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大师指点军事,黄埔生说,我们成绩差都是你教的

徐渡泸说正史 2024-03-21 05:43:41

现在的影视编导,编故事情节能把蒋校长从地下气的坐起来,现在热播的《蜂巢》,开剧就是位‘’青山军校‘’校长在给特工们训话,时间是1935年。

如果在民国,这位军校校长接下来的剧情,只能在一个场景展开,监狱。

因为国民党北伐成功定都南京后,发布了一条禁令,各省一律不得私办军校,江浙一带是蒋介石的大本营,一二八淞沪战争后,按照中日淞沪协定,国民党军都不得进入上海,根本不能把军校办到市区去。

看剧这应该是所特工学校,能不能开脑洞这样解释,从事秘密工作在上海更接近敌方,便于就地见习?

根本不可能,因为还有个更重要的规矩,民国学校,不管什么等级,也不管你设系开班教啥的,只要沾上军事二字,校长只能有一个,蒋介石。

本来已经有校长了怎么办?去当教育长,主持日常工作。那原来的教育长怎么办?去当教育处长,待遇可以不降,位置必须让出来。

国民党无论军统中统还是后来的保密局,只办过各种谍报训练班,没有办过专门的间谍学校。神剧不去管,这个背景有的说。

都知道,蒋介石是靠办学校起家的,国民党军事力量是先有校,后有军,蒋靠黄埔生建立了第一军,建成了国民党嫡系部队的源头,各级军官军佐一声校长,是区分嫡系还是杂牌的不二标志,不仅是听着受用,而是象征着蒋对军队的控制范围,军校和学生是蒋介石赖以起家的本钱,是命根子。

本来只有一所黄埔军校,搬到南京后称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简称中央军校,全国形式上统一了,但还要和地方势力打仗,打仗就要强军,就必须重视军事教育。这时,仅有黄埔军校就远远不够了。

把普通人变为军人,部队都有新兵训练期,初级军校也一样,必须先进行入伍生教育,然后才能进入军官教育。黄埔军校在广州黄埔岛上总共办了六期,招收的都是具备中学学历的青年,学制前三期只有半年,以后才改为一年,基本是短训班性质。国民党定都南京以后,中央军校才开始把学制改为三年。

随着中原大战的结束,收编和控制的杂牌越来越多,蒋介石就以提高军队素质为名搞了一个规定,凡是军官没有国府允许的学历资格,以后一律不得授官任职,更不能充任校级以上军官。这一条,就把非黄埔嫡系中的大部分军官的晋升之路堵死了。

什么是允许的学历呢?民国的军官教育分为养成教育,进修教育和深造教育三个等级,黄埔军校和保定军校,东北讲武堂,云南讲武堂属于养成教育,任务是培养初级军官。

进修教育指的是仿日本军制建立的步兵专科学校,工兵学校,炮兵学校,骑兵学校,交通学校,辎重兵学校等各兵科学校,召集现役部队中下级军官入学,进行指挥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培养。

深造教育就是陆军大学,是民国的最高军事学府,培养高级指挥人才和幕僚长。在上述两类学校之一或国外军校毕业后,有两年队职经历的中尉以上中校以下军官,才有资格报考陆军大学,队职即带兵的军官和参谋。民国有名的军界人物蒋百里,杨杰,陈仪都当过代理校长,后两人都被老蒋杀了。

在所有这些军校里,最受重视的还是黄埔军校,在南京,中央军校是和军事委员会紧挨在一起,一个大院,各走其门,蒋介石的官邸小楼就在两个单位的中间。中央军校的设备也是最好的,有全市唯一的室内游泳池。孔祥熙和宋子文的女眷曾经来游泳,被黄埔学生赶了出去,蒋介石夸奖做的对,对黄埔生不是偏爱,那是相当偏爱。

学历不够,不能晋升,有战功也没用,摆在杂牌军军官面前的就是两条路,一条是转换门庭委身投靠,一条是交出部队,只要做到其中一条,都可以到陆军大学镀金,招生标准那是给人看的,只要老蒋同意,他可以批条子特许。所以,陆军大学除了正则班,也就是基本的正期生以外,还办了个特别班,招考中校以上中将以下的军官,老蒋特批的人,是不用考试的。

黄百韬就是被特批进陆大深造的,冯玉祥当时是军委会副委员长,是主动要求去旁听的。

被蒋介石接收的时候,陆军大学还在北京,特一期学员里各派系的人都有,当然也有黄埔生,当时在陆大有个尽人皆知的笑话,中原大战爆发后,学员各自回到所属部队,黄埔生李园是蒋介石的嫡系,冯治安是西北军,两人都离校归队参战。

结果,在有德式装备的中央军教导师任团长的李同学,在河南杞县被冯同学的大刀队砍的落花流水,李同学本人坠马受伤,被蒋介石关押了起来,费尽周折才免去作战不力的死罪。

大战结束后,冯治安和李园回校继续上课,两人谁也不提战场上的事,但是同学都知道了,调侃他们说,你们不避炎暑,实兵演习,还得到某个大教官现场指导,真是难得。

冯治安,七七卢沟桥事变西北军29军最主战的将领和实际指挥者。

陆大从北洋时期就很难考,特二期因为考试特别严,结果录取的60%以上是保定军校毕业的,其次是各省讲武堂和国外军校毕业的,黄埔军校出身应考的“ 由于程度太差,多数落选”,但蒋介石一次就批了20个考不上的黄埔生直接入学。

对于杂牌军将领的利诱拉拢,也闹出过大笑话,蒋介石曾问参加过察哈尔抗日同盟军的鲍刚,来深造后有什么体会,鲍刚说,我太高兴了。蒋介石很惬意。

可是接下来的半句话,让他哭笑不得。“我们是你的学生了,你不会再排挤我们了吧?”

