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青年十万军打过鬼子没有?没有

徐渡泸说正史 2024-03-20 07:11:32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抗战末期这句非常有名的口号,前一句是全民抗战的真实写照,后一句只是一句口号,十万青年十万军所特指的国民党青年远征军,既没有远征,也没有向日军开过一枪,因为就没见过鬼子。

“十万青年十万军”一词的首创者,是时任知识青年志愿从军指导委员会驻会常务委员的国民党元老吴铁城,淞沪抗战后当过上海市市长,国民党海外部部长。这个口号起的确实有气势,在当时是颇有号召力的。

和二战世界其他参战国不同,1943年以前,中国的在校学生是不上战场的,从全面抗战爆发,中学以上的学生就免服兵役。具备从军能力的成人中,农民适龄青年称为壮丁,只有学生和有学历的军公教人员,才称为青年。“士、农、工、商”古称“四民”,士的优越地位在民国仍沿袭如旧,只是抗战形势急剧恶化,这种特殊待遇已经不是该不该存在的问题了。

蒋介石很明白征召学生从军和抓壮丁不同,在《告知识青年从军书》中,开篇第一句话就讲:我们中国过去知识分子向以温文儒雅自命,重文轻武,好逸恶劳,造成今日文弱颓糜的风气,遭受了东亚病夫的讥评,招致了如此空前的外侮,这实在是我们国家民族莫大的耻辱。“

可是,当头一瓢冷水后,却不得不把这些学生兵捧上云端,说一个青年军能顶十个普通士兵,“我必将这个部队适用于发挥最大战斗效能的方面“。结果是,第一期青年军没用来对日作战,第二期青年军全用来打内战了。

按照国民党《中央日报》的数字,1943年全国有6.4万大学生,11.6万高中生,58.6万初中生。当时的全国人口用的是四万万五千万这一概略数字,准确的人口数量民国没有。1953年,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的数字是六亿,才有了正式的全国人口统计数字。

战争就是打人力,打国力,打资源。二战中的主要参战国,没有学生免征的例子,美国有75%的学生投入二战,英国对大学生一开始是缓征,1942年后战事激烈,就不再对文科大学生延缓入伍。战后,英美的高等院校数量和在校人数都出现大幅缩减。

对中国最有参照意义的是对手日本。由于太平洋战争中兵员损失严重,也是在1943年,日本宣布废止对农、法、经济、文科系大学生缓征入伍的规定,大约有10-13万大学生被投入战场。包括神风攻击队的自杀队员在内,这些学生兵在战争中大量阵亡,如吕宋岛的上千名“出阵学生“,生还率不足10%。见(日)田中正俊的《战争体验和历史意识》。

“学生出阵“,是日本军方为了鼓励学生从军而使用的专用语,在日本历史上,为了区别下层的杂兵,武士上战场才叫出阵,平民叫出征或应召。以此来煽动学生为军国主义殉葬。

国民政府在1944年10月发动学生从军,第一个诱因是豫湘桂作战惨败,兵员丧失五六十万,军队残破不堪急待补充,特别是日军打到了贵州独山,陪都重庆要呆不住了。二是国民党的兵役腐败已经到了必须下刀割疮的地步,蒋介石目睹壮丁惨像,亲手怒杖兵役署署长程泽润,且不听各方要员讲情,执意下令予以枪决。为了刷新政治,增强军力,国民党政府遂发起知识青年从军运动,目标是征召十万知识青年建立一支新军,命名为青年远征军,简称青年军。

实际上,蒋介石根本没有把这支新军投入缅甸战场的计划,加上远征二字,主要是青年军的待遇要比照远征军执行,避免引起其他部队不满。还有一个是给美国人看,所谓远征,无非是配合美军在印缅作战,想以此争取更多的美援。

有人说,新一军新六军等驻印军,装备好、素质高,因为士兵都是高中生,没有那回事,抗战期间,学生从军是有统计的。驻印军接收国内的数千知识青年,进入汽车,通信,装甲等专业兵种是在1943年。这时政府出面大规模征召青年学生从军还没开始。而青年军成立的时候,缅北已经基本打完了。

1943年补充到驻印军的学生兵,没有青年军的特殊待遇。和国内的普通壮丁一样,都是由美国飞机运到印度,补充到各部。他们不是青年军,只是驻印军的补充兵员,规模也只有7000多人,时间更比知识青年从军运动早,与动员口号十万青年十万军无关。这部分从军学生才是上过战场的。

青年军的征召对象要求初中以上,年龄18岁至36岁,包括在校大中学生和政府机关以及官私企业中的适龄人员。实际征集的入营兵中,初中生占80%。也就是说,在知识青年从军运动中,中学的响应程度大于高等院校。

青年军待遇优厚,报名即有5000元的鼓励金,学生保留学籍,机关人员留职带薪,学生退伍后有免试升学,保送留学等一系列优待,家属还享有很多优惠。这些条件对大后方面临失学失业的知识青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再加上蒋介石亲自出面发动,声称自己要当青年军的军长,于是很快召集了十万人。按照美式轻步兵师的标准,编为201-209九个师。其中前四个在四川,205师在贵州扎佐,206师在陕西汉中,207师在云南昆明,208在江西黎川,209在福建上杭。青年军成军后一直在训练,直到抗战后陆续复员。

