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作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诞生将帅多寡的话题,是浅薄无知的行为

阆苑历史 2025-03-21 22:20:37

近段时间以来,网络上出现了一些关于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开国将帅数量对比的文章,读来心里很不舒服。客观地说,很多人只是人云亦云为了搏取流量,并没有什么坏心思。但有个别人却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实在是其心可诛。

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连续发动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导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功败垂成,城市工人运动被镇压,无数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被屠杀,年轻的中国共产党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

为了挽救革命、挽救党,在共产国际的指示和帮助下,中共中央及时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决定以革命的暴力对抗反革命的暴力。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联合国民党左派力量,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先河。因此,南昌起义的意义极其重大,中共中央也给予了高度重视。

秋收起义是在党的八七会议后,遵照八七会议精神和瞿秋白湘粤赣鄂四省秋收总暴动的指示,毛泽东及湖南省委在湘赣边发动的工农武装暴动。

无论南昌起义还是秋收起义,都是在纠正右倾错误路线后,党领导发起的针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武装斗争。虽然南昌起义在前,八七会议在后,但两次起义都是贯彻的八七会议精神。

不过,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还是有着一定的区别,大概体现在以下两点。

一,南昌起义得到了中共中央的特别重视,党为此几乎掏出了全部家底。

中共中央绝大多数领导人都参与了南昌起义的策划过程。张国焘、瞿秋白、周恩来、李立三、邓中夏、谭平山、彭湃等等,都曾为起义出谋划策,中央政治局常委周恩来出任前委书记,直接领导了这次起义。

在军事力量方面,党将自己所掌握的正规军队全部拉到了南昌:贺龙的第二十军、叶挺的第十一军大部、朱德第三军军官教育团,可以说党为了南昌起义成功,是孤注一掷倾其了所有力量。唯有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警卫团没有参加,但究其原因,警卫团也是计划中的一份子,只不过没有赶上起义而已。

在军事领导方面,凡是在历次革命战争中表现优秀的共产党的军事人才,几乎都被调来参与了南昌起义。如陈赓、聂荣臻、刘伯承、陈毅等等,他们当时并非在起义部队中任职,而是被临时拉来参与军事指挥的。更别说起义部队原来的将领叶挺、贺龙等人,他们本来就是久经沙场赫赫有名的战将。

所以,南昌起义是集中了党当时所有的优质资源,在这一点上秋收起义根本不能与之相提并论。

不能说党不重视秋收起义,而是秋收起义与南昌起义间隔仅有月余时间,党所掌握的主要力量与资源已经给予了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唯一的正规武装就是没赶上南昌起义的第二方面军张发奎的警卫团,总共才两千多人。虽说是警卫团,但其实是6月份刚刚组建的队伍,部队还没有完成整合与集训,战斗力还没有形成,这一点后来在起义中也得到了证实。

从指挥班子来讲,中央方面只派出了特派员毛泽东,而毛泽东之前从没有接触过军事,当时谁也不知道他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总指挥卢德铭等人都是黄埔二期生以下,之前的职务都较低,其军事指挥能力当然不及久经沙场的叶挺、贺龙等人。

所以,秋收起义无论从哪方面来讲,其实力都弱于南昌起义,这一点不可否认吧!

二,南昌起义是纯粹的正规军事力量之间的较量,而秋收起义是工、农、兵混合武装力量对抗国民党正规军事力量。

参加南昌起义的部队,本身全部都是国民革命军,而且叶挺的第十一军,还是国民革命军中的精锐部队,在东征北伐中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参加南昌起义的没有工人纠察队,也没有农民自卫军,全都是经过北伐战争锤炼过的英雄之师。南昌起义,就是正规军事力量之间的较量。

而秋收起义正如其名,一开始的定位就是工农暴动,本来计划中就没有正规部队,比较有实力的当数安源工人纠察队和安源矿警队。其余的有浏阳工人义勇队、平江工人义勇队以及永新、莲花、萍乡、铜鼓等地的农民自卫军,这些义勇队和自卫军,绝大部分还用的是刀、叉等冷兵器,其战斗力可想而知。

好在前委书记毛泽东提前知道了警卫团的存在,向中央争取到这支正规武装参与了起义。

从以上两点可以看出,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首次起义,南昌起义几乎集中了党所掌握的全部正规武装和优秀军事人才,所以从南昌起义走出共和国6位元帅3位大将不是很正确的吗?值得某些人以此炒作吗?

反观秋收起义,中央只派出了毛泽东一位特派员,秋收起义是在湖南省委的直接领导下举行的地方起义,是武器装备和军事素养都极端落后的工、农、兵联合武装暴动。在实力相差如此悬殊的情况下,毛泽东还能保存力量,带领队伍走上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路道路,为中国革命探索出了正确的模式,且诞生了共和国一大元帅一名大将。难道这还不够吗?

况且,起义只是短暂的过程,每一位将军的成功,都是在二十几年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中历经无数次血与火的考验,百炼成钢的!并非早夕之功,并非哪一次起义便确定了的。譬如林彪和粟裕,南昌起义时一个是排长一个是班长,他们难道不是在后来的革命战争中才成长起来的优秀将领吗?

总之,共和国十大元帅也好,还是十位大将也罢。都是在党的领导下,在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的武装下,经过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抗美援朝战争的检验,才成为共和国杰出的军事家。他们是一体的,不应该以某次起义而加以区分,更不应套用“山头”而妄加揣测。

所以,炒作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诞生将帅多寡的话题,是认知上的短视行为,是绝对错误的行为!

0 阅读: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