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十周年之重化工业征程

杨梅说商业 2024-08-09 15:01:08

  重化工业具有资金密集、技术密集、投资规模大和产业关联效应强等特点,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带动作用非常大。当前我国重化工业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无论是绝对的产能,还是技术水平、工程能力和运营能力,都走在世界前列。

  现代意义的重化工业泛指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生产手段和装备,即生产资料的产业,包括能源、冶金、电力、炼化、建筑建材、汽车和机械等,由于能源、汽车、机械等已单独成章,这里以炼化、钢铁、水泥三个子行业作为重化工基础材料产业的代表进行赘述。炼化、钢铁、水泥均是市场体量大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能够有效代表重化工产业的发展水平,也涵盖了重化工产业投资涉及的核心要素。

   中国化工产业规模大且产业链齐全,通用化学品竞争力强。中国化工产业规模大,具备全面的化工产业链和产品组合,2021年中国化工产业销售额、资本开支和研发支出分别占全球的43%、48%和30%,主要大宗化工品产能规模全球领先,规模效益突出,成本竞争优势明显。尤其是通用化学品领域技术领先装备制造能力强,具备建设全球规模的装置和产业集群的能力。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消费及出口国家。在全球钢铁产业发展历程中,实现钢产量占世界钢产总量一半的国家只有英国、美国和中国。1996年以来,中国粗钢产量一直保持世界第一。中国钢铁企业已经积累了足够的资本、技术优势、管理经验,初步具备参与全球竞争的基础条件。根据世界钢铁协会的数据,2022年中国粗钢产量10.1亿吨,全球占比高达53.93%,产量约为世界第二 大生产国印度的10倍。同时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钢铁消费和出口国,2021年中国钢铁表观消费量为9.52亿吨,占全球消费量51.9%,2021年中国钢铁出口总量和净出口量分别达到6621万吨和2828万吨。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水泥生产及消费国,装备和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伴随着中国城镇化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高速发展,水泥产量不断迈上新台阶,根据中国水泥网的数据,2022年中国水泥产量21亿吨,1980-2022年产量年均复合增速达8.19%。在水泥工业快速成长、产线快速建设的同时,中国水泥产线从老式的立窑湿法窑等向技术水平更高、生产更加集约的新型干法窑渗透。2021年我国基本实现新型干法窑的全覆盖,并在产线设备和建造上逐步实现独立自主和国产化。

  并购是国内化工企业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投资的主要方式。中国化工企业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对外投资主要以并购交易为主,且并购主要以国企为主导。中国化工集团收购了全球第五大轮胎企业倍耐力,万华化学为了开拓海外市场,于2011年收购欧洲第五大MDI(聚氨酯材料)生产企业博苏化学 化工国企往往在海外标的资产经营遭遇困境且股东有意出售资产时收购,收购后经营也有比较大的改善。近几年国内一些民营企业也通过收购韩国新材料企业等资产获取先进技术。

中国化工企业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投资现状

  近年来海外建厂的化工企业逐步增多。截至2022年,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通过收购、合资建厂,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布局的炼油产能达到4860万吨,其中合资建厂和收购的炼厂产能分别为3360万吨和1500万吨。受国际贸易摩擦及国内产业政策等影响,以及基于建立成本优势、开拓市场等因素,在东南亚等地区建厂的化工企业逐步增多,尤其是在海外建厂的轮胎企业数量越来越多。恒逸石化成功在文莱投资炼油项目后,中国企业在东南亚建设大型炼化项目的意愿较强。

   对外投资较为谨慎,但化工企业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投资效益明显。 化工企业海外投资需综合考虑当地政治稳定、市场增长潜力、投资成本、企业管理等综合因素,相较于国内建厂的便利条件,企业在对外投资上较为谨慎,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投资规模相对较小,但已经投资的项目整体经营情况较好。国内轮胎企业在海外工厂的产量和收入不断增加,恒逸石化文莱项目以及万华化学收购的子公司博苏化学的收人和利润规模也不断扩大。

