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耳鸣的滋味真不好受,耳朵里天天像有小虫子在嗡嗡叫,不但影响听力,时间一长,整个人都头昏脑涨,干啥都提不起精神。而且,这毛病还挺难调的,不少朋友都说,药吃了不少,可就是不见好。

在中医看来,耳鸣一般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肾虚引起的,这种耳鸣声音比较低沉,嗡嗡的,还老觉得腰膝酸软,记忆力也差;还有一种是肝火引起的,耳鸣声比较尖锐,像蝉鸣一样,平时呢,脾气还急,口干口苦的。

那为啥好多人按这两种情况吃药,却没啥效果呢?咱们在临床中发现,耳鸣可不止这两种原因。比如说,有一种耳鸣就跟脾虚痰湿有关。
咱都知道耳朵是人体九窍之一,《黄帝内经》里讲了,脾健则九窍清晰。啥意思呢?就是说脾主升清,胃主降浊,清气得靠脾的升发之力到达头面,这样才能滋养耳窍,让咱耳聪目明。要是脾功能不好了,清阳之气上不去,耳窍得不到滋养,不就像缺了电一样,老是嗡嗡响吗?
要是浊阴降不下去,也会影响清阳升发,导致耳鸣。这浊阴是啥呢?就是痰湿水饮呗。这种人除了耳鸣,大多还痰多、身体看着有点臃肿、胸闷恶心,四肢困重,大便也不畅。

今天跟大家说个方子,只有三味药,白术、泽泻和石菖蒲。白术呢,健脾益气,让脾气恢复活力,负责 “补”;泽泻利水渗湿,把湿邪从身体里排出去,负责 “消”;石菖蒲芳香开窍,让药力能直达耳窍,负责 “通”。这三味药配合起来,就能帮你缓解耳鸣的困扰。
不过啊,我可得提醒大家,用药可得谨慎,有需要的朋友,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可千万别自己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