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也不给推荐,爱咋地咋地吧

徐渡泸说正史 2024-03-21 05:43:38

1937年813淞沪会战,国民党军20个调整师里装备最好的87、88、36师和中央军校教导总队,相继投入了上海战场,这些部队有个标志,都带着德国M35钢盔,现在有人称为“德械师”。

淞沪会战是随着战事陷入胶着,中日均不断增添兵力,最终形成了双方参战兵力上百万的规模。中央军嫡系部队投入较多,后来还有桂系,川军等地方军参战,时间长达三个月。但最初的十天,是87,88,36这三个师近5万人,围攻6000人的日本海军特别陆战队,当时称上海“攻围战”。

德式训练出来的这几个师,没有拿下初期只有4000人的日本海军陆战队,等到日本从国内派出第3,第11两师团在上海登陆,战场形势立即逆转,之后经过蕴藻浜防御战、罗店争夺战、苏州河南岸守备战,中国军队伤亡惨重节节退却,待日军在近乎不设防的杭州湾金山卫登陆后,终于全线大崩溃,上海沦陷。

在上海和南京之间,战前筑有两条永备国防工事吴福线和锡澄线,没有人利用来阻滞日军的追击,可见当时溃败的混乱程度。广大基层官兵英勇作战,重大的牺牲是他们付出的,失败的责任应由决策者和作战指挥者承担。

如果开战的前十天,德式训练出来的这三个师能实现作战目的,把驻沪日海军陆战队收拾掉,战局不至于走到这一步。

但是,事实证明这不可能。尽管这三个师兵力占优,配属了德国进口的150毫米重型榴弹炮,还加强了两个战车连,仍然攻不破虹口和杨树浦两处日军的防守。

这段时间非常难得,日军并没有空中优势,其海军陆基航空兵在上海没有机场,主要使用台湾松山机场,而舰载航空兵无法出动,因为东海洋面正好刮台风了。

开战以后,国民党空军就轰炸了日海军陆战队司令部和黄浦江上的日舰,从台湾松山起飞的日机在14日被高志航大队打了个3比0,此后的空战中又击落多架日机,但这个短暂的机会稍纵即逝,当时的国民党空军不能低空投弹,所以命中率很低,原因是日军高射炮火力太猛。

等台风一过去,日海军航空兵马上就占据了全面优势,国民党空军只能夜间出动。

蒋介石曾问过,150毫米重炮和500磅的炸弹,能不能摧毁日海军司令部大楼,一定要了解清楚。只是开战前一天想起这件事,已经晚了。

位于上海四川北路的日海军陆战队司令部

炸不中是空军的事,地面打不动当然是步兵的事,150毫米重炮不能摧毁日海军陆战队大楼,原因是距离太远。两个战车连两个连长阵亡,原因是步兵与战车没有配合过,战车脱离步兵进攻,被日军全部击毁。

这中间还有14,15日和18日,蒋介石数次命令停止进攻,耽误了持续攻击,英国人要调停,蒋介石就停,国联要开会了,蒋介石也停,这就是所谓的战略要服从政略,这一点,战后从陈诚到诸多参战将领都表示不满,说法比较委婉,问题却很尖锐。不过没什么用,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不应在淞沪与日军消耗,被对方空炸海轰,应适时退到国防线上保持有生力量节节抗击,但最后拍板的总归是一个人。

没有空军,炮兵又不管用,87,88师对筑垒坚守的日军更打不动,而且日军还以坦克装甲车引导步兵进行反击。鬼子做防御工事是相当有一套的,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留学生就回忆过,在上筑城学时,有部分课程不让中国留学生参加。

对于淞沪会战,国民党参战将领有过很多总结,其中炮兵指挥邹作华,专门写过一本淞沪会战检讨,对了解“德械师”很有价值。

邹作华

根据书中所载,“德械师”对日海军陆战队司令部,战前没有进行搜索和侦察,对其工事分布情况,坚固程度和抗打击力一无所知,在邹作华看来,这个最基本的搜索勤务,就没有人去重视,完全打的是糊涂仗。

既然是德国顾问训练出来的部队,德国人自己怎么做的呢?攻打比利时要塞,德军不仅摸清了要塞的各种情报,而且做成了模拟地形,用于训练专门的攻城部队,开战时就用这支部队去打。要塞能抗21公分的炮弹,德军在战前就造出24公分和42公分的大炮,有备而战,一举拿下。

当时中国制造不了大口径火炮,邹作华曾建议国民党军委会,把海军的24公分舰炮拆下来,等开战时铺上铁轨,在街垒战中使用,结果无人理会,等到开战想做也来不及了。

要说配属87,88师的德制32倍径150毫米榴弹炮,已经是当时国民党军最先进的重炮了,重金购入后成立了一个炮十团,可是在淞沪作战中没起到应有的作用,原因在哪里?可能是碍于人事复杂,邹作华没有直说,但他指出了几个炮兵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一个比一个严重:一是观测不靠前,邹作华亲自跑到前沿,还有人给带着路,几个小时内没有见到过一个炮兵观测所,问炮兵连长开炮没有,回答说打了,再问射击效果如何,连长直接回答不知道。淞沪战场上空天天飘着日军的系留气球,随时把炮火修正到中方阵地上,而淞沪战场的国军炮兵,却在盲目射击。