  受贸易壁垒等多方面的影响,中国钢铁行业积极进行全球布局以贴近市场。 近年来,我国钢铁行业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产业链布局,把握市场机会,充分了解投资环境,先期推动国内重点先进装备、产品、技术“走出去”,面后在资源丰富、基础设施良好、投资环境稳定的地区积极布局铁矿资源和制铁生产基地,通过收购、兼并、联合等方式,组建跨国钢铁公司。

   钢铁行业在“一带路”建设中的投资合作项目亦是硕果累累,涌现出一批标志性的海外钢铁项目。根据钢铁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公告,截至2021年,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钢铁国际产能合作的钢铁投资项目约25个,包括钢铁工程建设项目近15个、联合重组项目5个、特钢项目5个,其中印度尼西亚镍铁产业聚集了多家国内龙头企业的海外投资,包括德龙镍业、振石集团、青山镍业等。从出海方式来看,钢铁行业出海在东南亚地区以新建产能为主,在制造业相对发达的欧洲地区以联合重组为主。

   海外水泥产线初具规模,投资形式多样,经营成果初步显现。根据中国水泥网,截至2022年底,国内水泥企业共在海外投建44条产线,熟料产能约4680万吨,体量约为国内产能的2.5%。代表企业包括海螺水泥、华新水泥、红狮水泥等,此外亦有较多中小民企,在东南亚邻国以及非洲建厂。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大型央国企响应号召,加快了出海的步伐。目前水泥行业出海 地区以东南亚、中亚、非洲为主。同时,我国水泥工业的出海模式多样,并购、自建及合资均有涉及。根据代表企业海外经营的状况披露,经营成果整体处于平稳发展的过程中,如海螺水泥经历初期的产销高增后,毛利率逐步下降,华新水泥海外营收近年来持续增长。

水泥熟料进口量

  贸易保护升级削弱中国重化工品出口竞争力。自2015年以来美国对中国出口的乘用车轮胎、冷轧钢板、热钢板、高碳合全钢棒等征收高额的反倾销税、反补贴税,导致相关产品出口竞争力减弱。在贸易保护主义蔓延的背景下,产业链向地区性集聚演变。我们认为中国重化工产业在海外投资,有望规避贸易壁垒,提升产业竞争力。

  国内能耗和碳排放政策约束部分重化工产业产能扩张。“双碳”发展背景下高能耗化工品项目建设受到限制。2021我国严控新增炼油和传统煤化工生产能力,2025年国内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亿吨以内,坚决遏制“两高”项目官目发展等。这一期间我国强调重工业绿色转型,钢铁行业产量压降明显。顺应国内产业政策导向,我们认为中国重化工产业有向土地、能耗等生产要素富裕、环境承载容量大的地区“走出去”的动力。

  企业探寻新增长点,海外布局有望拓展市场机遇。随着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向海外转移,以及部分海外国家经济发展、城镇化率提升,对相应重化工产业的需求增加,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布局有望拓展市场空间。以水泥产业为例,国内逐步度过基础设施和房地产建设高峰期,我国水泥需求已从达峰平台过渡到缓慢下滑的阶段;而国内水泥企业出海的主要目的地东南亚、中亚和非洲等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进程均处在早期或者上升期,同时具备相对丰富的矿产和土 地资源,行业格局整体较为初级,存在介人的市场空间。

   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产业竞争力提升,实现互利共赢。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投资将输出中国重化工产业的技术管理优势、工程化能力等,满足当地基础材料需求并完善产业链配套,促进产业链竞争力提升,以及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就业等,实现双方互利共赢。

   从重化工项目出海的实际经验看,炼化项目出海目的地主要集中在非洲(苏丹、乍得、尼日利亚等)、东南亚(文莱等)、中亚(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及地区,钢铁项目出海目的地主要集中在东南亚(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非洲(尼日利亚、南非等)和中东欧(塞尔维亚等)。重化工企业实际出海目的地与评分体系结果较为相符,以水泥为例,根据中国水泥网2022年的数据,海外投产规模体量排名前10的企业中,投建于东南亚(主要是印度尼西亚、缅甸、东埔寨等)地区的产能占比50%,其次是非洲(坦桑尼亚等),占比达26%,中亚(塔吉克斯坦等)的占比也达到17%。

