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杀父仇人死磕契丹30年!五代战神高行周为何死前焚毁庄宗密诏?

海冬谈文 2025-04-21 02:08:26

龙德三年冬,幽州城头朔风如刀。戍楼更鼓敲过三更,忽闻辕门外马蹄声碎。高行周按剑而起,帐外亲兵已横尸雪地,血水渗进青砖缝里,凝成道道赤蛇。

“二十年了。”黑影自辕门旗杆飘然而下,玄色斗篷翻卷如夜枭展翼,“高将军可还记得燕山脚下的梅花枪?”

高行周瞳孔骤缩。当年父亲高思继号称“白马银枪”,正是被晋王李克用设计诱杀于涿州城外。那杆家传的梅花亮银枪,此刻竟握在黑衣人手中,枪尖垂落的血珠在月光下泛着幽蓝。

帐中烛火忽明忽暗,照见案头军报墨迹未干——晋王李存勖已破杨刘渡口,梁将王彦章败走中都。黑衣人冷笑声起,长枪抖出七点寒星:“庄宗就要饮马黄河,高将军却在此看守空营,当真可笑!”话音未落,帐外突然传来契丹角弓特有的破空声...

龙德三年冬,黄河冰封如铁。晋将李嗣源率五千轻骑踏冰夜渡,高行周银枪白马为先锋,直插梁军杨刘大营。火光中但见梁将王彦章赤甲玄马,正将元行钦逼至河滩绝境。高行周暴喝如雷,连破三重鹿角,枪尖挑飞七名梁军骁骑,血染征袍竟为元行钦杀出血路。此战晋军尽夺梁军粮草器械,为来年决战汴京埋下伏笔。

同光元年十月,柏乡血战惊天动地。梁将王景仁率十万精兵列阵二十里,晋军帐中诸将皆面有忧色。高行周挺枪出列:“末将愿率百人陷阵!”黎明时分,他单骑突入梁军西翼,银枪所过之处连破十二面将旗。梁军阵脚大乱之际,李存勖亲率沙陀铁骑压上,斩首两万级。是役,高行周身披六创犹自奋战,朱梁元气自此大伤。

天成三年春,契丹铁骑裹挟定州叛军王都南犯。高行周领命为北面行营都指挥使,于嘉山脚下布奇阵。当契丹大将托诺率皮室军冲阵时,他突然令旗三变,伏兵尽起截断归路。此战生擒托诺以下契丹将领十七人,焚毁敌军粮车三百乘。史载“行周策马追亡逐北,三日不解甲胄”,终逼得王都自焚于定州南门。

天福六年秋,襄州叛乱骤起。安从进拥兵五万据险而守,唐州城下尸骸枕藉。高行周夜观星象,忽命全军偃旗疾行八十里,黎明时分竟现于襄州水门。守军惊惶之际,他已亲登云梯,左臂中箭仍夺旗先登。城破之时,安从进纵火焚府,高行周冒死冲入火场,竟夺出伪楚金印二十三方。三军见此,无不感佩涕零。

开运元年冬,契丹主耶律德光举国南侵。澶州城下,契丹铁鹞军重甲列阵如黑云压城。高行周时年六旬,白须怒张如戟,开硬弓连毙三员契丹骁将。忽见契丹阵中黄罗伞盖移动,他率三百死士直扑中军,银枪贯透三重盾阵,耶律德光仓皇后撤三十里。是夜契丹退兵北遁,沿途遗落辎重绵延四十余里。

清泰三年秋,雁门关外胡笳声咽。高行周抚摸着城砖上的箭痕,耳边回响着石敬瑭使者的尖嗓:“陛下已将燕云十六州献予契丹,请高将军速速交割幽州...”副将怒摔酒碗:“我等血战三十载,竟不如一纸盟约!”

是夜,契丹皮室军铁蹄震地而来。高行周独坐城楼,看着当年黑衣人留下的梅花枪——枪杆裂纹处藏着半卷绢书,正是二十年前李克用诱杀其父高思继的手令。他忽然含泪大笑,将绢书投入烽火。又对其子高怀德说:“中原乱世之将,不孝事小,若护不了百姓周全,有何面目立于天地之间?”。

《旧五代史·高行周传》载其“临敌置阵,凛然有肃杀之风”。从庄宗灭梁到晋出帝北迁,这位五代名将始终镇守北疆。开运三年冬,契丹主耶律德光入汴,唯高行周据守潼关月余。乾祐三年卒于任上,史载“其夕大星坠于府署东北”。

0 阅读:21

海冬谈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