青年军的军官有学历要求,初级军官必须是陆军官校也就是黄埔军校毕业,中级军官除黄埔毕业外还要受过各兵科专门学校教育,高级军官必须是黄埔和陆大双料学历。这个门槛,把非嫡系的地方军校背景的军官和老行武军官统统拒之门外。1944年国民党陆军中除了黄埔系军官,地方军校和行武出身的,军长中有31%,师长中有32%,主要在杂牌军。青年军比国民党的五大主力的军官要求都高,堪称嫡系中的嫡系。

而且青年军的带兵官都高配一级,均为少将团长,中校营长,少校连长,上尉排长,团长以上人选都是蒋介石亲自圈定的,青年军的实权掌握在蒋经国手里。

然而学历的高低并不与素质成正比,跟军风纪也无必然联系。这是国民党青年军告诉世人的。在大后方,一个绰号很快就出来了,民众称当兵的为丘八,称青年军为丘九。

本来就自命不凡,娇生惯养的学生兵,很快就成了大后方城市里的“四大害“之一,其他三个是国大代,军官总,伤兵友。

青年军从入营开始,就结伙扰乱滋事,无法无天。戏园,影院,饭馆,青楼是其惹是生非的场所,他们坐车不付钱,打警察,打宪兵司空见惯,甚至开枪打死过本部团长。1945年4月,204师的新兵嫌招待不周,把泌阳县政府给砸了,警士的枪也被抢走,县长忍气吞声,是因为看他们是知识青年,不仅事先不敢反抗,事后也未加留难,仍征拨车辆运送离境。还有的青年军新兵入营时,因为找不到民夫,由当地甲长和警察帮着背行李过境。

当初蒋介石在动员大会上,当场宣布蒋经国蒋纬国从军,张群顾祝同等一干大员只得效仿,纷纷送子入伍,不过都是走个过场,这些高官子弟没有一个留下来的,只有陕西省主席祝绍周的儿子完整服完了兵役,国府要员中也仅此一例。

这些青年军为什么骄横,是被宠出来的,关键是后台背景。

206师李正德回忆,蒋经国在政训班亲口讲过,青年军除“背叛党国“以外,在营期间不负刑事责任,服役期间可以将功补过,这一条与空军飞行员一样,只不过没有对外公开宣布。还有一条,青年军士兵可以越级直接向总政治部的蒋经国主任反映情况,这个是公开的规定。

现在影视剧经常出现起义投诚过来的国民党兵,在解放军面前张狂,动不动就老子抗过日,好像别人都没参加抗战一样。要是遇上了青年军,这些人可就惨了,不受刑事责任约束的青年军,有一个专打伤兵的特长,不是一次两次,也不是甲地乙地,而是遍地开花,见了伤兵就打。伤兵自认有功,在大后方走到哪里都白吃白喝,动辄还举拐伤人,见了同样横着走的的青年军,互相都看不惯,两拨人遇上就动手,什么老子打过日本,少爷们哪管这些,最后吃亏的都是伤兵。

青年军虽然没向日军开过枪,但是有少数人也去过印缅,昆明的207师有部分人员到兰姆伽基地编为暂编汽车第1团,这些学生兵满口民主自由,与以服从为主的军营纪律格格不入,和驻印军发生对立,被谑称为“民主团“,战车营的官长对手下的士兵说,看见民主团的兵,拉住就打没有错。

为防止“民主团“的兵闹事,不给他们发枪弹,而且被指定到雷多的一处霍乱疫区驻扎。暂汽1团要求更换营地,不仅未得到允许,还被围上铁丝网,由宪兵监视,郑洞国说,民主团比霍乱菌可恶,必须隔离。

汽车团没在缅甸参战,因为仗早都打完了,抗战胜利后全团开着美式吉普回国,207师是唯一一支未经复员直接参加内战的青年军。后来在沈阳覆灭。

当前自媒体上 “抗日名将“如云,”十万青年十万军“震天,下面这段往事,你觉得哪方更有理:

207师的第一任师长,是守衡阳的方先觉。驻陕西汉中的206师,因砸戏院后追打票友,冲击了国民党第一战区长官部,事闹的太大,李宗仁不干了,师长杨彬被调离,方先觉就从昆明调来接任206师师长,结果没过多久,就被这群青年军给气走了。

原来汉中城南,有一处有名的古迹拜将台,相传为韩信拜将故地,上刻赞诗一首,诗、书俱佳,聚引游人驻足凭吊,诗云:

扶汉孤忠一片丹,

未央宫月剑光寒;

沛公帝业今何在,

不如淮阴有将坛。

方师长上任后一时兴起,在城北也建了一座台,叫拜兵台,和韩信的拜将台遥遥相对。时人皆闻衡阳城破,方将军曾给重庆大本营发出过“此生已矣,来生再见“的诀别电,都想看看这个投降日军又回来的方师长,怎么和”三齐王“比高低。206师的青年军敢想敢干,把方投降日军的事油印成小报,投到各连队的邮箱广为散布。不久,拜兵台的石碑上就出现了一首刀刻诗,青年军的知识分子,文采那是不错的:

尸满湘江血满城,

将军从此更扬名;

来生再见成虚语,

不作英雄作狗熊。

方先觉大怒,严令追查来源,结果人没抓到,在碑刻“方先觉“三字头上,又出现两个红漆大字 —— ”日谍“。

0 阅读:1

徐渡泸说正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