跟随冯钦哉反对张杨的兵谏行为,因此率兵脱离了第十七路军。

1937年5月,蒋介石任命冯钦哉为第九十八军军长,武士敏升为第一六九师师长。

冯钦哉

9月,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武士敏率兵在保定以南的大郭村,和日军爆发了第一次战斗。10月,武士敏率兵前往山西,参加“娘子关战役”,和八路军一起与日军战斗。不久后,娘子关失守,剩余的部队朝太原撤退,武士敏率兵掩护大部队撤退,在黄崖底、广阳坡打了几场漂亮的伏击战。

1938年初,武士敏率兵驻守在晋东南地区,和八路军保持着良好关系,还派军官到八路军的根据地学习。2月,由于山西大部分地区被日军占领,这使武士敏对抗战有了一些担忧,幸好在八路军的帮助下,武士敏才重燃抗日决心。

1938年4月,日军出动三万人,对太行山抗日根据地发动进攻,武士敏的部队被日军包围,在他的指挥下,第一六九师顽强抵抗,最终突围出包围圈。武士敏率兵朝沁水县撤退的时候,消灭了日军一个中队。

1939年7月,武士敏率兵在天神山打了一场胜仗。10月,冯钦哉升为第二战区副司令,武士敏接任了第九十八军军长位置,被授予陆军中将军衔,率兵驻守在中条山地区。12月,阎锡山制造军事摩擦,发动“十二月事变”,派兵进攻八路军,武士敏始终站在八路军这边。

1941年5月,日军集中了十万兵力,对中条山地区的国民党部队发动进攻,这一仗国民党部队惨败,剩余的部队往陕西方向撤退,只有武士敏的第九十八军继续在中条山坚守。9月,日军派了一个汉奸劝武士敏投降,这个汉奸和武士敏是老朋友,武士敏说自己就算死也不会当汉奸。

9月下旬,日军出兵三万,把武士敏的第九十八军包围在沁水县东峪和西峪,武士敏亲自在马头山指挥部队作战。由于日军火力太猛,武士敏几次率兵突围没有成功,最终在和日军的战斗中牺牲,终年四十九岁。

声明: 历史公共信息,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2 阅读: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