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从未涉足过军事,党中央为何选定他领导秋收起义?

阆苑历史 2025-03-25 22:20:50

1927年在汉口召开的中共八七会议上,彭公达当选为新的湖委省委书记。大会最后决定毛泽东以党的特派员身份,同彭公达一道返回长沙,改组湖南省委并领导湘赣秋收起义。

众所周知,武装起义是军事上的搏击,领导武装起义的人至少应该具备一定的军事素养和武装斗争的经验。然而毛泽东此前一直以书生形象示人,多年从事组织和宣传工作,从未涉猎过军事,为什么党中央却选定他领导秋收起义?

有人可能会说,领导南昌起义的周恩来不同样是书生吗?起义军有负责作战的总指挥,最高领导人懂不懂军事无所谓。

这种观点完全错误,起义总指挥只是负责指挥作战,具体策划行动方案、起义前的动员宣传、胜利或失败后的行军方向等都需要前委来掌舵。所以,起义最高领导人也就是前委书记的人选至关重要。

而且,南昌起义的领导人周恩来并非大家印象中的文弱书生。周恩来是我党最早从事军事领导工作的领导人,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协助蒋介石指挥过东征北伐战争,就在南昌起义前不久,还领导了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并取得成功。

所以,周恩来自1924年从海外归来后,其实一直从事的是军事工作,有着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和丰富的武装斗争经验。况且,当时他身为中央政治局常委,无论从哪方面讲,都是领导南昌起义的不二人选。

但毛泽东不同,他唯一与军事沾边的就是辛亥革命后参加了三个月的湖南新军,但并没有上过战场。况且在湖南新军中,毛泽东就是一名普通的列兵,根本谈不上军事指挥能力。那么,他为何能成为秋收起义的领导人?五点原因帮你释疑。

一,八七会议期间,中央缺乏军事人才

八月一日,中共中央刚刚发动了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武装对抗国民党反动派的首次起义,所以党对这次起义特别重视,几乎投入了全部力量。不仅将掌握的军队尽可能全部拉到了南昌,还将优秀军事人才全都派了上去。

参加八七会议的只剩下以下人员:瞿秋白、李维汉、张太雷、邓中夏、任弼时、顾顺章、蔡和森、毛泽东、陆定一、王一飞等21人。这些人均没有武装斗争的经验,大家和毛泽东一样,全都是握笔杆子的。所以选定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并无特别关照之处。

二,秋收起义的定位是工农暴动,而毛泽东早在大革命时期就非常重视湘赣两省的工农运动,曾多次实地调研,在两地工农当中有着很高的威望

毛泽东还在学生时期,就曾遍游湖南的山山水水,对湖南农村的现状非常了解。大革命时期,毛泽东举办过《农民运动讲习所》,到湖南很多地方进行过实地调研,发表过《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重要著作。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中央决定将党的干部疏散到各地农村。中央原本打算让毛泽东前往四川,但毛泽东不同意,他申请仍回湖南从事革命活动。就是在这段时间里,毛泽东将湖南农运工作及农民武装力量掌握得一清二楚,而湖南各地农运领导人对他也都非常熟悉和敬重。

毛泽东早在1922年便同刘少奇等人领导了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所以,他在江西安源路矿工人中也一直有着崇高的威望。

综上所述,在当时的中央领导人中,没有比毛泽东更加合适的人选了。

三,毛泽东敢于毛遂自荐

一个人想要成功,除了自身具有超强的能力之外,还应当具备敢于主动担责的勇气。否则,你就可能失去成功的机会,而毛泽东正是这样既有能力又有勇气的人。

毛泽东与瞿秋白惺惺相惜,两人私交甚厚。八七会议期间,刚刚走上中央最高领导岗位的瞿秋白看中毛泽东的才华,很想把他留在身边协助自己。

为此瞿秋白在休会时找到毛泽东,希望他到中央工作,但遭到毛泽东的拒绝。毛泽东明确表示自己不愿意在大城市住高楼大厦,想回到湖南领导湘赣秋收起义。

瞿秋白尊重毛泽东自己的选择,在接下来的会议上提议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同新任湖南省委书记彭公达返回长沙,改组湖南省委并领导秋收起义。由于当时没有更加合适的人选,瞿秋白的提议获得全票通过。

四,八七会议上,毛泽东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具备秋收起义前委书记的资格

武装起义最重要的领导机构是前敌委员会。而对于中共历史上针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二次武装起义,其意义不可谓不重大。对于如此重要的军事行动,当然应该由中央领导人来领导、担任前敌委员会书记一职。

八七会议上,毛泽东、彭公达双双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所以一个回湘出任省委书记,一个回湘领导秋收起义,各自有了担当职责的资格,也显示出了中央对湖南革命和秋收起义的重视程度。

五,湖南省委班子希望毛泽东回湘领导革命及秋收起义

大革命时期,湖南省委班子力量强大,工作卓有成效,所以湖南的农民运动走在全国前列。但到了1927年5月,国民党右派军官许克祥在湖南长沙发动马日事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湖南省委也因此遭到破坏。

所以八七会议期间,原湖南省委班子成员均希望中央派出得力领导到湖南重建省委,领导革命。而毛泽东正是他们眼中的好领导,包括新任省委书记彭公达,也希望毛泽东能回到湖南,领导湖南的革命与秋收起义。

事实证明,中共八七会议的决定是无比英明的。毛泽东回到湖南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再次实地调查,发现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反复镇压,湖南很多地区的革命活动陷入低谷,工人农民缺乏武装斗争的热情。于是当机立断取消了湘北、湘西等地的起义计划,只在湘中和江西群众基础扎实的七个县、镇举行武装暴动。

秋收起义遭遇失利后,毛泽东以中政治局后补委员及起义军前委书记的身份,顶住中央压力,将部队带到罗霄山脉的中段,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探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的革命道路。假如毛泽东不回湘领导秋收起义,中国革命的前途将难以想象!

1 阅读: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