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山水画中有一个类别叫“行旅图”,描绘商旅游人在自然山水间行走。这个题材相当流行,从五代到清代都有经典作品问世。《秋涧山行》是明末画家陈焕的作品,就是一幅行旅图。画中有高山峻岭,一条蜿蜒曲折的山路靠着山涧。看着湍急的水流,再看看一侧险峻的崖壁,就会由衷地说一句,“山中路难行啊”。
要想画好行旅图,不仅要有扎实的写实能力,还要有深厚的文化修养。很多画家喜欢在诗词文章中寻找灵感,希望在画中表达理想与追求。一幅好的行旅图要有两个特征,其一山水景色写实,看上去逼真立体。其二,画中凝聚文人情思,让人可以感知画家的精神世界。行路难也要前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岂能有畏难情绪。
陈焕 秋涧山行
行旅图,应该以山水景色为重还是以山中行人为重,历来都有争议。哪怕在一些画论中写着人是行旅图的核心,但落实到创作的时候,人只能成为山水的点缀。这是由于,从南唐五代时期画家就这样画,人起到点景作用,方便进行构图。当文人画兴起之后,画家表现文人情怀忌讳过于直白。
陈焕在笔墨技法和表现手法上靠拢吴门画派,力求描绘出诗画一体的特征。画意和诗情,两者如何结合,成为画家努力解决的难题。陈焕为了突出山势险要,采用斧劈皴描绘。山石棱角分明,好像刀劈斧凿的一般,配合浅绛颜色形成苍劲风格。明代画家很喜欢用这种皴法,表现山石粗粝硬朗的样子。
陈焕 秋涧山行 局部
为了增加画面的美感,陈焕用到了一些淡雅颜色。不但增加画面韵味,还让人联想到诗文中描写的景致。山水有质感,画中有诗情,哪怕用笔充满力道,也有了淡雅天然的风情。崇山峻岭间,密林成荫,溪水潺潺,远处有书斋阁楼,山巅上有凉亭供人凭栏远眺。
哪怕山中行人匆匆赶路,也不会觉得空虚寂寞。哪怕画面上只有一人独行,山中随时可能出现行走的游人。山路崎岖,山中独行,却不觉得画风凄凉、行人孤单。看画中景色,勾起了人们游山玩水亲近自然的兴致。这就是行旅图的魅力,画家运用各种方法,让人们爱上山水。
陈焕 秋涧山行 局部
当然了,想要达到这种效果,细节上的努力也少不了。以前景为例,看看陈焕为了增加真实感做了哪些努力。米粒大小的人物勾画精致,背负行囊大步前行。为了赶路方便随身携带一根木棒。一条山路自山中延伸到远方,一块奇石遮挡了视线。让人不禁为赶路人的前途命运有些担心。
好的山水画讲究可居可游,看到这些细节谁都会心动,想要走入画中陪着那位行路人走走看看。陈焕把一幅行旅图画得入情入理,好像讲了一段山水游记。
陈焕 秋涧山行 局部
明代画家很擅长画这种题材,把抒情和叙事的手法运用到山水画的创作中。看过《秋涧山行》,对自然山水的感情更加深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