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古堂|为什么说“五百年来一大千”?

张济评文化 2023-05-28 07:15:02

1946年,张大千在上海举办画展,每幅画标价五百万巨款,购藏者仍纷至沓来。在傅雷写给黄宾虹的信札中,亦感慨张大千的这次画展,售款计得一亿余,并说“上海多金而附庸风雅之辈盲捧”。彼时宾翁的画作,每幅亦不过数万元而已。

傅雷这番“颇有微词”的美术评论,更多的当是为黄宾虹鸣不平,毕竟在其眼中“石涛以后,宾翁一人而已”,而张大千则“一生最大本领是造假石涛”。不过,无论傅雷如何有“看法”,张大千的绘画“卖座”却是不争的事实。

作为“蜀中奇才”,张大千的绘事极为精湛,年三十余,即受徐悲鸿所请,被聘为南京中央艺术大学的教授。而后,《张大千画集》出版,徐悲鸿为之作序,更推许为“五百年来一大千”,至今传为美谈。

张大千(1899-1983)

1919年,年仅二十岁的张大千夹一画笔,先后拜入曾熙、李瑞清门下,学习诗文书画。得益于“名师”指点,又“天资超绝”,短短数载便举凡国画中“人物、花鸟、山水”等题材,可谓无所不精。而后张大千亦博采诸家,如八大、石涛、青藤、白阳、渐江、梅清、陈洪绶、沈周、唐寅等诸家,俱是取法的对象。继又上溯宋元,自辟蹊径,时人根本难望其项背。

而传统的摹古时期后,张大千更不辞荒漠风沙之苦,千里迢迢至莫高窟,临摹敦煌壁画,得窥晋唐之室。陈寅恪不禁赞叹张大千的敦煌题材画作“天才特具,虽是临摹之本,兼有创造之功,实为能于吾民族艺术上开辟一新境界。其为敦煌学领域中不朽之盛事,更无论矣。”

张大千 敦煌

最为可贵的是,张大千融入西画的色光关系,独创“泼墨泼彩”,打破地域局限,所作奇伟瑰丽,气贯山河,又充满现代气息,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传统文人画的艺术面貌。张大千亦曾言:“作画无中西之分,初学如是,至最高境界亦复如是。若必欲划分,则是由于地域、风俗、习惯、工具之不同,因而产生画面的趣味也不同”。倘以对国画的推动及发展而言,“无门户之见”的张大千确是其功至伟。遍观古今画坛,能与其“竞美者”,亦几乎寥寥。

此次,华艺国际(广州)2023春拍,适逢三十周年庆典,其中张大千《溪桥晚色》《致张群山水花卉册》,分别为其独具魅力的“泼墨泼彩”及“师古人而得造化”的传统文人画,足可窥张大千最精深艺术造诣。另有齐白石、潘天寿、徐悲鸿、吴昌硕、黄胄、林风眠、饶宗颐等大家书画佳作,亦是殊为可珍。浮光掠影,近现代画坛之群星璀璨,可知也。

Lot 948

张大千 溪桥晚色

镜框  设色绢本  1970年作

钤印:大千

题识:溪桥晚色。庚戌夏爰翁。

说明:1.此作在1984年创造了张大千作品拍卖的世界纪录;

2.此作是G20杭州峰会国宾接待软装精选艺术作品之一。

出版:1.1984年2月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中国近现代书画专场第87号拍品;

2.《近代十大名家书画选》封套、P84-85,长流画廊,1990年;

3.《长流艺闻》第46期,P14-15,长流艺闻杂志社,1994年5月;

4.《长流艺闻》第106期,P14-15,长流艺闻杂志社,1999年5月;

5.《长流艺闻》第136期封底作品,黄承志编,长流艺闻杂志社,2001年11月;

6.《长流艺闻》第157期,P7、P41,黄承志编,长流艺闻杂志社,2003年8月;

7.《渡海三家—张大千、溥心畬、黄君璧彩墨精华特展》P66-67,长流美术馆,2010年;

8.《中国近现代书画十二大名家精品集》P229,保利艺术博物馆,2010年;

9.《中国近现代书画十二大名家精品集(二)》P226-227,保利艺术博物馆,2011年;

10.《墨韵风华—近现代水墨书画大师作品特展》P166-167,国立历史博物馆,2011年;

11.《继往开来—长流四十周年纪念专辑》P377,叶育升编,长流美术馆,2013年3月;

12.《张大千精品集贰》P398-399,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年。

展览:1.“张大千书画特展”,1994年5月1日至29日;

