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军统头子戴笠坠机身亡,老蒋清算其遗产后,气的破口大骂

赵婧瑶说历史 2025-04-08 16:26:48

1946年的某一天,有架飞机在南京江宁的乡下一带掉了下来。大家伙儿都还在纳闷咋回事呢,就听说国民党军统的大佬戴笠坐的飞机出事了。

老蒋听到戴笠在事故中没了的消息,心里五味杂陈,既难过又有点高兴。但他可是国民党的头儿,哪能让人看出他高兴呢?为了顾全面子,老蒋不光自己动手给戴笠办了场追悼会,还暗地里让人去算算戴笠的家底儿。

没过多久,老蒋就拿到了戴笠资产的核查单子。可他一瞅那单子,立马火就上来了,气得他直嘀咕脏话。

蒋介石为啥会那么生气?戴笠死了,他为啥又难过又有点解脱呢?这事儿得从头说说戴笠这个人。

【混混出身,能力初显】

戴笠,1897年在浙江一个不起眼的小城里呱呱坠地。他爷爷在清朝当过官,给家里留下了不少钱财,因此那时候他们家在当地还算挺有钱的。

他家境还不错,跟那些穷苦人家出来的国民党将领不一样。他从小就学传统的儒家思想。戴笠这家伙特别聪明,才十三岁,文章就写得顶呱呱,周围几个村子都知道他是个才子。

戴笠从小就聪明又能干,但他的老爸却完全相反,是当地有名的挥霍无度的人。他老爸每天就是到处玩乐,不是喝酒就是赌博,正经事一件不干,对家里老婆孩子也不管不顾。

日子久了,家里头那点积蓄也被他一点点用光了。更惨的是,戴笠他爸突然得了重病,年纪轻轻就走了。这下,家里就剩戴笠和他妈,娘俩相依为命,过得挺不容易。

由于老爸把家产都折腾没了,家里头渐渐连饭都吃不上了,只能靠着别人的帮助勉强度日。就算家里这么困难,戴笠也没放弃读书,反倒更下功夫,最后还以好成绩考上了浙江最好的高中。

上了中学,戴笠就开始变得不听话了。老跟同学闹矛盾,动手打架,有时候连课都不去上。渐渐地,他还跟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了一起。在那些人的影响下,戴笠也开始干些小偷小摸的勾当。

在一次偷东西的事儿里,他因为被认出来是省一中的学生,结果被失主直接告到了学校。学校一查,发现是戴笠干的,为了保住学校的脸面,二话不说就把他给开除了。

我妈知道我被学校开除后,心里特别难过。她看着我,觉得我这学业算是白费了。为了让我有个稳定的生活,她琢磨了好一阵子,最后决定给我,那年十八岁的我,找个媳妇。

这主意挺不错的,但戴笠这人根本闲不住。毕业后,他满脑子都是怎么挣钱,结果没多久,他又跟以前那帮街头小混混混到了一块儿,整天东奔西跑的,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

没过多久,有个街头小子提议去上海闯荡一番,这主意正好戳中了戴笠的心思。他二话不说,撇下家里的老婆,就跟着几个哥们儿直奔上海,打算在那里干出一番大事业。

几个没见过大城市样子的家伙到了上海,立马就被那花花世界给迷得晕头转向。他们身上带的钱,没过几天就挥霍一空,最后没办法,只能写信回家求援,让家里人寄钱来。

戴笠的老婆真是个爽快人,接到戴笠的信后,二话不说,立马就把自己那些值钱的首饰全给变卖了,然后赶紧给戴笠寄了过去。

戴笠拿到钱后,腰杆子硬了起来,花钱也变得大方多了,不再那么缩手缩脚。

那段时间,戴笠过得那叫一个滋润。在这个过程中,他凭借着出色的交际能力,结识了上海滩大名鼎鼎的杜月笙等人。有了这些大人物的撑腰,戴笠的日子更加顺风顺水了。杜月笙也特别瞧得上戴笠那张能说会道的嘴,索性就把他引荐给了蒋介石。

一听蒋介石是黄埔军校的头儿,戴笠立马眼睛一亮,来了劲儿。他二话不说,当场就决定要去报考黄埔军校。

有了这个念头,戴笠二话不说,有杜月笙出手相助,他很快就凑够了路上的花销。接着,他一个人就出发去广州了。

就算杜月笙帮了忙,戴笠还是想靠自己本事说话,他参加了正规考试,最后成功进了黄埔军校。蒋介石在看新生名单时,瞧见戴笠的名字,也是一愣。

早先时候,杜月笙他们给蒋介石介绍了这么个人,说打算来考军校。但之后就像石沉大海,没了动静。没想到,这家伙会以现在这种方式蹦跶到蒋介石眼前,这让蒋介石不禁对他刮目相看。

