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在经历宣帝中兴之后,无论是王朝疆域还是国家软实力都走上了西汉的巅峰,真正做到了万邦来朝天朝上国的盛景。但是这样强大的西汉王朝却在短短几十年后就被王莽篡夺,结束了他辉煌的一生,这一切又是怎样发生的。
这就不得不提这位汉室最倒霉的皇帝,汉宣帝的儿子——汉元帝刘奭。
刘奭是汉宣帝的长子,是汉宣帝和他在患难之际的妻子许皇后所生,由于一直怀着对许皇后的眷恋和愧疚,宣帝一直宠爱着这个长子,尽管知道刘奭可能不是最佳的传位人选,最终还是将帝位传给了元帝。
但是和雄才大略的宣帝相比,元帝在政治才能上就差了很多,尤其是其生性懦弱,没有主见,又偏信儒道,使得在位期间大权旁落。
事实上,宣帝很早就预言到,汉室河山很有可能就败落在这个太子手上。在《汉书·卷九·元帝纪第九》这样记载:宣帝作色曰:“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
简而言之,宣帝期间很好的平衡了王道和霸道,王霸兼用,儒法结合,垂拱天下,使得吏治清明,国力蒸蒸日上,但是元帝自小认为应该以儒术为主,效仿周朝,重用儒生,施行德政。宣帝因此十分失望,发出感叹:“乱我家者,太子也。”
元帝即位之后,宣帝为他留下了三位辅政大臣,乐陵侯史高、太子太傅萧望之和少傅周堪,后两位都是典型的儒生,得到重用之后自然要大展拳脚,而元帝玩起了平衡的手段,重用宦官,以免儒生大权独揽。但是儒生显然对理想和事实的分辨能力不清,他们推行的改革很快遭到了其他势力的打击,最终萧望之自杀。元帝尽管对此伤心不已,但自来优柔寡断的元帝仍然在重用宦官,他自以为宦官不会再重演前朝外戚干政的乱局,不会结党营私,但殊不知这更是埋下了大权旁落的祸根,宦官石显乘机大肆培养自己的党羽,甚至一度朝野只知石显,不认元帝。
元帝在位期间,不仅仅是官吏腐败,地方上乱象更显。当时元帝朝天灾不断,上位的第二年,关中发了大水,淹没了大片的土地,第三年关西地区又发生了大地震,更是民不聊生;甚至汉武帝的陵寝也没能逃过水灾。这一度让汉朝人心惶惶。之后每一年几乎都有各种大灾出现,让朝廷疲于奔命。但更加灾难的是,天灾过后,地方豪强世族趁机吞并土地,大量自耕农被迫背井离乡,或是卖地。自耕农少了之后,税收自然少了,直接冲击了国家财政。
诺大的大汉王朝,在元帝在位的十六年间,天灾人祸不断,迅速走向了下坡路,宣帝中兴后仅仅五十余年,王莽篡汉,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西汉王朝就此灭亡,可悲可叹。
汉宣帝选错了继承人,汉元帝过度痴迷于儒家思想。
胡说八道….外戚才是西汉灭之根本
汉元帝是最幸运🉐好吧,接手的是鼎盛的大汉
汉元帝汉朝最蠢的一个,刘病已交给他的是西汉最强大时期的汉帝国,而且都明明白白告诉他了“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可他还是信了儒家那一套老爸的话全当成屁了
宣帝是一个合格的丈夫和父亲,但皇帝上不太合格,武帝是一个合格的君王,但不是合格的丈夫和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