2.“张大千百年诞辰纪念展”,1999年5月2日至30日;

3.“张大千泼墨泼彩画大展”,长流画廊,台北世贸二馆主题馆,2001年11月8日至11月12日;

4.“张大千逝世20周年纪念特展”,长流画廊,桃园长流美术馆,2003年8月22日至9月30日;

5.“中国近现代书画十二大名家精品展”,保利艺术博物馆,2010年11月10日至11月16日;

6.“中国近现代书画十二大名家精品展(二)”,保利艺术博物馆,2011年4月23日至5月3日;

7.“墨韵风华—近现代水墨书画大师作品特展”,河南博物馆,2011年12月22日至2012年2月7日;

8.“墨韵风华—近现代水墨书画大师作品特展”,江西省博物馆,2012年2月19日至3月20日。

尺寸:66×165 cm. 约 9.8 平尺

华艺国际(广州)2023春季拍卖会 拍品

泼墨泼彩,是张大千继集传统之大成后,趋于个人绘事巅峰的创新,将古典的传统与现代抽象表现主义结合,亦开辟其绘画新境界。郎绍君在《张大千及其艺术》中亦评介“(张大千的泼墨泼彩)构成了他一生的突破性转变,由传统派名家变为融西法而达到艺术飞跃的大家。……因此,只有充分理解与肯定张大千的晚年,才能充分估价他在现代画史上的地位。”

关于泼墨泼彩,张大千亦曾言:“予年六十,忽撄目疾,视茫茫矣,不复能刻意为工,所作都为减笔破墨”。此固然是张大千自谦之言,而绘事上“减笔破墨”的探索,却是孜孜以求,反复尝试。此幅《溪桥晚色》,作于1970年夏,正值张大千泼墨泼彩的臻境期,传统的笔墨技法已经减至最少,而西画中“抽象、超脱、虚无、随机、感知”的审美,则淋漓体现,可谓是其一生中以新形式完美表达东方的传统情感及意境,亦最接近西方抽象表现主义的代表作之一。

张大千《溪桥晚色》出版刊物

画中,石青、石绿、褚黄等墨彩蔓延自流,变化奇诡,气势磅礴,绚烂多姿,而以细笔点景的溪桥、古木、屋舍等“具象”,或溪桥横斜,或洲渚淡远,或林木森然,则与“抽象”的墨彩交映,既有传统国画“山色空濛”的精粹,亦有逶迤起伏,得其天趣的现代气息及强烈的色彩对比。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是杜甫写山河壮丽巍峨的自然美景,而张大千以泼墨泼彩所营造“云雨迷茫,浑然一体”的意境,即是以画笔表达诗人胸中“云雾虚幻相映,苍苍莽莽”的神奇山水,富有引人入胜的诗意。这种通过“泼墨泼彩”表达古今文人“造化天成”的高级旨趣,谢稚柳亦甚是推崇,曾言:“以泼墨泼彩的表现形式,为山水作写实的发抒,这是他(张大千)最新的格调,豪迈奔放的形体,苍茫浑雄的气度,已绝去了一切的依傍,开中国画自来所未有的格局,是令人惊觉的艺术创造。”

1969年,张大千在巴西八德园画室

此外,是作为绢本,因绢的材质相较于纸本墨彩渗透更慢,故矿物颜料部分吸附于表面,层次、色彩更为鲜明。张大千的女儿张心瑞曾言:“父亲晚年作山水画并非一气呵成。往往需要画湿晾干,干后又加,甚至将画托裱后再泼再破,有时将色泼在墨上,再将水泼在色上。”因此,绢本的“泼墨泼彩”,水与色不同的“物理特质”,墨彩的上下流动效果更佳。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张大千《庐山图》《瑞士雪山》与本幅材质一致,均为日本订制无接缝绢,知其难得。

“待洗瘴烟横雾尽,过溪亭前我看山。不师董巨不荆关,泼墨飞盆自笑顽。”这幅《溪桥晚色》中“密林幽壑,云气弥漫,山石耸峙,磅礴华滋”的画面,当可谓是张大千“中西融合”的极佳注脚。1984年,其亦曾创张大千作品拍卖的世界纪录。

