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论剑,不改变种源就必须进行差异化养殖

猪哥技术 2025-04-13 19:08:38

上文我们说到了品种的重要性,今天我们一起聊一下,如果无法更换品种的前提下,我们应该如何进行差异化养殖,进行更好的发展这个话题。

更新最好的品种的重要性大家想必已经非常清楚了,不过要想执行起来似乎并不是那么的简单,这里我贴出一张当前的仔猪大概的品质分级介绍,大家对应着仔猪看看母猪的性能,毕竟很多时候说母猪就是说仔猪,说仔猪也就是说母猪。

阻碍我们引种优秀品种母猪的因素,总共就是两点,分别是不懂得最新品种的好与买不到最新品种。

阻碍我们坚持蓝伪双阴的因素,也就三点,一是不懂双阴带来的巨大优势,二是清不了场带来的蓝伪守不住,第三就是饲养过程中守不住。

上面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加强自我层面的学习与认知来解决,真正困难的是更深层次的问题,比如资金折腾不动了,人员跟不上了,老板因为年纪大了,心累了,不想再费尽心思钻研了,这种层面的问题往往就会偏向于不再继续升级迭代,而是维持现状,在自己熟悉的领域继续运行下去,而不做过大的改变了。

可是形势他不按照我们的想法走呀,猪价长期走低,越来越贴着我们的成本线来,甚至低于我们的成本线去运行,这就让我们很焦虑了,大的改变不去做了,只能把注意力放在一些小的改变上面,这些差异化的生存策略大概有两个方向,我们来分析一下。

第一种,自繁自养场转型母猪场卖小猪

这一种很普遍,因为现在卖小猪利润高,不过这种模式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就是原本的自繁自养模式配套的保育,产床,小猪,大猪等栏舍,与卖小猪模式不匹配了,母猪舍与产床不够用,而肥猪舍又空着,这就很难了,要去大动干戈的改建猪舍又不想干,况且还不知道卖小猪模式能顶几年时间,现在节奏这么快,万一卖个一两年小猪后就没行情了,挣的那点钱都不够改猪舍的。

第二种,自繁自养场转型非常规饲料养殖模式

这种也很普遍,不过这种也是面临几个关键环节的制约,这些关键点制约了这种养殖模式的大范围应用,不过也契合着非常规饲料的本质,那就是整体供应量有限,并无法支撑大面积的应用,这些关键环节主要就是规模的限制,老板的思维深度,配方体系的建立,供应链体系的建设这四个方面为主。

规模限制

非常规饲料,全场大小猪一起平均的话,大概就是一天10斤左右一头,一百头母猪的自繁自养场,大概就是一天五吨料,两天半吃一车最小的4.8米的车,12吨左右,运费高点就高点吧,起码能运行,可是要是母猪是一百头以内呢?那就不合适了,规模太小,料放上三天也就坏了,这个规模限制就是一百头母猪以内的规模不适合应用。

老板的思维深度&配方体系的建立&供应链体系的建立

有的猪场老板,能够正视这是一种与常规饲料截然不同的饲喂方式,不同于常规饲料的高度标准化,因此需要重新建立相应的配方模型与供应体系,以及品控标准。可是有的老板思维就明显跟不上了,简单粗暴的去理解,XX料多少钱一吨到岸价,然后谁的便宜就跟谁拉,结果一通乱用日增重也不行,料比也不行,即使瞎猫碰上死耗子真用对了配方,马上也会遇到原料质量不稳定,供应链不稳定等问题。

其实一直全新的模式,探索与应用是要经历一个过程的,而非如同散户一般粗暴复制,这是典型的散户思维,不可取。

0 阅读:0

猪哥技术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