在黄埔军校的那段时光,蒋介石对戴笠可是照顾有加,戴笠心里头也是感激不尽,多次跟蒋介石说,自己愿意一直给他当得力助手。

戴笠为了向蒋介石表忠心,早在黄埔军校时,他就经常偷偷地搜集一些学生和老师的信息,然后准时向蒋介石汇报。

毕业后,他并没决定去部队里混个一官半职,而是留在了蒋介石身旁,做了个贴身侍卫,主要就是帮蒋介石处理一些不太光彩的事情。

从那时候开始,戴笠就看出来蒋介石不是一般人。因此,他宁愿在蒋介石身边当个不起眼的小跟班,也不愿意去接受那些正式安排给他的职位。

1932年,蒋介石为了更有效地搜集各种重要信息,搞了个新部门叫“特务处”,这个部门后来变成了军统。他还把一直跟在自己身边当保镖的戴笠提拔为这个部门的头儿。

蒋介石挑中戴笠来挑这个大梁,一方面是因为戴笠对他死心塌地,但更关键的是,他看出了戴笠在这块儿上的真本事。

戴笠这个人,既能低头又能抬头,他来演这个角色,实在是再合适没有了。

【西安发迹】

戴笠对蒋介石那叫一个死心塌地,忠诚度到底有多高呢?

1936年那会儿,日本鬼子打进了咱东北,可老蒋呢,他装作没看见,一门心思就想着怎么对付共产党。他这么干,真让不少中国老百姓心里头凉飕飕的。

为了能让蒋介石先不跟共产党作对,转而一起对付日本人,杨虎城和张学良琢磨了一下,大胆地做了个决定,他们想办法把蒋介石骗到西安,然后把他留在了那里。

戴笠一听到这事儿,整个人都愣了。蒋介石那时的地位,谁能想得到杨虎城和张学良这俩人会干出这么出格的事儿呢?

事情一出,戴笠心里头可犯嘀咕了,就怕蒋介石一根筋到底,张学良他们要是火大了,真把蒋介石给做了,那对民国来说,可就是个大灾难了。到时候,中国肯定又得乱套,各地军阀一个个占山为王,各玩各的,这样一来,咱们对抗日本鬼子就更难了。

当然,除了这些,戴笠还担心这事会给自己好不容易打拼出来的事业带来麻烦。

想了想各种可能,戴笠最终决定冒险一试,打算去西安救蒋介石。要是救成了,他以后在国民党里的路肯定会好走很多;要是没救成,顶多也就是搭上自己这条命。

去帮蒋介石一把可以,但戴笠心里明白,他不能一个人去。那时候,他只是个特务处处长的小角色,跟张学良比起来,根本不够格跟人家对话。

因此,他得找个能跟蒋介石说得上话,并且在他身边有影响力的人,一块跟自己去西安。

那时候,能同时把这两方面都照顾到的,也就只有宋美龄了。

戴笠心里清楚,张学良对宋美龄那可是相当敬重,要是宋美龄去了西安,张学良绝对不敢对他乱来。再说,他还能借由宋美龄向蒋介石表忠心,这样一来,他的官路肯定能走得更顺。

宋美龄一听完他的建议,立马对戴笠刮目相看。毕竟在这个节骨眼上,还能想到救蒋介石的人,那绝对是忠心耿耿,没二话。

搞定所有事情后,宋美龄和戴笠就一块儿坐飞机去了西安。

不过挺有意思的是,他俩一到西安,不知咋回事,蒋介石就已经点头答应张学良他们了,说要跟共产党联手打日本鬼子。

事儿办妥了,张和杨也就没理由再扣着蒋介石,于是就把他给放了,直接交到了宋美龄和戴立手上。他们一拿到蒋介石,三个人立马就上飞机,火急火燎地飞回南京去了,生怕张和杨会变卦。

虽然戴笠在那次事情里帮忙不多,但蒋介石心里还是认可他的那份心意。一回南京,戴笠就成了蒋介石最信赖的手下。为啥呢?就因为戴笠在自己最要紧的时候还想来搭救。另外,蒋介石也想做个“好领导”,别让戴笠觉得心寒,所以就开始给戴笠更多的权力。

戴笠就是靠那次大胆一搏,在国民党军队里迅速崭露头角。虽然那时候他还只是个处长,但蒋介石给了他不少实权,所以在调配军费、人员这些事儿上,他的话分量可重了。

戴笠的权力一涨,他马上就动用起来。他弄来好多钱,专门用来偷偷训练自己的手下当特务。等这些人练成了,他就把他们打发到全国各个地方去。

不管是日本鬼子、八路军,还是国民党自家的部队里,都藏着好多军统的密探。这些人啊,只认自己和蒋介石,别人谁都别想指挥他们。那时候,国民党里头的啥消息,都瞒不过戴笠管的军统。

戴笠那时候管的军统,到底有多牛呢?

