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聊到了各种名目繁多的催肥类产品了,这个话题原本我不想说的,因为中大型猪场主流认知里面已经早就完全摈弃了类似的添加剂了,集团公司更是谈都不谈这类产品。不过这类产品在中小型猪场,各类主播嘴里,那是广为宣传津津乐道的。
咱们公众号的粉丝群体,主要还是以中大型猪场为主,那些喜欢看抖音直播的散户们是不会看我们的文章的,要聊一个颠覆他们认知的话题,又还要得罪那些主播,这事原本我是不想干的,可是我又发现有许多中型以上规模的猪场,还在使用类似产品,我觉得我还是有必要为大家分析分析。
使用催肥剂这类促生长的产品,原始追求是什么?是长得快,为什么要追求长得快呢?因为提前出栏就节省了饲料。
提前出栏就节省了饲料这一说法,到底是哪里来的?许多人已经说不清楚了,反正就感觉卖添加剂的这样说,兽药经销商也这样说,好像连卖预混料的,卖玉米豆粕的,卖颗粒料的,都是这样说的,慢慢的这就变成了一个真理了,对于真理我们养殖户是不会随意质疑的。
在品种固定,饲料固定,养殖环境固定,然后同样采用自由采食模式的前提下,提高采食量确实可以提高日增重,实现提前出栏的目标,但是并不能节省饲料,而是多吃了饲料。
什么?提前出栏没有节省饲料,反而是多吃了饲料?真相是这样的吗?真相确实是这样的,是不是完全颠覆了大家的理解与认知?
对于料比来说,同等条件下,高于自由采食的料比最高,然后自由采食料比第二,精准控料模式料比最低。当然了如果要比较日增重,则是精准控料模式最低,自由采食第二,高于自由采食的最高。
何为高于自由采食?就是使用一些手段让他的采食量提高起来,比自由采食模式吃得更多一些,包括给饲料拌水变成湿拌料去分餐饲喂,包括加盐或者加葡萄糖去提高适口性,包括使用各种催肥剂产品,这些都是提高采食量方法,这些方法都会提高日增重,从而缩短出栏时间,但是都会提高料比。
我们养猪,不是养儿子,更不是养老婆,长得快并不能给我们增加效益,你要栏舍紧张的时候你提高了栏舍周转率好像又有一点意义(其实意义也不大,因为成本增加了很多),你要栏舍不紧张的前提下你提前出栏增加了料比增加了养殖成本,这笔账是根本不划算的。
我们搞养殖,技术迭代方向一定要搞对,我们只能从湿拌料往自由采食迭代,再从自由采食模式往精准喂料迭代,再从精准喂料往水料系统迭代,这是正确的喂料方式迭代路径。你不能说自由采食模式你又往湿拌料这种增加采食量的方向迭代,你这种方向错误的根本就摸不到正确的门槛的。
这就像这几年我们生猪养殖行业的降低料比路径一样,你只能第一步去购买最新一代的种猪,最好的品种的那种,然后你做好蓝伪双阴,最后你做精准喂料,这个技术迭代路线是正确的。你要不更换种猪,你直接花大量的成本在原本的母猪上面迭代蓝伪双阴,你这就是典型的路线错误了,这就很难成功的,即使成功了也是练习的偏门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