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论及自2018年非瘟侵入中国以来,行业所产生的最大差异究竟在何处,想必所有人都会异口同声地提及“节奏太快”这一表述。今日,我们试图凭借一系列的文章,为诸位阐释明晰我们养殖行业这数年的发展态势,同时对未来予以展望,此系列的文章收录于《通过放养模式看养猪业未来》。
1、昨日文章回顾
昨天的文章比较长,为大家论述了放养公司在管理上的迭代方向,字数两千多字,正常我们写一篇文章就是控制在一千到一千五百字比较好,字数越多反而看的人越少,这跟我们这个行业的人,平均耐心有很大关系,视频就是爱看九秒左右的,再长就不爱看,文章就爱看一千多字的,再长也不爱看,这就要求我们创作者,得很好的把握节奏,优先说重点,尽量不写太长。
昨日认真阅读文章之人,定然察觉到了文末的彩蛋。而未有所发现者,亦无需挂怀。文章最后的那个结算单,饲养日龄147天,均重267.8,日增重高达852,料比2.59,还原为240斤的标猪,料比才2.3了,这个猪确实好,成活率也高,长速又快,以前控料要到191多天才能卖的,他这个147天就能卖,这个我发一个前两年采用控料模式的结算单出来,大家就能对比出差异了。


这个147日龄,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肯定是没有控料的,当然完全的自由采食也不至于,大概控制一下还是有的。这个品种大家感觉出来了吧,真的算是很好的了。
2、优秀的猪源是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仔猪的品质至关重要,这点大家从昨天的文章,以及今天发的对比里面就能感觉到。这个重要性在放养公司这边,更是不言而喻的,几乎所有的人都认识到了品种的重要性,而这点在大多数500头母猪以内规模的自繁自养户群体上面,无疑又是割裂的,他们大多数还停留在2020年以前的思维中,知道种猪品质重要,但是并不知道具体的怎么才叫做好(不知道好的标准)。
可以说在放养模式里面,谁掌握了优秀的仔猪资源,谁就掌握了快速的发展权,当然了仔猪肯定不会凭空出生,这里说的仔猪资源其实就是母猪资源。
母猪资源谁手里的最好,目前看来是集团公司的自有母猪场里面的比较好,自己养了自己卖,那肯定是追求料比为第一位了,这点就和普通的卖仔猪的母猪场不一样,卖仔猪的母猪场肯定是优先考虑多生了,大多是选择法系母猪,然后配个美系杜洛克,德康E系,托佩克E系这些,就算好的了。
专门养母猪卖小猪的群体,没有一定的远见,仅凭自身迭代,很难有冲动迭代到低料比品种上面,北方的母猪联合体公司还是最大的一匹黑马,最有可能主动升级到低料比仔猪的还得是这个群体,具体的内容我们会在明天的文章里面为大家分析。
3、阿米巴模式破解仔猪自给难题
放养模式追求的肯定是轻资产,完全靠自养母猪实现仔猪的自给自足,虽然这是最完美的,但是实现过程依然困难重重,自给自足这东西一旦把握不好,就会变成吃大锅饭,去年重组的那个上市公司(X农集团),母猪场就是一塌糊涂,放养事业部都不爱采购自有母猪场的仔猪,养殖户也是拼命要求要外采的苗,不要自己母猪场的,搞到后面实在没办法了就投了些自有育肥场,自己养总行了吧?最后自养场连续养了几批猪,成活率都没有能够超过75%的。。。。。。
自养母猪这条路看来是很难成了,剩下比较有可能的就是母猪放养业务与阿米巴模式了,其中母猪放养业务那就不用说了,模仿育肥猪的放养模式就是了,路总是人走出来的,效果如何可以慢慢观察,方向起码是对的。

阿米巴模式
阿米巴”(Amoeba)在拉丁语中是单个原生体的意思,属原生动物变形虫科,虫体赤裸而柔软,其身体可以向各个方向伸出伪足,使形体变化不定,故而得名“变形虫”。变形虫最大的特性是能够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来适应所面临的生存环境。这种生物由于其强大的适应能力,在地球上存在了几十亿年,是地球上最古老,最具生命力和延续性的生物体。
具体到猪场上,那就是母猪场与放养公司是独立存在的,自负盈亏,母猪场生产的仔猪可以往市场上卖,也可以按市场价卖给放养公司,同时放养公司也可以自主决定跟母猪场买仔猪,还是跟市场上的别人买仔猪。
这种模式的好处当然是显而易见的,独立发展,更容易站在一定的市场高度去使用更好的母猪,生产出来的高品质仔猪也就更有市场竞争力了。
好啦,今天就先这样吧。在生猪养殖这个行业,发展得挺快的,不过呢,小圈子的趋势是越来越显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