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美两国之间的关税政策调整,引起了广泛关注,同时也引发了我对生猪养殖行业的深思。在这场贸易争端中,生猪养殖业能获得哪些启示?基于此,我顺势推出了《贸易战与生猪养殖业》系列专辑,试图通过分析贸易争端,为生猪养殖业提供一些深入的见解。
中国能够实现对美贸易顺差,依靠的是什么?答案必然是成本了,成本可以卷死潜在的竞争对手,这个道理想必大家都清楚,国内是这样玩,国外也是这样玩。
不过养猪的成本构成,哪些是集团公司有优势的部分,哪些又是中小型猪场有优势的部分呢?这个问题我想很多人都没有想过,今天我给大家分享一下,成本问题我的看法。
饲料成本
这点许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这个饲料成本集团公司有巨大优势,其实不然,我的看法是饲料成本优势压根就没有优势,大家认为集团公司的饲料成本有优势,那是建立在他自己生产自己销售饲料的前提下,忽略了2020年以后行业快速的变革下,饲料企业过得比我们养殖户都还要艰难了,原本饲料企业赚多少钱,那是饲料企业说了算,现在在放养公司异军突起之下,饲料企业与放养公司的结合,压根就没有地位,放养公司自己出大料配方与预混料配方,每吨只给饲料企业一百块钱加工费,这一百块钱还要包损耗,一般的饲料企业搞得不好,很容易搞赔钱呢。
这就逼得饲料企业必须向上整合供应链资源,才能赚到这点微薄的加工费,不过跳蚤虽小,好歹还有点肉吧,这要是在2020年以前,饲料企业意气风发的时代,这点利润连人家的厂门口都进不去,可惜今非昔比呐。
在关键的2020年饲料企业发展生猪养殖的年景,干了生猪养殖的企业,顺风顺水顺财神,自己生产不过来,现在在努力发展下面的饲料代工厂。没有干养殖的企业,只能被迫沦为代工厂,很多东西错过了就是错过了,回不去了。
这么一分析,好像集团公司也没有好大的饲料成本优势,反而中小型猪场,很容易依靠全国各地普遍存在的地源性饲料,非常规饲料转型到差异化养殖道路。这个资源也是有限的,在正确的时间去做了这件事,就会走上一条另外的发展道路,在特定的时间没有去做,未来也不会有机会去做了,这东西的总量摆在那里。
非常规饲料与地源性饲料的规模化应用,在今年这种饲料价格上涨强预期与猪价看跌的强预期相互交叉之下,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目光,我们猪哥靓公众号从2024年四月份开始主导的差异化养殖模式之非常规饲料的应用,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目前已经在全国除西藏与海南外,其余所有省份范围内形成了稳定的供应链体系,目前已经迭代到3.0版本了,就在那里静静的等待着有识之士共同开发这个资源。
好了,至此,今日便止于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