  具体来看,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这里以恒逸石化文莱项目、河钢集团收购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钢厂和华新水泥出海为例:

  恒逸石化文莱炼化項目(PMB项目)由恒逸石化和文菜主权基金分别持股70%和30%。一期项目于2012年做出投资决定,2019年11月全面投产,总投资额为34.5亿美元,原油加工能力达800万吨/年,可年产565万吨咸品油及265万吨化工品,是“一带一路”重点建设项目,也是文菜迄今为止最大的实业投资项目以及国内民营企业最大的海外项目之一。项目投产以来效益良好,2021年实现净利润约12.5亿元,目前公司也在规划文莱二期项目建设,以期进一步扩大产能。

  国内炼油产能扩张受限是恒逸石化出海投资的主要原因。我国在2011年6月起限制新建1000万吨/年以下常减压装置,同时对其他炼油深加工和乙烯装置规模门槛提出限制。2011年恒逸石化市值不足百亿元,尚没有能力进行1000万吨/年(投资额超过400亿元)以上的炼油装置投资,因此在海外政策更为宽松的地区进行投资是公司更好的选择。

   地区存在成品油供需缺口,且文莱具有社会稳定、税收优惠、贴近原材料等多重优势。市场方面,文莱所处的东南亚经济增速快,成品油需求稳步增长,且炼厂产能不足,是成品油净进口地区,有能力消纳恒逸石化文莱项目的新增产能(根据英国石油公司的统计,2011年恒逸石化做出出海决策时,东南亚国家原油消费量达560万桶/日,但原油加工量仅有378万桶/日)。

  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2011年文莱人均GDP已达4.6万美元,人均收入较高,福利完善,安全形势好,犯罪率和环境污染水平都是世界上最低的国家之一。税收方面,文莱不征收个人所得税、营业税、工资税、生产税及出口税。PMB项目拥有本地先锋企业证书和出口企业证书,也可享受较长期限的企业所得税减免。 原材料方面,根据英国石油公司的统计,2011年文莱石油深明储量已达11亿桶,天然气探明储量为2808亿立方米,可就近为炼化项目供应原油。

  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投资建设及运营PMB项目之时,也而临着基础设施不完善、炼厂标准制定、资金投人及ESG等多个方面的挑战。但是公司通过加强沟通,尊重本土文化等方式,顺利解决了这些问题,成功完成了该项目的建设。

  2015年是中国钢铁企业“走出去”的窗口期。一是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国际产能合作”的一系列配套支持逐步推出;二是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投资环境良好,有利于政策红利的释放,并降低了企业“走出去”的风险;三是国内钢铁行业处于竞争激烈、产能过剩的供给侧改革前期,“一带一路” 市场相较国内市场投资机会多、并购成本低,斯梅代雷沃钢厂就是一个低成本投资机遇;四是全球钢铁产业已经转向中国,中国粗钢产量占世界半壁江山,具备参与全球竞争的基础条件。

  避开欧盟贸易壁垒,低成本进入欧盟市场。在地区选择方面,河钢集团希望进入欧美成雞市场,其次是布局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中的发展中国家。主要是因为在发展中国家投资需要先完善基础设施,面欧美地区拥有成熟高端的技木、市场与客户资源,通过并购可以规避很多市场开发风险,并且带动国内钢铁供给侧改革、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但是,欧美地区对中国钢铁的敏感性阻碍了中国钢企进人欧美市场,而塞尔维亚身处欣洲腹地,它并非欧盟国家且市场与欧盟直接联通,为河钢集团带来了进入欧盟市场的机会。河钢集团选择投资并购面非投资新建,主要考虑是欧美地区环境容量小、市场高端稳定且获得果道少、成本高,较之新建,并购投资成本低且可以直接拿到钢厂配套的产能资源和市场资源,从而有效规避了市场准入等诸多风险。