听说很久以前,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那件大事,戴笠手下的军统特工在动手前四天就抓到了情报,并且给弄明白了。国民党这边一知道这事儿,觉得得对盟友负责,立马就把消息传给了美国中央情报局。

不过挺可惜的,那时候中国人的能力让美国人心里直打鼓,压根就没把那份情报放心上,更没有采取啥措施来防备,结果就让日本人偷袭了珍珠港。这事儿说明,戴笠的特工组织那时候可真是厉害得吓人。

【戴蒋关系的疏远】

戴笠这辈子都紧跟着蒋介石,对蒋介石忠心耿耿。他知道蒋介石对我党一直不太感冒,所以他也特别支持蒋介石想要打回来的计划,一心一意地去执行。

抗战那会儿,国共两党虽然联手对敌,但戴笠这家伙在背后可没少动手脚。他悄悄用军统那些特务,老想找我党同志的麻烦。不光如此,他还用上各种狠招严刑拷打,就想着能从他们嘴里掏出点关于我党的秘密来。

那时候,戴笠想知道啥,他手下的特工们都会拼尽全力去给他搞来。

有这样卖力工作的手下,按理说蒋介石应该特别高兴才对,但实际上老蒋心里头却是直犯怵。

那时候,戴笠的情报系统可不光盯着日军和我们党,它还把手伸进了国民党自家的军营里,而且扎得特别深。如果只是影响到几支老爱“唱反调”的部队还好说,可问题是,戴笠的那些特务已经无处不在,整个国民党的军队里都有他们的影子。这让蒋介石觉得,事儿大了,他从来没遇到过这么大的威胁。

蒋介石这人特别多心,老担心哪天一不留神,军队就不听他的了。他还整天提心吊胆,生怕哪天被戴笠的手下给暗算了。最关键的是,他想干啥事,戴笠那边几乎立马就能知道,一点隐私都没有。这么一来二去,蒋介石对戴笠也开始有了戒心。

戴笠以前就是干情报的,对蒋介石的防备心里头明镜似的。他心里有数,自己手下人多势众,眼线遍布各地,啥都知道。但有一件事,他是打死也不会做的,那就是对不起蒋介石,背叛他。

戴笠去世后,他以前的手下沈醉,在自己的回忆里讲起:“戴局长活着那会儿,委员长旁边的人,全是他一手挑的。对共产党那边,他也是挖空心思地插自己的人。”

虽然他这样待在委员长身旁不太合适,但局长这人讲规矩,只要是委员长的机密事情,他从来不插手。他以前就跟我们说过,委员长是那种秘密谁都不能知道的人,一旦知道太多,那个人可就危险了,离倒霉不远了。

他曾提及,以后自己很可能不是被共产党人除掉,反倒是会被蒋委员长给解决了。

从这些话语里能明显感觉到,戴笠对蒋介石的了解,比蒋介石自己还要深。但也就是因为这份过于透彻的理解,他慢慢变成了蒋介石特别看不惯、心里头扎得慌的人。

1942年的时候,戴笠想在蒋介石面前秀一秀军统这些年干的漂亮活儿,就在重庆搞了个“四一”大会。他特地从全国各地找了三千多人来开会,想让场面壮观点。本来是想讨个好,结果蒋介石一看这场面,反倒愣住了,开始琢磨起来。

这事过后,蒋介石开始重视起中统的发展,他觉得不能让戴笠的军统太强势,得平衡一下。这成了他常用的手段,只要哪一方势力太强,他就会扶植另一方来制衡。

这和明朝时候设立的东厂、西厂挺像的,都是有那么一套手段。

1946年3月17日中午11点,戴笠跟美国海军第七舰队的头儿柯克聊完天后,就坐上私人飞机,从青岛直飞上海去了。

那天,雨下个不停,戴笠乘坐的飞机飞到南京江宁那块地方,突然“砰”地一声巨响,飞机就撞到了山上,摔了下来。飞机上的13个人,全都在这次事故中没了命。

戴笠去世后,蒋介石心里五味杂陈。一方面,他挺难过,毕竟失去了一个对自己死心塌地的重要帮手。另一方面,他又觉得松了口气,因为这个大将以前对他的地位构成过不小的威胁,现在没了这个人,他感觉自己的位置更稳了。

为了让戴笠以前的手下心里安稳,蒋介石专门为他办了一场隆重的追悼会,以此表明自己对痛失这位得力干将的难过。

戴笠去世后不久,他的财产很快就被蒋介石给查了个底朝天。蒋介石一看戴笠留下了那么多房子、好车,顿时火冒三丈,气冲冲地跑到戴笠的坟前,一顿臭骂。

国民党里头烂到根儿上的事儿,大家心里都有数。蒋介石亲手提拔起来的戴笠,平时对他那可是没少照顾。结果连戴笠这家伙都变成了“害虫”,你想想,这整个组织得乱成啥样,简直是一塌糊涂。

蒋介石被这事气得不行,但这也反映出,他心里头其实还是对戴笠有那么点信任。要不然,他也不会这么不顾及自己领导的面子,直接开口大骂。

戴笠这辈子,基本上就是围着蒋介石转,忙前忙后。但就算他这么卖力,到最后还是落得个被蒋介石怀疑和骂名的下场。有人觉得他是自找的,有人觉得他的辛苦白费了。不过这些都白搭了,关键是要琢磨琢磨,国民党为啥最后会垮台,从历史舞台上消失。说不定,就是因为他们内部不团结,各怀鬼胎闹的。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