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上周末在湖州拜铁佛寺,于是顺路去莫干山跑个山,一路全是慢车,山里找了家农家乐,竟然要扫码点菜,世风日下,果断撤。

开到德清县,挑了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门口在直播卖莫干山土特产,店里养着下渚湖的鱼虾蟹鳖,本地最出名的招牌就是鱼汤饭。


浙江百县千碗,鱼汤饭我是第一次听说,据说下渚湖湿地水清鱼跃,人们把捕获的杂鱼一锅炖,再拌上米饭,是古已有之的吃法。

点了一煲,上菜的时候一路传来“好运来”这首歌,尖锐的女高音快把小喇叭刺破,原来店里特意在托盘上搁了个音箱,表达“鱼头一开、好运常来”,太吵也太俗了,我让阿姨赶紧关掉,旁边配了一大锅新蒸的米饭,预估自己吃不下,不想浪费粮食,一并请她拿走。

揭盖一看,鱼头粗大,肉里有股很浓的泥腥味,几只小毛蟹倒是不错,竟然还嗦得出蟹膏,汤呢,感觉是把猪啊鸡啊都扔进去烧了,不加酱油、螺蛳和鱼丸的一煲,不像鱼汤饭,倒有点像千岛湖鱼头汤。

说到千岛湖,之前去环湖自驾,也是选了淳安最大牌的鱼味馆,进门奖牌满墙。


金牌鱼头汤,自带红腰封,据说鳙鱼来自自家的养殖场,鱼头更肥、腥味较淡、汤如牛奶。

这鱼汤尚可,但考虑到要价888,也不情愿给出好评,其他菜式都好像县里领导的请客招待:鳜鱼做芙蓉蒸,毫无本地特色,玉米饼配辣腐乳,活像墨西哥Taco,晒干长豇豆烧五花肉、野生小河虾葱油爆总算稍有浙西风味。

不甘心,又找了一家叫兰婆婆,店里的土特产好丰富,花生山核桃、笋干小虾米,我都想买回家下酒。


小河虾淡粉色,稍许点点醋更鲜;白水鱼用自家做的土辣酱来烧,辣蓬蓬别具风情。


田间杂草马齿苋,红茎绿叶,滑溜溜的微酸,大城市难觅,乡下才有,我上次吃到还是在临港快乐农庄。

本地梅干菜饼,跟丽水缙云烧饼不同,不是烤焦脆,而是软面皮,干呼呼、香喷喷的,有意思。

要说我在千岛湖吃得最满意的一顿,是偶尔路过的一家野生鱼馆,开了有二十多年,老板和老板娘亲自忙前忙后。

“你们的菜牌怎么贴掉那么多菜?”“都是老早野生的,现在不能做啦!”

鱼头现点现杀,跟着老板到门外鱼缸,花鲢本地叫胖头鱼,白鲢鱼头稍小些,那金金鱼呢?“那是我们的锦鲤,招财的不能吃!”

捞出一条,狠狠给一刀,鱼头还在呼吸……


竟然还在用古老的杆秤,称出来三斤半,想只卖我58块一斤,也不计较分量准不准了。

鱼尾巴拿给旅行团做团餐,鱼头拎到后厨烧,先煎香、再炖汤,滚水大火,加点生姜白酒去腥,本地人坚持不加豆腐,认为那会破坏原汤的鲜美。

老板娘还教我,如果在家里烧,记得要放开水,这样汤才白,“你们用什么水烧呀?”“农夫山泉呀,我们千岛湖的水!”

阿姨边聊边帮我们拆鱼,手势熟练,一人均分一脸面,鱼骨大而薄,鱼鳍连活肉,露出半透明鱼云,眼珠干硬一粒,嵌在夹角里那块肉最好吃。

一般都是吃净鱼头的,这里连鱼腩都滑嫩,到底是新鲜啊。

汤略略微有点凉了,阿姨好心来问要不要回炉加热一下?没事,撒点白胡椒粉就好。

又点了几道本地菜,螺蛳嗦嗦,小而浓鲜,跟鱼头汤天然搭。

山上摘的蕨菜,春夏是最嫩的时候,自带可爱的小卷儿。

玉米饼轻薄又香脆,撒梅干菜丝提味,看我吃得起劲,老板娘骄傲地讲,这玉米是她婆婆在自家院子种的,梅干菜也是她自己腌的,“小妹,你多喝汤呀,玉米饼不要拼命吃了,可以打包回家的呀!”

浙江颇有好风物,开春更宜自驾游,只要避开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国名餐馆,就能吃到当地真实质朴的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