Lot 947

张大千 致张群山水花卉册

册页  设色纸本  1933年作

题识:一、晴霭翠纷纷,春桥水乍分。山家在何处,松外万重云。

二、一水二三里,沿洄上紫霞。

三、岭云留雁影,江水送鱼笺。

四、元亮蓄琴弦未设,子瞻酿酒醉何曾。

五、江楼镇日看山雨,藤簟连卧竹风。大千拟大涤子。

六、春水渡旁渡,夕阳山外山。

七、西樵苍翠里,定有逸民栖。大千。

八、向平游览穷诸岳,曼倩诙谐到十洲。

九、山水谁宾主,文章自性情。

十、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大千居士。

十一、远山青可接,高树绿堪齐。

十二、仿大涤子十二幅,呈岳军先生博笑,大千弟蝯。

十三、姿容元自丽,粉黛不须匀。

十四、武陵春腻雨,玉洞晓明霞。

十五、记取辛夷花,莫过杨梅树。

十六、轻裾翻乌绿,短袖卷鹅黄。

十七、海榴自是神仙物,种托君家有异根。不独长生堪服食,更期多子应儿孙。石田翁本,大千仿之。

十八、高士有洁癖,美人无冶容。

十九、绿云无复一緺柔,剪断尘根万缕愁。散发怜伊偏有致,更谁还用玉搔头。大千戏题。

二十、心期招隐赋,鼻观木樨禅。

二十一、尚有邻家酒可赊,闲听父老话桑麻。怡情最是南山色,坐看篱根日影斜。大千居士。

二十二、寒林凝黛色,晚照入酡颜。

二十三、玉面婵娟小,檀心馥郁多。

二十四、岳军老长兄属画,漫拟白阳青藤大风大涤诸家求正。癸酉又五月,大千弟爰。

签条:大千居士山水花卉合册。卢铸观于武昌因题。

出版:1.《玉簪》《菊花》《白荷》《白梅》四开见于巴东著《张大千研究》P46之图一七,《水仙》一开见该书彩图六二,国立历史博物馆,1996年。

2.《历代名绘真赏:张大千册页精选》,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22年。

说明:

上款人张群(1889-1990),字岳军,四川成都人,民国时期政界高层人士,习书画,富收藏。与张大千交情甚深。无论是在敦煌,在南美,在台湾,每当张大千遇到困难的时候,张群都全力相助。二张友情甚笃,传为艺坛佳话。

尺寸:33×48 cm.×24  约 1.4 平尺(每幅)

华艺国际(广州)2023春季拍卖会 拍品

张大千素有江湖侠气,亦擅结交友朋。其中,张群与张大千的交谊笃厚,亦最相契。1927年暮春,张大千在冯若飞的引荐下,得识张群,自此二人开始订交。由于同是四川人,又张大千年龄比张群小十岁的缘故,故张大千尊称张群为“张氏之长”,即“乡长”或“长兄”,而张群对于张大千亦极为照拂。

以艺事而言,张大千的敦煌之行,一路上能够避免猖獗匪患、旧军阀之扰,得益于张群的帮助。而国内关于其毁坏敦煌壁画的舆论铺天盖地时,又是张群的交涉斡旋下,政府仅以“对于壁画,毋稍污损,免滋误会”一纸电报,草草了事。

而《张大千敦煌壁画展览特集》出版,时任四川省主席兼四川美术协会主席的张群,亲自为封面题签,又写《民族艺术生活之改进与六朝画》,刊于卷首,称“(张大千)直接对于六朝唐五代画宋画为最大之努力……足吾人因此而得以改进艺术生活之途径,以为民族复兴大业之一助。”这种将“张大千再现敦煌艺术”等同于“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官方定性,对于张大千的艺术,无论是知名度亦或影响力,皆是极大推动。

张大千、张群等合影

在生活中,张群对于张大千的帮助亦极大,每每有难,都施以援手。据张大千回忆,1949年国民党败逃之际,“由成都逃出来,那又全靠张岳军先生的照顾,否则真不堪设想……”而张大千古书画收藏丰富,显然超过携带八十公斤行李的限额,又是张群将剩余部分令蒋介石座机的驾驶员负责运送。

这种“厚谊”,是在狼狈出逃的近乎所有权贵中,都难有的“天大面子”。而张大千此后能在世界各地遍历千山,又不受资金所困,显然与这批最终顺利挟带出走的“古书画”有很大关系。张大千亦感慨“岳军先生多年以来都是最照顾我的”。晚年张大千移居台北摩耶精舍时,张群、于右任等亲自前往机场接机。此后,张大千与张群、张学良、王新衡又定期聚会,俗称“三张一王转转会”,四人轮流作东,话旧天南地北。

