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地的国资股东,终于要下场了?

橘说地产 2023-12-23 07:24:19

混合制房企的阵营,又有了新动静——

“公司于9月16日披露《关于股东拟为公司融资提供增信的提示性公告》,两个多月过去了仍没有落地……福田投控是否还有意愿支持公司的发展?”

12月初的投资者关系平台上,面对这样尖锐的提问,金地给了一句模棱两可的答复:

“公司股东都以各自的方式,在支持公司的发展。”

这“各自的方式”,瞬间引起了市场的联想——

核心资产摆上货架?

前些日子,财新爆出猛料——

为了缓解还债压力,金地11月起开始变卖资产,正与第二大股东福田投控接洽,出让深圳核心住宅项目金地环湾城的部分股权。

消息一出,震惊四座。

金地环湾城是深圳航母级旧改之一,第一期刚开盘不久,成绩斐然,算得上金地手上最有价值的项目了。

既然是马上能变现的珍贵资产,为什么要直接变卖?

有着国资背景的金地为什么迟迟无法发债?

作为国资股东,福田投控是打算掏出真金白银为“亲儿子”托底,还是趁乱渔利?

这一切,随着金地相关人士回应的那句“目前没有可以公布的信息”,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问号。

融资及时雨

先看下传说中的交易情况。

虽然信息和细节尚未尘埃落定,但我们大致可以算一笔账。

据媒体消息,此次成交对价或为40-50亿元。

这是什么概念呢?

今年,金地的债务高峰期已经过去,但未来,尤其是明年的前半段,压力确实不容小觑。

2024年1月,有一笔15亿的中期票据到期,截至6月前,有近80亿元的境内债到期,而到了8月,又有一笔5亿美元的境外债面临兑付——

所以,如果真的能敲定买卖,对金地可谓是融资的“及时雨”。

无论是一次性输血这数十亿元,还是分期支付,都够金地稍微喘口气了。

当然,这是卖项目的直接回报,如果从减少支出的方面来看,金地同样能尝到不少“甜头”。

首先,可以大大缓解投资压力。

就像此前说的,金地环湾城是一个旧改大盘,还是市中心难得的超级综合体项目,有住宅有商业,这意味着前期的投入肯定不会少。

企业财报显示,环湾城预计投资近250个小目标,去年开工,截至今年上半年,已经砸了快50个亿进去——

换言之,这个项目还有近200亿的投资额需要填进去。

在这个形势下,这么一大笔钱,就还蛮难的。

但如果把部分股权卖给福田国资委,假设对半卖吧,投资额也能顺势少掉近百亿元。

另一个利好是国资下场,确实可以恢复购房者的信心。

众所周知,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一旦公众对房企的质疑开始扩散,反馈到市场端,就是销售额的直线下滑。

这不,有媒体报道,在经历前不久的股债双杀和舆论风波后,金地环湾城已经出现不少购房者退房的现象了。

但倘若有福田国资委的入股加持,有政府站台,买房者的心里便踏实许多。

这一切,都要比房企自身的辩解要有力得多。

为什么不发债?

写到这里,可能有小伙伴们会问——

为什么金地不选择发债这种更便捷的融资方式,而是宁愿抛售项目呢?

确实,我们扒了一下,自从2022年2月以后,金地就再没有发行过债券了,包括公司债、中期票据、美元债等等。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一个偏悲观的猜测是,在当下风声鹤唳的时刻,企业信用普遍下降,公开市场融资难度大,房企想要独立发债的通道很难走通了。

就连优秀民企也概莫能外,有时,不依靠中债增等机构,企业根本无法发债。

但想要获得中债增担保发债也不是一件易事。

这就来到第二个原因——

中债增担保发行的成本,可能让企业有些难以承受。

今年9月,美的置业发行了年内第四期中票,其中有两个品种分别由中债增、浙商银行实际提供4.6亿元、4.7亿的信用风险缓释凭证,对应信用保护费率为0.79%、1.08%。

对于中票不过3.5-5%的发行利率来说,近五分之一的手续费并不低,与银行借款相比,中债增的成本也偏高。

手续贵就算了,更关键的是,中债增需要担保抵押——

但民企早就把能卖的资产都卖了,能抵押的都抵押出去了,手里还有多少货可以拿出来呢?

金地高管此前的发言也侧面印证了这一点。

去年10月,财务总监曾爱辉在金地集团投资者会议上表示,虽然金地在使用中债增的名单中,但因为某些原因暂时没有使用,比如说中债增会产生相关收费和担保比例等问题。

金地另一财务负责人也强调,公司所有的负债都是无抵押无担保类型。

言下之意,就是中债增的融资风格和金地并不适配。

金地更青睐的,或许是经营抵押贷款和银行借款。

还能买单多少?

最后,再说下大环境。

讲真,即便头戴优秀民企的帽子,在网传的50家房企的白名单之列,背后的股东是险资和深圳市福田国资委,但金地的处境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乐观。

按理说,底子不差,又手握一副好牌,金地会享有很多融资上的便利和照顾。

但没想到,还是落到靠出售核心资产求生存的地步。

但如果已经开始考虑拿出最核心的项目,以后,金地还有多少物业可以卖呢?

就算深圳福田控股真的接了这次盘,缓解了一时的压力,以后,它还有持续接盘的能力吗?

此时,不由想起另一个混合所有制民企的代表——万科。

万科背后的大股东是深圳国资委,不得不说,深圳国资委的实力的确强悍。

近三年,每年的纳税额、利润总额都接近或超过1000亿元——

来源:深圳市属国资国企2022 社会责任报告

做个比较理想的假设,万科目前的短债是近470亿元,如果深圳国资委把其他城市建设和民生项目暂时放在一边,全力帮万科度过难关,把一年40%的利润拿出来就可以做到。

那金地呢?

作为一个区级的国资委,现金和收入情况和市级国资委不是一个量级,如果不依靠市场的力量,福田区国资委又愿意,或者能为金地买多少单呢?

0 阅读:0

橘说地产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