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6年,一向仁厚的明宣宗下令倒扣铜缸活烤朱高煦!炭火泛起暗红,火星爆裂声夹杂着金属嘶鸣。朱高煦的嘶吼自缸底闷闷传出,如困兽哀嚎,焦糊皮肉混着铜腥弥漫,侍卫们屏息退避,唯余扭曲巨缸与渐弱的挣扎声。

朱高煦是明成祖朱棣之次子,明宣宗朱瞻基的叔叔。其人生而凶悍,膂力绝伦,善骑射,性狡黠如狐,暴戾如虎。洪武年间,与秦、晋、燕、周四王世子同入京学礼,然终日游猎无度,言行轻佻,太祖朱元璋见之,斥曰:“此子类豺狼,不可近”。
靖难之役,朱高煦随父征战,屡救朱棣于危难。东昌之战,燕军溃败,大将张玉战死,朱高煦单骑冲阵,护父突围;浦子口血战,朱棣几为南军所擒,又是朱高煦率铁甲亲兵杀入重围,大呼:“父王勿忧,儿在此!”朱棣当时很感动,抚其背叹:“老大多病,汝当勉之!”此语如毒藤,让他产生了当皇帝的念想,最终害死了自己。
建文四年(1402年),燕军攻南京,朱高煦为先锋,破金川门,焚龙江驿,血染征袍。城破之后,朱棣登基,封他为汉王,藩国云南。朱高煦赖着不去赴任,冷笑曰:“万里瘴疠之地,岂配龙子?”。朱棣因其功大只得默许其留京,赐天策卫,朱高煦愈发骄狂,自比唐太宗,府中蓄死士三千,铠甲兵械藏于暗室。

永乐二年(1404年),太子之争起。淇国公丘福、驸马王宁等武臣拥戴朱高煦,称其“勇冠三军,类太祖”。然解缙、杨士奇等文臣力主立嫡长,朱棣权衡再三,终立朱高炽为太子。朱高煦怒极,指天咒地:“吾必夺此位!”。
此后十年,朱高煦阴结党羽,构陷太子。先诬解缙“私谒东宫”,致其冻死雪地;又毒杀东宫属官耿通,朝野震恐。朱棣忍无可忍,欲废其为庶人,太子大哥朱高炽泣血求情,才改封乐安州(今山东惠民)。朱高煦至封地后死不改悔,暗铸兵器、募私兵,伺机而动。
洪熙元年(1425年),明仁宗暴崩,儿子朱瞻基继位。朱高煦伏兵沧州,欲截杀侄儿,然天时不利,铩羽而归。次年八月,朱高煦悍然起兵,仿“靖难”旧事,以“清君侧”为号,联山东都指挥靳荣,掠马匹、散刀箭,五军列阵,俨然帝王仪仗。
明宣宗亲征乐安。大军压境,火铳齐发,声震百里。朱高煦的私军不堪一击,士卒溃散,只能匍匐出降。宣宗念仁慈,念叔侄之情,仅废为庶人,囚于西安门。然朱高煦仍桀骜不改,一日明宣宗来探视他,他忽伸足勾倒皇帝,狞笑曰:“侄儿勿怪,叔父腿疾!”这下,明宣宗彻底震怒了,命力士用三百斤铜缸扣住他,四周堆炭炙烤。须臾间铜缸赤红如熔炉。高煦骨焦肉烂,终年四十六,九子皆诛。

毒蛇评曰:朱高煦一生,可谓“因功生妄,因妄致狂”。其勇可比虬髯客,其智不及韦一笑。若安守藩王之位,或可享尽富贵;然贪恋九五,终成炭灰。英雄枭雄,不过史笔一划;龙子逆子,终归黄土半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