张群、于右任等,为张大千接机

张大千与张群的交谊诸多,实难以尽足。亦或如张群八十大寿时,张大千作《长江万里图》志贺,以表“不是金兰胜金兰,相照肝胆数十载”的情深义重。而张大千过世时,张群以九十五岁高龄亲自为老友治丧,张大千梅丘下的灵厝亦是张群题署,并写“忧患共尝,艺文共赏,半生情谊,生死乃见,尽在不言中”以缅知音相惜之意。

张大千与张群在摩耶精舍庭院赏梅

此“张大千致张群山水花卉册”,作于1933年,共计24开,可谓巨制,囊及山川树木、四时花卉、翎毛鸟鱼等题材,保存完好,甚是难得。其中“山水”十二开,仿石涛笔法,而“花卉”则拟青藤、白阳、石涛而成。《玉簪》《菊花》《白荷》《白梅》《水仙》等有早期出版,更显其珍。

张大千摹仿石涛的画作,臻于出神入化之境,所作如黄宾虹、陈半丁、罗振玉、程霖生、吴湖帆等鉴赏行家亦难以轻辨真伪。1921年,张大千仿作石涛的青绿山水与黄宾虹交换石涛《怪鸦图》。次年,亦又作石涛仿画,售予陈半丁。上海博物馆藏石涛《溪南八景图》册页,其中四开亦是张大千临本。

由此可见,张大千对于石涛的画风极为熟稔,意到笔先。而本册中十二幅拟石涛笔意山水,题跋“大千拟大涤子”、“仿大涤子”等,亦可证之。张大千仿石涛的笔墨特征,如皴法、点叶、渲染、构图等,张群亦曾托人求购张大千仿作的石涛山水画。不过,本册中张大千取石涛恣肆的笔墨,又参以清冷秀丽的“山水之气”,同时以对石涛“笔墨当随时代”的深刻体悟,流畅苍润而少沉郁滞重,更为神采奕奕。

自初入画坛,张大千便致力于石涛的临摹研习,乃至形神毕俏,其亦颇是自得,曾有画跋“予之此幅,清湘(即石涛)能作此人物,不能为此山石 。八大能作此山石,却不能为此人物。至于全幅运笔构思,起两公于九京,当亦无由落墨矣!”

张大千自石涛而旁及诸家,血战古人,诚是允称国手无双。本册中其拟青藤、白阳等作十二幅“花卉”,亦是翠微清芬,既有院体的工整凝练,也得写意的苍润秀逸。关于“四时花卉”,张大千曾有诗云“深红淡白宜相间,先后还须次第栽。我欲四时携酒赏,不教一日不花开。”也可见其浸淫殊深。

这十二幅“四时花卉”,题材丰富,绘有辛夷花、海榴、荷花、菊花、兰花、梅花等,画面素净,构图简洁,每开花草一二,或枝叶披纷,或疏影缀玉,或仰侧生情,或清气四溢,或苍翠欲滴,设色亦是雅致,浓淡相衬,沁人心脾,勾染点簇,技法亦多变。

此外,画面秀润天成中,富有自然生趣,贴近物象本身,又一枝一花,一团一簇,寓轻灵于稳重,亦得老嫩深浅变化,甚为精妙。而其笔墨格调,相较于青藤,则并不以淋漓酣畅取胜,更多的是寓之清丽脱俗,对比白阳“墨花传神”,则又在著色上更得视觉张力,生机横生。

此“张大千致张群山水花卉册”二十四帧,博纳诸家之长,山水清雅,花卉秀妍,盈有自然天真神气,可谓极尽张大千“传统绘画之能事”。其亦是张大千与张群深厚友谊的见证。张群曾嘱咐张大千亲友“均宜节省此老之精力,为国家珍惜一代之大师”,而张大千投桃报李,所赠张群的作品,亦皆最是用心。是册,卢铸题签,其与张群为同僚,交往密切。

Lot 949

齐白石 一帆风顺

立轴  设色纸本 

钤印:齐大、甑屋

款识:白石山翁七十五岁时画于故都城西。

出版:1.《齐白石全集(第四卷)》图版230,P257,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年。

2.《齐白石全集(第四卷)·普及版》图版222,P249,湖南美术出版社,2017年。

尺寸:69×35 cm.  约 2.2 平尺

华艺国际(广州)2023春季拍卖会 拍品

齐白石的山水画作,甚为少见。日本须磨弥吉郎曾言“白石翁画山水最罕而佳也”,可知其珍。白石翁亦曾诗云:“少年为写山水照,自娱岂欲世人称。我法何辞万口骂,江南倾胆独徐君。”亦言:“余画山水,时流诽之,使余几绝笔。”亦可见其北上后山水鲜有创作。

