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0月14日至15日,东北野战军31小时攻破国民党重兵防守的坚城锦州,创造了人民军队以最短时间解放大城市的记录。
然而,这个记录仅仅过了3个月,便再次被东北野战军自己打破!在天津战役中,刘亚楼指挥东野34万大军,以摧枯拉朽之势,仅仅用了29个小时,便攻取了陈长捷号称“固若金汤”的华北重镇天津,将人民军队解放大城市31小时的记录再次缩短了整整两个小时。

毛泽东看了解放天津的战报后十分高兴,对刘亚楼给予了高度评价,称其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创造了新的斗争方式即“天津方式”。
在天津战役中,刘亚楼提前亲临一线侦查,制定出声东击西的战术骗过陈长捷,将东野强大的炮火运用到了极致,发挥出了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毫不夸张地说,刘亚楼是天津战役中当之无愧的第一功臣。
不过,一场宏大的战役,是许许多多一线指挥员和千千万万普通士兵共同努力战斗的结果。特别是那些一线指挥员,他们面临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能够迅速作出正确判断,率领部队完成既定作战任务,才是整个战役能够取胜的根本。
在天津战役中,东野45军135师师长丁盛就是这么一名优秀的一线指挥员。他沉着冷静,果断出击,率领135师官兵仅用3分钟攻破民权门,为整个攻城部队29小时攻取天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天津战役结束后,丁盛的135师获得东野总部唯一一份全军嘉奖令。135师在此役中表现出的勇猛顽强和惊人的战斗力也使其获得了“四野钢刀”的称号,师长丁盛一仗成名。
1955年全军大授衔时,丁盛被授予少将军衔。别看军衔不高,在四野乃至全军,丁盛都是大名鼎鼎的战将,人称丁大胆,向来以善打硬战恶战而令敌人谈之色变。
丁盛资历较浅,毛泽东在湖南一师上学时他才刚刚出生于江西于都。丁盛是地地道道的穷苦人家的孩子,没有上过一天学,从小就踏踏实实帮着家里干活,但依然吃不饱穿不暖。
1930年,17岁的丁盛独自在山上干活的时候,突然见到久闻大名的红军路过,丁盛来不及告诉父母,毅然决然地加入了队伍。
丁盛大字不识一个,本来没啥前途。但好在他是本地人,入伍后当上了通讯员。通讯员接触领导的机会很多,而丁盛人生中接触的第一个“贵人”便是大名鼎鼎的张闻天。

张闻天对这个机灵的小伙子很有好感,干脆把他调到身边工作,手把手教他读书习字,给他讲解、引导他阅读马列主义书籍。丁盛非常聪明,学什么都快,不久也算是个文化人了。
头脑灵活,有了文化,自然会受到重用。张闻天把他推荐到彭德怀的三军团当了连指导员。丁盛也许是红军中从战士直接升任连级干部的第一人。
不过在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丁盛都没有担任过什么军事主官,所以也没有特别亮眼之处。做过几天挺进纵队独立旅的旅长,参加过百团大战,由于独立旅武器装备太差,在百团大战中表现一般。
不过到了抗战后期,丁盛有幸进入抗大学习。这一学习出来,丁盛的军事能力突飞猛进,逐渐在军中崭露头角。
1947年,丁盛出任新成立的东野8纵24师师长,在东野秋、冬季攻势中立下赫赫战功。

但在辽沈战役期间,8纵接连犯了两个错误,丁盛也跟着司令员段苏权憋了一肚子气。虽说在辽西会战中8纵表现出色,但丁盛仍然觉得不解气。
辽沈战役结束后,东北野战军奉命入关,参加平津战役。1949年1月14日,平津战役的关键之战天津战役正式打响,丁盛率领的第135师成为主攻部队之一。
刘亚楼制定的攻城战略是东西对进,拦腰斩断后再分割聚歼。在这场决定性的战役中,民权门成为了东突破口的焦点。
战前刘亚楼亲自找到丁盛,问他有没有信心三个小时突破民权门。在锦州战役中倍感憋屈的丁盛咬着牙答道:不用三小时,一个小时拿不下民权门,我提头来见。
战斗打响后,攻城炮兵对着民权门等重地进行了40分钟的猛烈炮击,撕开了一条200米的口子。但由于城墙高大坚固,下面半截仍然屹立不倒。

停止炮击后,守城敌军潮水一样拒守在缺口处,疯狂向我攻城部队扫射。
丁盛咬咬牙,命全师将炸药包集中交付给主攻营,主攻营爆破队通过提前挖好的坑道运至城门下。点燃炸药包后,只听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民权门及附近的城墙瞬间被夷为平地!
主攻营趁着硝烟弥漫之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进城内,整个过程只有短短三分钟!接着丁盛指挥大军掩进,开始市内纵深战斗。
135师沿着金钟河大街直插原意大利租界,与西突破口涌入的队伍胜利会师于金汤桥,摧毁了敌人引以为傲的防御体系,仅用短短29个小时便完全占领了天津,活捉了华北剿总副司令、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
天津战役之所以能以短短29小时取得辉煌胜利,除了刘亚楼指挥有方、东野将士整体英勇顽强之外,丁盛指挥135师三分钟攻破民权门才是最为重要的原因。

天津战役后,丁盛在衡宝战役中误打误撞,孤军搅乱白崇禧30万大军防线,为衡宝战役歼灭白崇禧集团再立奇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