这个鲍刚是个直爽人,一句话把蒋介石的心思翻了个底掉。后来鲍刚也被蒋杀了,和抗日同盟军的吉鸿昌,方振武一样。

各兵科学校和陆军大学的教员,都是保定军校,东北、云南讲武堂和国外军校背景的老军人,其中不乏认真从事军事理论研究和教学的有识之士,民国从北洋时代起,就没有自己的步兵操典,典、范、令是军队训练的依据,北洋时代是翻译日本的操典,南京政府时期,因为引入了大批德国军事顾问,又把德国步兵操典的第二部和第五部译出试用,当时称为二五操典。

德式操典下发的过程中,受到了步兵专科学校的抵制,操典规定每连15个班,每班都配备一挺轻机枪,而中央军是每连九个班,他们问,如果改编制,哪来那么多机枪,就算有枪,我们有那么多弹药吗?中央军校的只说,y这是校长定的。

后来是步兵学校校长王俊,把蒋介石的四维八德,三信心之类的东西写在操典的总纲里,送给蒋作为蒋本人的手稿,蒋介石一高兴,才同意王的建议,以日本和德国为参考,结合中国军队的实际,重新编写了步兵操典,于1935年颁行。中央军调整师的步兵连为九个班,每班一挺轻机枪。

全面抗战爆发后的一九三八年初,在准备枪毙韩复榘的开封军事会议上,蒋介石问在座的全体将官,有谁随身带着步兵操典,结果只有一个人带了。科班出身的黄埔生不重视典范令,蒋介石除了干着急,好像也没什么办法。

还有国府从德国买回的苏罗通等型号的二十公分机关炮,步兵专科学校提出,这种武器已经过时,德国人说你们可以用来打低空目标,他们又问德国人,没有观测器材怎么打,而且每炮才有1000发炮弹。德国人过了几天回复,是你们南京财政部的人嫌贵没有订货,步校的人就不敢再问下去了,其中牵扯到巨额军火回扣,掌管财政部的可惹不起,那叫四大家族。

拉拢分化杂牌系将领这一手,从中央军校到陆军大学,还有很多形式。抗战末期,随着美军顾问介入国民党各个军校,为了迎合美国人重视陆大学历的偏好,蒋介石又在陆军大学开办了将官班,里边不仅有黄埔门生,也有杂牌系的行伍军官,更有地方实力派的公子,他们共同的特点是缺乏一块陆大的牌子。甲级将官班招收的是军以上级别的,乙级将官班为师以下级别的。

马步芳的独子马继援,最高学历就是陆大将官班甲级一期。同班的全是国民党军名人,该期学员长是杨虎城部老将赵寿山。后来在陇东作战时,已任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副司令员的赵寿山,曾给青马82军军长马继援写过一封信,劝他弃暗投明不要替蒋家卖命,马继援在战场上以骑兵集群突击占了西野便宜,正志得意满,不听学长的劝,结果青海马家军成为西北战场遭受打击最重的地方势力,举家漂泊海外而不得归。

实际上这个甲级将官班就是个短期培训班,时间只有三个月,不需要考试,也不真去学什么军事理论,无论是黄埔的还是杂牌的,只是让他们了解一下陆军大学都在教什么课程,以后能重视陆大毕业生。甲级班都是统兵一方的实权派和地方实力派,报到的时候就惊动了土地爷,各种高级轿车排了一长溜,有人带着副官勤务兵,有人带着姨太太。

蒋介石经常安排军政要人到军校讲话,1936年,为了缓和一二九运动后社会各界的情绪,中央军校邀请教育界的胡适,蒋梦麟等人来参观演讲。本来是想表达一层意思,军备尚未完成,攘外必先安内,结果不知胡适犯了什么病,这个低调俱乐部成员,不支持抗战的角色,突然在校内的励行社招待宴会上,开始帮倒忙,说“中国的军人不学无术,不懂战略战术,看不懂地图,打糊涂仗”,还举了好多例子。中央军校出了钱还挨了骂,双方不欢而散。

中央军校教育长张治中不干了,干脆把军校历届的入学成绩,在各大报纸上公布出来,以此来回击胡适,黄埔生入学成绩如此之差,教育界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件事曾经轰动一时。

民国有没有打死也不进军校,照样得给官做给军衔的,也有,比如东陵大盗孙殿英和绥远悍匪王英,那就要再说了。

0 阅读:3

徐渡泸说正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