而关于山水,齐白石又言:“余近来画山水之照,最喜一山一水,或一丘一壑。如刊印,当刊‘一丘一壑’四字,或刊‘一山一水’四字。”则是齐白石作山水,画面构图简洁,意境开阔,以“少少许胜多多许”。

此齐白石“一帆风顺”,作于七十五岁,滔滔江水占据画幅大部,水波纹粼粼,上部沙岸,淡石青设色,绘丘壑,一屋舍半露屋檐。画面颇有“烟深帆影乱,潮长海山低”,而江河浩渺,一望无际的诗意。胡佩衡亦曾言:“白石老人在游历中,看到了大江大湖,以为画水应该广阔,才能表达出胸襟的开展,所以老人很少画瀑布水口,多画长江、湖泊,一望无际的大水。”

是作浓淡枯润笔墨写江河,水纹“或断或连”的交叉中,形成若隐似无的光感,构图、技法亦是绝无半点仿古痕迹,与传统“四王”刻意营造“淡泊超逸,不食人间烟火”的隐士之幽迥异。重庆三峡博物馆藏齐白石山水十二条屏之斜阳水渚图轴,湖南省博物馆藏齐白石山水六条屏之江帆等,可作参考。

参考:湖南省博物馆藏齐白石山水六条屏之江帆

Lot 951

徐悲鸿 天马行空

立轴  水墨纸本  1946年作

钤印:徐悲鸿

款识:直须此世非长夜,漠漠穷荒有尽头。卅五年初春为野马社作。悲鸿。

出版:1.《美术研究》第13-14页,1978年第2期,中央美术学院,人民美术出版社。

2.《徐悲鸿作品集》第96-97页,文物出版社,2007年11月。

3.《嘉德二十周年精品录·近现代书画卷·二》编号604,2014年,故宫出版社。

4.《苦乐斋藏画选》,2010年,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说明:此作应创作于1946年。廖静文在《徐悲鸿的一生》中曾提到此作,1946年,徐悲鸿在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时,“野马社”社团的几位同学将编绘的社刊送给他看,并告诉他不久前曾收到国民党三青团的恐吓信,要求立即停刊。徐悲鸿听完愤慨万分,当即挥毫写成奔马一幅,赠与同学们以作勉励。

来源:中国嘉德2010年秋拍,成交价:RMB 8,736,000

尺寸:67×100 cm.  约 6.0 平尺

华艺国际(广州)2023春季拍卖会 拍品

1946年,全国仍沉浸在抗战的胜利喜悦中,而国民党悍然发动内战,重庆沙坪坝的学生都自主参加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而徐悲鸿执教的中央大学艺术系的学生,亦在徐悲鸿的引领下,组织“野马社”,以漫画作武器,宣传请愿,亦创办画刊。

同年三月,徐悲鸿从盘溪来到沙坪坝中大艺术系办公室,野马社的学生将纪念画刊送给徐悲鸿阅览。徐氏闻知不久前野马社曾收到国民党三青团的恐吓信,要求立即停刊后,极为愤慨,于是当场挥笔作此“天马行空”,表达对新中国的无限希望,亦勉励学生“洪荒长夜”终有尽头,要保持信心,向奔马一样,更加坚定奔驰战斗。廖静文《徐悲鸿的一生》、徐士萍《徐悲鸿为“野马社”画马》等,皆曾详细提及此画。

是作奔马,四蹄腾空,长鬃飘拂,昂首天外,肢体极为舒展,不作衬景,满铺于画幅,可谓英姿雄发,充满奔放张力。不戴缰辔,象征着自由和力量,亦饱含着振奋人心的精神。题识“直须此世非长夜,漠漠穷荒有尽头”点明主旨,顷刻间,长鸣嘶叫、奋蹄如飞的天马,成为徐悲鸿与野马社学生旗帜鲜明的爱国见证。

Lot 950

潘天寿 观瀑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45年作

钤印:懒道人、阿寿、阿寿

款识: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汉生先生属,乙酉槑子黄时,心阿兰若住持,寿。

出版:《播芳六合:西泠印社中国书画名家精品展作品集》p74.图版61,西泠印社出版社,2017年。

说明:上款人汉生先生即徐复(1912-2006)。徐复,字士复,一字汉生,号鸣谦,江苏武进人,曾师从黄侃、章太炎,是国学章黄学派的传人。建国后名列当时南师中文系八大教授之列,在学术界享有极高的声誉。

