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代钟睒睒,雷军登顶新首富!

东沛消费日 2025-02-28 05:19:12

中国富豪榜迎来历史性转折。

2月26日,小米集团股价单日飙升近6%,盘中触及56.8港元历史新高,总市值突破1.4万亿港元。

伴随资本市场对小米汽车的强烈预期,创始人雷军个人财富估值突破4200亿元人民币,超越农夫山泉钟睒睒与字节跳动张一鸣,问鼎中国首富宝座。

这场首富更迭的背后,映射着中国产业经济从传统消费向硬科技创新的深刻转向。

资本重估:小米汽车助力

过去18个月,小米集团演绎了一场史诗级价值重估。自2022年10月股价低点8.31港元起,其累计涨幅已超570%,远超恒生科技指数同期表现。

市场对小米汽车的期待成为关键催化剂——高盛、中银国际等机构近期将目标价调升至58港元区间,直言"汽车业务将再造一个小米"。

截至2月26日,雷军通过24.2%的小米持股对应3412亿元财富,叠加金山系三家上市公司贡献的441亿元,其总身价已较钟睒睒的3700亿元形成显著优势。值得关注的是,此次财富跃迁并非依赖传统互联网业务,而是源于智能电动汽车带来的估值重构。

产业变局:硬科技接棒消费巨头

雷军的登顶,折射出中国财富创造逻辑的根本转变。

过去三年,首富桂冠在钟睒睒(消费品)、张一鸣(数字经济)、马化腾(互联网平台)之间轮转,而今硬科技企业首次站上巅峰。

这种更替恰与国家"制造强国"战略形成共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估值在A股市值占比已从2019年的1.2%跃升至2023年的6.8%。

资本市场用真金白银投票:小米汽车尚未交付,但其带动的智能生态估值已反映在股价中。相较于农夫山泉30倍的静态市盈率,资本市场给予小米的估值隐含了对智能电动汽车业务50倍以上的PS倍数预期。

挑战与未来:万亿生态的临界点

尽管首战告捷,小米汽车的真正考验才刚刚开始。行业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预计突破40%,但产能过剩隐忧与价格战压力并存。蔚来CEO李斌近期表态"每个品牌要准备好足够资金过冬",暗示行业即将进入残酷淘汰赛。

对此,雷军在小米技术发布会上释放出明确信号:未来五年研发投入将超1000亿元,重点攻坚智能驾驶、固态电池、AI大模型等核心技术。这种投入强度(研发费用率约6%)已接近特斯拉水平,凸显出小米从"性价比"向"技术溢价"的战略转向。

首富易主从来不只是财富数字的游戏。当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首超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当"新三样"取代"老三样"成为出口主力,雷军与小米汽车的崛起,恰是这场产业变革最具象的注脚。在硬科技重构商业价值的时代,中国企业家正在书写新的财富叙事。

0 阅读:0

东沛消费日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