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尖刀连》两处违背史实的地方,看出来了吗?

徐渡泸说正史 2024-03-21 05:43:46

最近《长津湖》的电视剧版正在开播,片名《冰雪尖刀连》,网上也p在热评,忍不住忙里偷闲看了两集。有评论说,与电影版相比,电视剧的演员要逊色很多,这个没什么感觉,因为电影没看。

由于抗日神剧长期为祸屏幕,我们总是希望,对于立国之战的抗美援朝,能拍出真实,拍出深度,能看到正剧该有的样子。

但前两集看完后,两点疑问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感觉这部剧,就战争场面出现前的文戏来说,演员是否合适倒在其次,有两个情节不符合历史背景。

第一个,骨灰坛子的疑问。

伍千里抱着兄长伍百里的骨灰坛探家,剧情中按雷公介绍,骨灰是好不容易由几个老乡送下来的。看不懂的,就是这里。

淮海战役我军阵亡烈士的遗体,都是就近掩埋,在看过的所有老战士回忆中,从没听说过有火化的例子。部队为了处理烈士遗体,战前要由团级以上政治机关和后勤处成立专门小组,组织地方支前民工按规定认真收检掩埋,所有负责这项工作的人,要求"必须带着阶级感情。"

也许我接触到的资料不多,不知大家跟我的理解是否一样,个人理解,解放军当时实行的是土葬,火化是以后的概念,在当时是没有的。

这算什么大问题?这还真是个大问题,涉及540万推着小车支前的老百姓。没有他们,淮海战役打不赢。

在传统中国社会,民间风俗遵循的是儒家文化,亲人故去,家人最重要的心愿,就是入土为安。

自古以来,上到皇帝下到百姓,虽然陵、墓、坟、冢规制森严, 殡仪繁简贫富有别,但无论外在形式如何流变,木棺土葬一直是全社会所遵循的丧葬礼俗,人们对慎终追远,以孝为先看的极重。

儒家礼教兴盛的宋代,官府建有大量义冢,供贫苦人家掩埋亡人,收葬无人认领的死者。土葬文化的影响力有多大?满清入关前,后金的风俗是火葬,努尔哈赤、皇太极和顺治死后都是火化的,但从雍正开始,满族贵族即行土葬,明制清随,由此可见一斑。

明清两代对土葬的实行非常严格,违犯者入刑是写入大明律的。乾隆皇帝也颁布圣谕,讲过满人以前火葬是出于渔猎生活和全民军事化的需要,坦言实行土葬的好处。到了民国,殡葬习俗没有变化,三,四年代,民国政府就曾经两次颁布关于阵亡官兵土葬的条例。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代表工农大众利益,植根于传统农村的共产党军队,历来重视军地军民关系和牺牲优抚,对于尊重社会风俗习惯,尊重群众愿望,是通过严肃的军纪和卫生勤务规定来保证的。事实是,从红军时期到解放战争,乃至抗美援朝,对阵亡烈士都实行土葬。

解放前实行火化的也有,一是寺庙的僧人,二是租界的洋人和受西洋文化影响的部分中国人。

主人公的家乡湖州,是中国最富庶且深受儒家礼教文化熏染的江南水乡。解放战争时期,在牺牲的山东、苏北子弟兵以及江南籍贯的干部战士都掩埋于战场附近的情况下,三野的部队有可能对服从统一纪律、统一意志的军队成员区别对待,违背当地群众的传统习俗,对少数烈士遗体进行火化,并由其亲人携带回家吗?这个剧情,可信度有多高?

如果通过主角给父母送信来反映兄长在战场上的英勇牺牲和家人的悲痛,有无数真实的历史回忆可以借鉴,而演绎抗美援朝的家国情怀,应该是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而不是率意创作。有违历史背景和常识的,不是传奇。

这个常识,就是殡葬改革的历史演进,我们知道,即使是现在,全国也没有完成火化的全面普及。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农业生产的需要,当时提出的口号是移风易俗,改造山河,实际上谈何容易。火葬可以大规模节约耕地和木材,改变传统的隆礼厚葬之习,提倡厚养薄葬,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新时代新风尚,无疑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但是千百年来形成的风俗习惯,只靠行政命令是不行的,那靠什么?

