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1日,东鹏饮料一则股东减持公告引发市场震动。这家市值千亿的饮料新贵,在交出净利润同比增长最高达80%的耀眼业绩后,股价却自1月高点下跌逾20%。
戏剧性的是,前不久泰国总理造访华彬集团总部的画面,正在重新搅动中国功能饮料市场的格局——这场持续多年的"红牛争夺战",或将迎来终局时刻。
这看似是两家企业的商业博弈,实则浓缩了中国快消品市场二十年沉浮的经典样本。从草莽时代的野蛮生长,到资本市场的贴身肉搏,功能饮料双雄的较量,正在书写中国消费市场迭代升级的鲜活注脚。
商标混战下的市场变局
耗时多年的中国红牛与泰国天丝的诉讼拉锯战,意外改写了中国功能饮料市场的权力版图。
法律诉讼的阴云下,中国红牛的市场份额从巅峰期的63%滑落至2023年的45%。渠道监测数据显示,其终端网点数量在诉讼期间减少超过30万家,尤其在三四线市场出现明显收缩。这为后来者腾出了近200亿元的市场空间。

东鹏饮料抓住了这个战略机遇期。通过"大瓶装+性价比"的产品策略,配合"农村包围城市"的渠道下沉,东鹏特饮的市场占有率从2016年的5.3%跃升至2024年的30%多。特别是在物流司机、建筑工人等重度消费群体中,其500ml装产品已形成心智垄断。
诉讼导致的渠道动荡给了后来者可乘之机。当红牛经销商因法律风险犹豫不决时,东鹏用更高的渠道利润和灵活的账期政策迅速填补空白。
东鹏的崛起密码
1月20日,东鹏饮发布2024年业绩预告,预计公司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57.20亿元到161.00亿元,增幅为40%到43%;实现归母净利润31.5亿元到34.5亿元,同比增长54%到69%,扣非后净利润为30.7亿元到33.7亿元,同比增长64%到80%。这份亮眼成绩单背后,是精准的市场卡位与资本运作的合力。


产品矩阵的错位竞争。 东鹏特饮采用PET瓶装替代红牛的金属罐,将单毫升价格压低30%。这种差异化策略不仅降低消费门槛,更契合了长途运输、户外作业等场景需求。公司创新推出的900ml共享装,在广东地区工厂渠道实现单点月销超千箱。
数字化渠道的降维打击。借助"一物一码"技术,东鹏构建起包含600万终端网点的数字地图。通过实时监控动销数据,其库存周转天数压缩至35天,较行业平均水平快20%。在2023年夏季高温季,这种敏捷供应链帮助东鹏在红牛缺货区域实现闪电铺货。

资本杠杆的乘数效应。2021年登陆资本市场后,东鹏将融资的45%投向产能扩张。目前其华南基地年产能达150万吨,安徽生产基地投产后将新增80万吨产能。重资产布局形成的规模效应,使其毛利率维持在42%的高位,比行业均值高出5个百分点。
不过高速增长暗藏隐忧。2019至2023年,在东鹏饮料收入结构中,东鹏特饮收入占比分别为95.11%、93.88%、94.66%、96.24%、91.87%,东鹏特饮收入占比常年在90%以上,意味着东鹏饮料营收几乎依赖于东鹏特饮,产品结构单一的风险正在累积。股东减持潮的出现,或预示着资本对其持续增长能力的疑虑。
红牛的反击筹码
在沉寂数年后,中国红牛正悄然积蓄反攻势能。2024年销售额重回210亿元,虽同比增幅仅1.3%,但经营质量显著提升:终端价格体系恢复稳定,华东、华南等重点市场渠道库存降至28天健康水位。
品牌护城河的价值回归。第三方调研显示,"红牛"品牌在核心消费群体中的第一提及率仍达68%。其标志性的金色罐体在便利店终端的单点产出是竞品的2-3倍。这种品牌溢价在高端消费场景尤为明显,健身人群、电竞玩家等新兴客群更倾向选择红牛。
供应链的深度绑定。华彬集团近三年累计投入20亿元进行产线智能化改造,湖北咸宁生产基地的罐装速度提升至每分钟1200罐。与中粮包装的战略合作则确保了铝罐供应安全,在原材料价格波动期锁定成本优势。
国际资源的重新激活。2月份,泰国总理佩通坦·钦那瓦就任总理后首次正式访华,访华期间民间参访的首站选定在华彬集团。

参访期间,佩通坦总理一行参观了位于华彬中心一层的中国功能饮料博物馆,了解了中国饮料工业产业链发展和广阔的市场前景。随后佩通坦总理还出席了位于华彬中心四层的泰斑澜Baan餐厅的剪彩仪式。
泰国总理的到访释放出关键信号,或许不久的将来,中国红牛与泰国天丝出现和解的可能。
双雄争霸下的变局
功能饮料市场的竞争正从单一产品维度,升级为生态系统之争。东鹏饮料近期入股咖啡连锁品牌,试水"能量咖啡"新品类;红牛则与电竞战队达成战略合作,意图抢占Z世代消费心智。
渠道变革加剧了战事复杂度。直播电商渠道数据显示,东鹏在拼多多平台的月销量是红牛的3倍,但红牛在抖音高价单品(如250ml纤体版)的客单价达东鹏的2.5倍。这种渠道分化反映了两者不同的战略选择:东鹏追求规模效应,红牛聚焦价值提升。
监管政策成为新变量。即将实施的《饮料通则》新国标,对功能饮料的咖啡因含量设定了更严格标准。东鹏现有产品的咖啡因含量为20mg/100ml,距上限尚有空间;而红牛部分进口原料配方可能需要调整,这或带来短暂的适应阵痛。
决胜未来的关键变量
面对年复合增长率仍保持12%的功能饮料市场,双雄的较量远未到终局。行业观察家认为,核心要素将决定竞争走向:
高端化突围能力。东鹏最新推出的"东鹏0糖特饮"定价6元/250ml,直接对标红牛金罐。但消费测试显示,其品牌力尚不足以支撑高端定位。红牛若能借助国际品牌背书推出超高端产品线,可能重掌定价权。
健康化转型速度。随着"防猝死套餐"在年轻群体中流行,添加益生菌、胶原蛋白的功能饮料新品层出。东鹏与江南大学共建的"功能食品研究院"已储备23项专利,红牛则收购了瑞士某植物基能量成分企业。科技创新正在重构竞争壁垒。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没有永恒的王者,只有持续的进化。当东鹏饮料的资本故事遭遇成长烦恼,当中国红牛在破局重生中寻找第二曲线,两者的碰撞注定会擦亮中国快消行业升级的火花。市场终将奖励那些真正理解消费者、敬畏商业规律的企业,而淘汰那些依赖时代红利的侥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