第二个奇怪现象是炮兵阵地一味靠后,邹作华以炮兵教育长的口气讲解,各国火炮射程不断增大,不是为了让炮兵往后退的,射程增加一千米,是为了能在敌方纵深多打一千米,而不是炮兵阵地可以往后退一千米。

这里,想到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最困难的时候,仅能依托野战工事抗击美军的全线反扑,为了减少作战伤亡,不得不采取节节抗击式的运动防御,但有一条重要的战术原则,那就是著名的兵力配置前轻后重,火力配置前重后轻。志愿军的骡马炮兵在美机的轰炸下,能拉上指定位置已经翻车翻马,极为艰难,即使如此,作战中都必须靠前部署。

第三个严重问题是炮兵没有统一指挥,习惯分散使用。大本营成立的时候,蒋介石就同意设立炮兵总指挥,但从没有发表过是谁。淞沪作战有炮兵指挥官,但没来上海,邹作华在这里没好说是谁,只是一笔带过。他指出:炮兵分散使用,发挥不出应有的威力,力量分散,大失效用。

至于步炮协同,邹作华坦言,国军指挥官基本都不懂炮兵运用,没有指挥炮兵的能力,中央军校和陆大虽然都讲步炮协同,但流于形式,步科和炮科各念各的经,南京炮校和步校紧挨着,从未见过两校进行步炮协同演习。

邹作华举了个典型例子,教导总队炮兵营支援步兵攻击,步兵占领阵地后不通知炮兵,结果炮兵把自己的机枪阵地给炸了。

邹作华讲的这些问题,是从炮兵角度出发,也涉及到步兵。看到这里不禁会问,被寄予厚望的德式训练,就是这么个水平?很令人迷惑,法肯豪森那些德国顾问一再强调要按照德军的经验,重视参谋团建设,那么战前对敌方堡垒的搜索勤务,不该是“德械师”参谋们的职责吗?德军注重炮兵和装甲兵使用,而训练出来的学生,临到战前还不懂步炮协同,连最基本的联络都做不好,不懂步兵和战车应互为掩护,让战车单独攻击前进,上来就损失惨重,是德国顾问没讲还是没学会?那德式训练到底训了个什么,总不能带顶德国钢盔,步兵武器里只有两三种德国造,就成“德械师”了吧。

邹作华说,纵观整个淞沪会战,中国军队存在的问题主要在军官,其中,人的因素大于装备的作用,但国军军官的企图心太弱,远远不如日本军队。淞沪战场上战壕内满是积水,但日军步兵只要有机会,就要向前抢进一段距离,认真做工事,拉上铁丝网,他们也泡在水里。

战争初期,双方的炮兵对公路依赖性都很大,阵地重叠的现象双方都有,但过一段时间,日军就用征发来的民船运炮,把水网地带的湖沟河叉都利用上了。机械化程度本就严重不足的国军,还是靠公路。

在淞沪战场日军进攻最疯狂的时候,国军一个师最多坚持一个星期,有的几天就撤下来整补,倒是西北军王修身32师,尽管第一天就伤亡惨重,却坚持了9天。西北军有吃苦耐劳的传统,修工事受过强化训练,不马虎。

最有说服力的,是邹作华对淞沪战场和华北战场做了两个对比,一个是将领的牺牲精神,淞沪会战的时间和规模远大于华北各次作战,“但没有如山西,河北及平汉线与台儿庄各战场,死伤高级军官或军长阵亡殉国者之多,此系缺乏牺牲精神与敢死勇气之故,此亦为在上海作战不能扫荡敌人的原因之一。”

第二个对比是装备与战斗力的关系,邹作华指出,“华北和台儿庄作战的部队,装备大多不良,却往往能取得胜利。而淞沪战场上有的部队装备最好,自开战以来,却一直没有什么突出表现。”

搜索侦察不利,对敌情判断失误,炮兵分割使用,指挥不能统一,“都是指挥官缺乏智字缘故,而阵地滞后,观测不良,白天不敢射击,指挥官不上前方,皆是指挥官缺乏勇字的缘故。”所以“上海之失败,实非战斗不利,乃指挥官素养不足所致,殷鉴不远,可不慎哉!”

中央军嫡系部队的军官主要来自哪里?应该是黄埔军校吧。

都知道华北战场和台儿庄战役大多是杂牌军打的,即使是卫立煌手下,也有一大半杂牌。当事人用战场实际来说话,看问题有权威性,仅仅换上几件德国装备,一支部队的战斗力就能鹤立鸡群,那是不可能的。士兵和个别官长的英勇牺牲不是大部分军官无能的挡箭牌,何况高级指挥官临危扔下部队逃跑不是一个两个。这时再说什么M35钢盔下无懦夫,咋开得了口嘛。

至于淞沪战场装备最好的部队,书里没指名,说的是谁啊。

0 阅读:4

徐渡泸说正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