尺寸:66×32 cm.  约 1.9 平尺

华艺国际(广州)2023春季拍卖会 拍品

对于多数画家而言,绘事可自娱,可修身,可为稻粱谋,而潘天寿则不然,其自幼备尝苦艰,又长久面对旧日灾难深重,千疮百孔的祖国山河,拳拳赤子心中,抱负何止千万。《听天阁画谈随笔》中,潘天寿曾言:“一民族之艺术,是民族精神之结晶,故振兴民族艺术,即为振兴民族精神之基础”。故此,在西风东渐的上世纪初,其固执地恪守着民族文化的自信,尤是良苦用心。

此潘天寿《观瀑图》,为传统文人笔墨,构图奇崛,峭立巨峰磅礴浑厚,褚黄色皴擦肌理,浓墨勾勒轮廓,又参以石青点染,一条飞瀑倾泻而下,留白作水雾升腾之景,仿佛震耳欲聋的水声与壮丽的山河融汇一体,诗意盎然。而观瀑台身着白衣的三高士,亦为眼前山色空濛,云气氤氲的美景所震撼,畅然忘返。

陆俨少曾评潘天寿画作:“潘老山水画创新甚多,然而探源穷委,也不是凭空而来,前无古人。他从石涛、八大而取用笔用墨之法,便其烂漫简古,而为雄杰排奡,好为赭石调子,着墨厚重,故其通体面目,则类石溪,而骨力遒上,沉着痛快,苍郁奇健,有为石溪所不及者。”亦殊为推崇。

上款人“汉生先生”即徐复,曾师从黄侃、章太炎,是国学章黄学派的传人。

Lot 952

吴昌硕 天竺图

立轴  设色绫本  1918年作

钤印:吴俊之印、吴昌硕

款识:岁寒松柏未全凋,天竹如花慰寂寥。老石一卷天位置,昆仑奴子待红悄。戊午春初吴昌硕。

出版:《锦上华彩:吴昌硕绫本书画集》P102,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20年7月。

尺寸:142×42 cm.  约 5.4 平尺

华艺国际(广州)2023春季拍卖会 拍品

吴昌硕是晚清画坛之承上启下者,齐白石、潘天寿、沙孟海等均曾得其指授。其作画常以篆籀、草隶笔势入画,所作跌宕起伏,有雄强沉厚之力,亦有古拙朴茂之趣。

此作“天竺图”,绘南天竹、湖石,笔法遒劲。其中,南天竹累累果实,色红如丹砂,黑墨点脐,自然垂落,叶片疏密有致,浓淡分明,筋脉可见,枝干亦是穿插得宜。而湖石则以篆籀笔意写其轮廓,肌理淡墨略作皴擦,亦是苍润厚重,同时平衡构图。题画诗著录于朱关田校辑《吴昌硕题画诗》。北京画院藏吴昌硕《天竹如花图》亦可见此题识。

缶翁亦曾有诗云:“磐石结孤根,翠叶光薿薿。错落珊瑚枝,铁网出海底。渭川种千亩,嘉名岂虚拟。岁寒不改色,可以比君子。”以此赞誉“天竹”有君子“岁寒不凋”美德。此外,石寓长寿、坚贞,又因“竹”与“祝”谐音,故亦有南天祝寿之意,寓意吉祥。

Lot 954

黄胄 风雪出诊

立轴  设色纸本  1976年作

钤印:梁黄胄、黄胄写意

款识:黄胄写于京郊。丙辰秋月。

尺寸:138×68 cm.  约 8.6 平尺

华艺国际(广州)2023春季拍卖会 拍品

黄胄的作品,往往反映时代生活,情感深挚。在大量的边疆民族题材写生中,黄胄探索融入中国笔墨的笔意法度,又洗练简化,意象化、艺术化,作品尤是耳目一新,充满着时代自由、奔放、天真的气息。

是作“风雪出诊”,作于1976年,正值其彩墨人物画创作的高峰期,亦契合彼时“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时代主题。画中,一名女医生,头裹蓝色围巾,肩挂医箱,手牵骆驼,在茫茫风雪中前行,一只小狗跟着,亦富有生活气息。而女医生略带微笑,洋溢着积极健康的神情,烘托出乐观坚定的精神状态。整作,骆驼大面积色块皴染写出,笔墨厚重,人物的描写亦是生动直观,充满着对新时代生活的讴歌。

