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之所见,耳之所闻,心之所想,皆是题材

建锋玩转生活 2024-11-19 07:26:52

昨天(11月17日),我在头条上发布了一篇文章,标题是《教了一辈子书,竟不知“小饭桌”是何意?》。

网友“淡泊的星辰d”评论道:“哈哈您太有意思了!一个不解就弄了个通篇大论!到底是老师。”

我会心地一笑,立即仿照这位来自吉林的网友的语调作了回复:“哈哈您真的是慧眼识珠!一句点评我又要弄个通篇大论。”

我就用这篇“通篇大论”给这则评论作正式的回应,以证明他此言不虚!

也许这位网友更要“哈哈哈”了。

应该说,这位网友在不经意中一语道破了我作文构思的要害:“一个”!

怎么来理解“一个”?

首先体现在选材上,从“一个”(如“不解”)出发,以点带面,或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具体点说,就是我在写作中,根本不用担心无东西可写,目之所及,耳之所闻,心之所想,皆是题材。

也就是有了这个“点”,即这“一个”,我的文章就有了立足点,就有了原始意义上的“观点”(观察点),然后尽全力扫视四周,把所见所闻所思建构成“通篇大论”(网友“淡泊的辰星d”语)。

这位热心的网友所评之文就是如此写成的。

昨天我在校园里闲逛,看见了墙壁上的一幅公告:《XⅩX县关于公开征集“小饭桌”和校外培训机构安全问题线索的公告》。

我这个退休了的教师竟不懂“小饭桌”是什么意思,实在说不过去,实在有点汗颜!

由此我展开联想的翅膀,想到食品卫生安全问题,想到工作上的形式主义和“跟风走”,也想到写文上的生造词等等。

于是,我把这些联想内容稍稍整理一下,不就是一篇文章了吗。网友说我“太有意思了”,准确地说,我是“太会联想了”或“太有想法”了。

我的联想的路径如下:

公告一一不解“小饭桌”之义一一饮食卫生安全一一

工作检查一一形式主义一一生造词。

不仅仅是这篇文章,我在写作本文前特地进入了我的头条主页看了看,发现我最近十几天内连发的十几篇文章都是如此写成的,无一例外!

如三天前发布的《永州之野产异蛇,兼谈语文教学》,就是如此。

那天我进入网友英明果断小羊aZ丫的头条主页,发现他是湖南永州人,忽然默诵起这么一句:“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这一文句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散文《捕蛇者说》里的第一句话。

由此我的思绪就飞开了:网友的属地永州是不是柳宗元笔下的永州?他的这篇名著我在上中学时背诵过,为什么如今只记得这么一句?我继而联想到学生背诵课文的重要性,以及语文教学法。

我的联想的路径如下:

永州一一柳宗元的《捕蛇者说》一一背诵课文一一语文教学法。

由“永州”的联想,到此还没有结束呢。还有两篇文章与此相关,只是因为时间关系,还没来得及去写,标题倒是想好了。

如《一朝踩了蛇,十年怕井绳》。

基本构思已经就绪了:

不是有句俗语嘛,“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由此我联想到读初中时,在放学的路上一脚踩了蛇,不禁下意识地甩了一下脚,一条水蛇应声落到前面的稻田里。于是我想,根本就不需要蛇来咬你,你只要踩过一次蛇,就会“十年怕井绳”了一一我就是就如此,自从那年脚踩蛇后,四十多年过去了,只要踩了软东西,我大腿都会抖动几下,都会吓了一跳。

跟着这个思路写下去,不也是一篇首创的作品吗?

我的联想的路径如下:

永州一一蛇一一俗语(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一一此俗语不够确切一一应该这样表述:一朝踩了蛇,十年怕井绳。

还有一篇就略而不提了。

我写作此文,还有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发现有不少头条写作者,好像没有题材可写似的,要么在虚构一眼就知不实的故事,要么在古纸堆中找材料,我在一旁都在为他们着急!

怎么会“江郎才尽”了?

我曾经发过一篇作品,题目是《生活是网,写作亦是,网就是关联》,讲的其实就是文章的选材问题。

我要表达的是,题材会在多多联想中呈现!

说真的,我的题材根本写不完,只要我目之所及,耳之所闻,心之所思,皆是题材!

只是我苦于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没有那么多的精力!

在此强调,我不是在教人作文,我可没有那么大的能耐。我只是进入头台平台后,经过一年多的操练,在写作上有点感悟,写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罢了。

正如来自四川的网友“与俗相安”,在评论我的文章《旧情人的孩子和同样重的石头,你更喜欢抱起谁?》中所说的那样:“你老弟总是喜欢去讨论一些奇奇怪怪的问题,好玩。”

“好玩。”对极了!

0 阅读:0

建锋玩转生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