只能靠全社会的觉悟,如何推动?社会动员,如何动员?在当时的情况下,也只有从上而下,有在群众中具备崇高威信的领导人,来带这个头。

于是,1956年有151个中央领导签名的火化倡议书上,声明自己身后火化的名单,首先写着三个大字,: 毛泽东。

也就是从这时起,国家才开始推行火葬。为了结合国情循序渐进,对于交通不便,或不具备条件的地区,仍然实行土葬。

都知道许世友是土葬的,但是同时有一条批示: 下不为例。

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社会背景,把细节凿实了,观众才爱看吧。

第二个是爱情戏。

《冰雪尖刀连》才看两集,对其中的爱情戏皱起了眉头,除了钢七连指导员的夫妻重逢,伍千里的顽劣弟弟和邻家女孩的少男少女之恋之外,还有一排长对跌打馆老中医女儿的执着纠缠,占了前两集的很大戏份。

志愿军战士也是人,人就有七情六欲,表现主角的个人情感,感情经历,当然再正常不过了。感情戏多点就多点,爱情是艺术永恒的主题嘛,不爱看可以快进。

但你要反映志愿军基层指战员,要想真实,有些情节是不能随便设定的。

比如和伍万里相恋的小姑娘,戏班的班头给人家的父亲提亲,说他有一个侄子“在队伍上可出息了,管着十几个人呢”。看样子,他要介绍的是一个班长。

只不过,这个班头不是来提亲的,下了台换了行头,台词没换,还在唱戏呢,他应该问问他侄子,是否符合谈对象的条件,因为按照当时部队规定,别说班长,排长,连长也不行。

1950年夏天的解放军,还在延续战争年代的规定,结婚成家是有条件限制的,俗称258团,即年龄够二十五岁,军龄满八年,职务团级以上,才符合结婚的标准。

全国刚解放时,没有作战任务的部队很少,因为全国有150万土匪要剿,华东部队主力正在解放东南沿海岛屿,特别是三野第九兵团,已经军委确定为攻台主力部队,正在厉兵秣马进行航渡和登岛作战训练,准备解放台湾。战备之中,临战之前,能允许战士随意和驻地女青年谈恋爱?何况有258团这样的硬性规定。不负责任的恋爱,除了扰乱战士的思想情绪,就是影响军民团结。

再看剧中,一排长追求跌打馆老中医的女儿,不仅全排都知道,而且干部们还一次次怂恿他“去跌打馆看看,打仗就没机会了”

金门战役严重失利后经过深刻检讨的三野,又是准备渡海攻台的作战一线部队,如果是这副状况,钢七连指导员的情况汇报里,干部战士的思想动态怎么写?这情节,有点过于娱乐了吧。

大量资料记载,建国初期只要有作战任务、进军任务的部队,别说连以下不够条件的干部,就是战功卓著的师、团级指挥员,都必须牺牲个人利益。二野14军126团团长高建兴早就够结婚标准,只是战争年代有资格但没条件。来到彩云之南,年已33岁的高团长终于谈上了一个意中人,但陈赓点名军政能力突出的他,立即带队进藏。高建兴二话不说,带着一个团翻越横断山脉,配合18军打完昌都战役,继续徒步走到了位于中缅印三国交界的西藏察隅,此一去枪如林弹如雨,此一去十年八载不回还,见不着面还谈什么恋爱,结果对象吹了。

再说进军新疆的一野,在酒泉出发时,有干部就在当地中学找对象,惹的王震大发脾气。新疆虽然是和平解放,但进疆后不是剿匪,就是征服沙漠雪山,当时的营团级干部绝大部分都没有成家,王震给部下当红娘,8000湘女上天山,是在匪乱基本平定,部队大部转入农业生产以后。新疆背靠苏联,当时没有严重的外部威胁,所以叫做"坐沙发",有一个安心发展生产的和平环境,进疆部队和起义部队除保留一个国防师,其他全部转为农业生产部队,就是以后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全国已经解放,还不能跟和平环境中的同龄人一样谈恋爱,这也是志愿军的付出,也是最可爱的人所应有的涵义,正因如此,当时国内才有众多大中学校的女生,通过慰问信和许多干部战士建立了联系,志愿军回国后,有很多结为终生伴侣。

那时的女生,对志愿军的敬仰是发自内心的,也是积极主动的。嫁给英雄的愿望之热烈,如同现在的追星。对于同伴劝告说对方学历低,人品需要考验,有个女生的回答充满哲理:不用了,战场都考验过了。

这方面的资料很多,里面有无穷的素材,没有夏商考古那么困难,更不用费力去凭空设计,非科幻的东西,空想没根,没根就会穿帮穿越。只是现在影视剧的选择,好像总是跟历史的真实拧着来。至于什么是真实感人,怎样创作才算是艺术构思,听观众的吧。

0 阅读:1

徐渡泸说正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