蔡若虹先生亦曾赞言:“黄胄那种敞开心灵门户的、毫无隐蔽的豪放性格,既不故作高深,也不乔装愚昧,他总是自得其乐地在劳动伙伴中开采形象。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年龄的增长,他的作品逐渐离开了田园牧歌的韵味,逐渐接近了民俗学的范畴,接近了‘惟劳动可忘忧’的人生哲学,接近了艺术的天真世界。”也可见黄胄开拓了中国绘画的新形式,亦开创了现当代绘画的新面貌。

“掇英——中国书画”专场外,此次华艺国际(广州)2023春拍“南风——广东美术作品”专场,亦是精品荟萃,如林风眠、黎雄才、杨善深、关山月、赵少昂、赖少其、方楚雄等,尽显岭南风雅,不一而足。而“通神——饶宗颐作品集珍”则囊有诸多“大儒”饶宗颐的书画佳作,亦是难得。

Lot 1137

林风眠 秋林野屋

镜心  设色纸本 

钤印:林风眠印

款识:林风眠。

说明:沈柔坚旧藏。沈柔坚(1919-1998),福建诏安人。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中国版画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等职务。与林风眠交情颇深,一时传为艺坛佳话。

出版:《那些人,那些事—艺边淡墨录》,扉页,王慕兰著

尺寸:68×68 cm. 约 4.2 平尺

华艺国际(广州)2023春季拍卖会 拍品

林风眠将传统文人画审美与西方的现代主义审美融合重构,中西调和,并将其从传统趋至现代,笔下如风景、仕女、戏剧人物、花鸟等,所生成的新的视觉图像,充盈着现代美术的气息。

是作“秋林野屋”是林风眠的风景画佳构,以丘陵、树林、村庄等物象,在色彩与墨的碰撞中,构图饱满,富有感染力。画中,远处重山叠峦,层次分明,灰色、褚褐色、黑色的山体过度调和,既有纵深感,亦凸显悠远静谧。而画面中心一排秋树,色呈金黄,与山景相映,亦有色彩斑斓之感,同时劲挺的枝干似乎给人以生命的希望与力量。林中的小屋,黑瓦白浅,屋前的弯曲小径、溅起的水花,以及错杂的乱石等,则表达一种生命活力和音乐般的韵律。

传统的山水画作,重笔墨而轻色彩,绚烂之气,一直为画者所避忌,毕竟“大红大绿”很容易走入“俗”的框畴。即使原来的青绿山水,设色也讲究缜丽清逸、雅腴灵秀。而林风眠“着色如施墨,用色必见笔”的色彩搭配与融合,使得原本冲突的色彩与水墨,浑然交错。

林风眠、沈柔坚等人合影

是作为沈柔坚旧藏,其与林风眠先后担任上海美术家协会主席,交谊甚笃,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林风眠被目为“资产阶级学者”,沈柔坚与其过从甚密。林风眠亦经常言及“我出狱后第一个和我握手的是同道知己沈柔坚。”而1982年,沈柔坚在上海美术馆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时,林风眠为其题写展标。1990年,沈柔坚在香港艺术中心举办个展,林风眠虽身体不适,仍出席开幕式。沈柔坚的妻子王慕兰在《那些人,那些事—艺边淡墨录》亦有关于沈林彼此惺惺相惜的诸多记载。

Lot 1196

饶宗颐 孤亭秋色

镜框  设色金笺 

钤印:饶宗颐、固庵、干之以风力

款识:孤亭秋色,选堂拟云林笔意。

说明:此画创作于台湾,为台湾寄畅园张允中、张郭玉雨伉俪旧藏。

尺寸:88×42 cm. 约 3.3 平尺

华艺国际(广州)2023春季拍卖会 拍品

饶宗颐是一代大儒,蜚声海内外,声望甚高,与钱钟书、季羡林并列,称“南饶北钱”、“南饶北季”。其亦曾被公推为西泠印社社长,可见其学术泰斗地位。饶宗颐在传统经史研究、考古、宗教、哲学、艺术、文献以及近东文科等多个学科领域均有重要贡献,有“百科全书式的古典学者”之美誉。金庸先生亦言“有了饶宗颐,香港就不是文化沙漠”。

此外,饶宗颐亦擅诗文书画,冯其庸曾撰《乾坤清气一鸿儒——饶宗颐的书画艺术》,盛赞饶公所作是传统意义上真正的文人画,又不蹈袭前人,率以自出手眼。是作“孤亭秋色”,设色金笺,典型的拟倪云林“一河两岸三段式”构图,侧锋横按点苔,山石渴笔皴擦。近景处绘几株古木,一凉亭不染人间烟火。整作富有文人所追求空寂幽远的意境,亦有几分隐士的“冲淡平和”旨趣。是作为寄畅园张允中、张郭玉雨伉俪旧藏。