  河钢塞钢项目是钢铁行业出海的代表项目。斯梅代雷沃钢厂建于1913年,是塞尔维亚国有大型支柱性钢企。经历了破产、出售、政府1美元回购、国外企业代管、美钢联撤资等困难,钢厂处于半停产状态。斯梅代雷沃钢厂设计年产能为220万吨,2015年全年产量不到90万吨,并且长期亏损,2015年亏损额达1.13亿欧元,濒临倒闭。2016年4月,河钢集团与塞尔维亚签约以4600万欧元的价格收购了斯梅代雷沃钢厂,6月完成了收购。2016年底,仅仅半年,河钢塞尔维亚公司就实现了全面盈利,扭转了其连续7年亏损的局面。 河钢塞钢项目是国内第一个以兼并收购实现出海的全流程钢铁项目,具有重要的代表性意义。 河钢的样板工程对两国和企业均有重要意义。

  对中国,有利于扭转国内钢铁产能过剩局面,增强两国战略合作的民意基础,并带动其他中国制造“走出去”。对塞尔维亚,项目振兴了工业经济,增加了出口,达产后出口额占塞尔维亚总出口的7%左右,直接解决塞尔维亚5000余人的就业问题,促进了塞尔维亚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对河钢集团来说,一是迅速形成海外发展的领先优势,获得更多国际市场认可,成为国际化程度领先的中国钢铁企业;二是拓展了在欧洲的客户群;三是经济收益大,以较低对价在欧洲获得了220万吨钢铁产能,比新建同等规模钢厂节约近百亿元。 应该说,河钢塞钢项目能够成为最具代表性的钢铁出海项目,其成功经验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

  第一,需求互补,合作共赢。塞尔维亚的核心诉求是保障钢厂员工的就业和福利,并维持钢厂长期可持续发展,拉动塞尔维亚经济增长:河钢方面希望以低成本、低风险在中东欣布局产能,一方面避免贸易保护壁垒,另一方面打人欧洲的高端钢材市场,推动集团产品高端化。河、塞双方诉求彼此契合,项目进程得以高效推进,从项目启动到完成交易仅用时不到一年。

  第二,全面尽职调查,控制风险。河钢集团聘请多家机构为项目提供财务税务、人力资源、法律尽职调查等服务,充分考虑项目风险:河钢德高为项目提供市场分析方面的支持,并跟随市场变化三次更新市场调研报告。集团对风险因子进行归纳整理,逐一研究制定解决方案或风险规避预案,尤其对欣盟反倾销和政府资助审查、劳资关系、汇率、税收、环保等重大风险事项,与塞尔维亚政府进行充分沟通,最终形成双方认同的方案。

  第三,输出自身管理经营优势,实现效率的大幅提升。河钢集团旗下子公司河钢唐钢组成专门的技术、运营团队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人驻塞钢,深入参与项目研发、技术指导、运营规划管理全过程,先后派出11批累计200人次赴塞钢开展工作,以政克技术问题及优化管理。此外,河钢先后投入超2.5亿美元对原有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优化公司设备水平,提升生产流程的智能化与节能水平。

   第四,员工本地化,管理本地化,利益本地化。河钢集团将人本理念引入塞钢,妥善安置原企业5000名员工,开通中塞两国之间的员工培训交流平台,起用当地员工承担关键岗位领导职务,维持企业原有的先进高效的扁平化业务运行及管理模式,构建优势互补、文化融通、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与此同时,河钢塞钢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累计投人100多万美元,用于当地道路修建、村庄供水、捐资助学等,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企业“开放共享,合作共赢”的智慧和胸怀。 华新水泥于2012年走出国门,在塔吉克斯坦建设第一个海外项目。

  华新出海布局的历程:其主要布局中亚、非洲等市场格局较为初始、建设需求较为旺盛的地区。华新水泥的出海优势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第一,技及装备水平优越,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其实现了100%的设备国产化率,享有水泥产品、窑、磨等多个国家技术专利,并拓展了水泥工程EPC、水泥客协同处置的装备与工程承包等业务,技术储备雄厚。这方面的科研和技术储备不仅帮助其确立新建项目的竞争力,亦可有效帮助公司更好地评估并购项目的可行性、改进空间和潜在收益率。

  第二,管理模式领先。华新水泥对合资和收并购模式均有包容开放的态度,外资大股东在华新水泥导人的管理模式在海外也更加适用,在员工及客户忠诚度、治理结构、决策效率等层面展现出较大的优势。

  第三,多元化股权结构,投入的资源和成本较低。其背靠外资大股东霍尔希姆公司(Holcim),多元化的股权结构易获得海外政府和并购对象的认可,同时,大股东霍尔希姆公司有较多全球产线布局,因自身战略考量,正在退出部分地区市场,华新水泥能够以较低成本更顺畅地取得海外资产(例如费比亚及马拉维项目),初始投人较低。 中东新业务版图的全新开拓正在进行。2023年3月13日,华新公告收购阿曼水泥59.58%的股权,其熟料和水泥年产能分别为261万吨和360万吨。此次收购标志着中国水泥企业首次出海中东。

   作为外资投资者,华新水泥在进入乌兹别克斯坦市场的过程中遭遇了制度差异、人才稀缺、文化冲击的三重洗战。第一,制度差异。在华新水泥进入乌兹别克斯坦市场前,乌兹别克斯坦水泥均通过交易所销售,客户在交易所平台购买,水泥产量不是时客户经常买不到水泥;第二,人才稀缺。在乌兹别克斯坦开展业务,当地水泥行业发展并不发达,当地亦缺乏专业化的技术和高质量人才;第三,文化冲击。华新水泥作为外资投资进人在语言、文化、习俗、法律法规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对日常经营产生较大隐患。

   应对挑战,华新水泥提出三点解决方案。第一,创新交易模式。华新水泥吉扎克团队通过研究乌兹别克斯坦法律,顺利在当地完成了水泥自由销售模式的审批。华新水泥的客户不仅可以用传统的交易所模式采购,还可以直接从工厂采购水泥,效率大大提高;第二,推行师徒制度。为了提升乌兹别克斯坦工作人员的技能,华新水泥组织当地员工培训,项目运营后推行“师带徒”制度,一名中方师傅对接一名当地员工,手把手教授技能;第三,推进文化相融。

  一方面,其强化教育引导,积极组织中方员工学习乌兹别克斯坦法律与国情,要求中方员工自觉遵守当地法律,尊重当地风俗习惯。另一方面,该公司也加强文化交流,经常组织两国员工共同参加公司团建活动,相互增进了解。此外,其还组织当地骨干参与生产经营管理例会,让当地管理人员充分了解项目经营情见和技术细节,并采纳合理的意见和建议,有效增进中外员工间的信任。

  可以说,华新水泥能够成为中国水泥工业“一带一路”出海的先驱,并且完成了诸如华新水泥吉扎克项目等效益良好、反响热烈的标杆级项目,与其秉持的出海三大核心要义有关,我们将其总结为“走出去、立得住、管得好”。 首先,其具备资金和工程实力,能在当地导入先进的生产和环保技术,具备“走出去”的基础。其次,其能在实践中做到兼容和创新并举,识别出当地市场的供给缺口和制度差异,在所在国推进本土化运营,能够较好地在当地立足。 最后,其导入了先进的管理和奖惩体系,并迁移国内经验进行精细化的成本管控,使其作为当地市场的新进入者,具备管理、效率等方面的竞争优势。

  总体来看,中国重化工业能在“一带一路”的机遇下取得重大成果,先进技术和管理能力、本土化运营、合作共赢是成功出海的重要因素。

0 阅读:66

杨梅说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