Lot 1197

饶宗颐 盛世金荷

镜框  设色纸本  2008年作

钤印:饶宗颐印、选堂

款识:以金墨法写莫高窟第一七七号之荷花画样。戊子选堂。

出版:1.《我与敦煌—饶宗颐敦煌学艺集》P90-91,海天出版社,2009年1月。

2.《饶荷盛放—饶荷的形成与发展》图版29,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饶宗颐美术馆、饶学研究基金、云泉簃艺术集团,2014年。

3.《双峰并峙:李可染、饶宗颐书画作品集》P100-101,福建美术出版社,2022年12月。

展览:“我与敦煌—饶宗颐敦煌学艺展”,广东省深圳市文化局、香港艺术发展局、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主办,深圳美术馆、深圳特区报“文化星空”承办,2009年1月16日-2月12日。

尺寸:34×138 cm. 约 4.2 平尺

华艺国际(广州)2023春季拍卖会 拍品

荷花,其性高洁,是历代画家常见的题材,而“钩金朱荷”则甚为鲜见。笔者考北朝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有载:“准财里内有开善寺,入其后园,见朱荷出池,绿萍浮水,飞梁跨树,层阁出云,咸皆啧啧”,可见“钩金朱荷”自为异种,与佛家玄妙的“盛世传说”亦是密切相关。相传唐贞观年间,渝州相恩寺侧泉水中,亦忽生广达三尺的红色莲花,经月不凋。

而饶宗颐对敦煌甚有研究,曾作《敦煌老子想尔注校笺》,填补此领域空白。七十年代,又将敦煌写本《文心雕龙》公之于众,成为研究敦煌写卷书法的第一人。其亦编著《敦煌白画》,对沙州画样的来历、画法、题材等研究详尽,在敦煌壁画、绢画外又开拓新课题。此作即写莫高窟第一七七号之荷花画样,或含苞或绽放的浓艳朱荷花蕾、荷叶筋脉等用泥金勾勒,而荷叶则浓淡分明,或浅或深,鲜明的色彩对比下,寓之深邃神秘,亦烘托此“异种荷花”的法相庄严。

此外,据饶宗颐名字已可知当取学周敦颐之意,周氏《爱莲说》可称“咏荷”名篇,又荷花与佛学渊源深厚,因此晚年笃信佛教的饶公对于“荷花”亦是心有所契,佳作频频,时称“饶荷”。

Lot 1200

饶宗颐 行书五言联

镜心  水墨纸本  2007年作

钤印:饶宗颐玺、选堂

款识:春风一杯酒,夜雨十年灯。苍龙丁亥九十一叟选堂。

尺寸:247×61 cm.×2  约 13.5 平尺(每幅)

华艺国际(广州)2023春季拍卖会 拍品

饶宗颐友人夏书枚曾言:“选堂既宿学,诗词绘画鼓琴,莫不称著于时,骈文倚声尤精善。尝自言以余力为诗,然观其所为,实兼采魏晋六朝唐宋人之长,随体而施,靡不尽其神趣,险峭森秀,清旷超迈,面目綦多,非琴瑟专壹者可同年而语。”而其书法则根植于文学,如行草书融入明末诸家豪纵韵趣,隶书则兼采汀洲、冬心、完白之长,自成一格。

此行书五言联,尺幅巨大,联文内容“春风一杯酒,夜雨十年灯”语出宋代黄庭坚的《寄黄几复》,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是作骨力内蕴,线条朴拙涩行,颇似汉隶或简帛的笔法,自然曲笔却饱有金石味,亦有开张气势。此高古气韵,与李瑞清故作颤笔,沈曾植刻意经营奇崛,亦不同。

Lot 1199

饶宗颐 玉山堂

镜心  水墨纸本  2007年作

钤印:饶宗颐印、固庵

款识:玉山堂。□□先生正。丁亥选堂。

尺寸:35×139.5 cm.  约 4.3 平尺

华艺国际(广州)2023春季拍卖会 拍品

“玉山堂”文辞优美典雅,元代文学家顾阿瑛曾筑玉山草堂,园中假山池塘、亭台水榭,景致怡人,“玉山雅集”亦为彼时名流所歌咏。此横幅笺纸精美,以隶入行,结体平中见奇,书风则清超醇雅,浑穆深厚,兼得金石之劲健与文人的书卷气息。

▲ 同古堂坚持原创

感谢关注并欢迎转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0 阅读:1

张济评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