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996年2月2号那天,有个大新闻,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副委员长、也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的李沛瑶,这位副国级的大官,在家里头遇害了。这事儿一传出来,全国都炸了锅。说起来,李沛瑶他还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创始人李济深的第五个儿子呢,咋就被人在家里给害了呢?
【子承父业,步入政坛】
1992年12月22号那天,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开了个头一回会议,会上大家投票选了李沛瑶来当民革中央的老大。
59岁的李沛瑶,他是民革中央首任主席李济深的儿子。当选之后,李沛瑶风趣地讲:“有人开玩笑说我这是子承父业,我要是不干,那岂不是就成了‘不忠不孝’了嘛。”
1949年,新中国宣告成立,李济深被选为了中央政府的副主席,还有全国政协的副主席。到了1954年,他又在第一届全国人大上,被大家选为了全国人大的副委员长。
李济深连续担任了民革的第二、三、四届中央主席职位。到了1959年10月9日,他在北京因为生病而去世。在50年代那会儿,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体运行得很顺畅。作为国家的领导人,李济深在某种程度上,就像是多党合作的一个代表性人物。
李沛瑶1933年在香港呱呱坠地,新中国成立后,他踏进了北京航空学院的大门,专攻飞机制造技术,五年寒窗苦读后,在1957年顺利完成了学业。
大学毕业后,李沛瑶首先去了南昌航空学校当老师。到了1958年,他转行了,去了南昌飞机制造公司。他从最基础的技术员岗位开始干起,后来一步步晋升,做过工程师、主任工程师,还有高级工程师,就这样一直干到了1987年。
和那时候好多开国大将的孩子们一样,大家都以为到了新国家,新规矩很快就能搞定,老一辈搞政治就行了,咱们这一代嘛,应该成为各行各业的高手。可那场突如其来的大风波,真是给人当头一棒,让大家清醒过来。原来新规矩要想立得住,再稳稳当当的,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想要真正做到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国家又民主又强大,还得好好努力,路还长着呢。
到了80年代以后,第二代里又有不少红色血脉的后代,沿着老一辈的路子,一个接一个地踏入了政坛。他们努力着,想让新的政治秩序快点儿得到社会各界的全面认可,继续为这事儿奉献自己。
从1986年开始,李沛瑶就担任了民革江西省委的副头儿,还有江西省政协的常委和副主席,后来还成了民革第七届中央的副主席。
民革是在1948年1月,由一群坚守孙中山先生爱国且持续进步革命精神的前国民党民主派成员和其他爱国的国民党人,在香港共同创立的民主党派。到了1993年1月,它已经历了45年的发展历程。
以前,李济深大佬不仅做过黄埔军校的二把手,还当过北伐军的总参谋长,他在筹划和建立民革这事儿上,那可是出了大力气的。凭着他之前在国民党里头的威望,后来他还当上了第一届民革中央的老大呢。
民革的诞生,意味着咱们国家的人民解放战争顺利转入了战略反击的关键阶段。那时候,大家伙儿都有一个共同目标,那就是要推翻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于是,国民党里的那些民主派别,还有其他爱国的民主人士,都团结到了一起。他们在政治、组织上都跟蒋介石掌权的国民党彻底划清了界限,这样一来,国统区里那些爱国民主力量联合起来斗争的势头就更猛了。这事儿还加速了国民党内部的分裂,让蒋介石的反动势力变得更加孤立无援。
这一年,15岁的李沛瑶在香港上中学呢。
小时候的李沛瑶,虽然肯定会受到老爸一些行为上的影响,但他对民革的创建,还有民革在中国革命里扮演的角色和重要性,其实没太在意,也没怎么细想过。他只知道,老爸他们干的那摊子事儿挺冒险的。那时候他们住在香港,家里车库对面还老有特务偷摸着盯梢呢。
他依稀记得,在新中国成立之前那会儿,他和老妈、还有姐妹们,是搭着一艘来自挪威的货轮,从香港回到了祖国大陆。那时候,老爸已经提前到了北平,公开表明了要和共产党携手合作的立场。
货船在台湾海峡行进中突然出了问题,而台湾岛就在不远处。要是台湾那边知道李济深一家正搭乘这艘船要回大陆参加开国大典,说不定会派军舰、快艇过来把这艘挪威货船团团围住,然后把他们抓起来当人质带到台湾去。
他们在对手的猛烈攻击下度过了一整天,这一天给李沛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种在忐忑中等候的感觉刻骨铭心。
时代已经迈进了新的篇章,共产党带着多党一起工作商量大事的制度又回来了,而且大家讲好要“一直合作、互相看着、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李沛瑶呢,他家里几代人都在为国家出力,这次他也跟着民主党派的朋友们,头一回走进了管国家大事的地方。他做了不少重要的工作,像是当上了国家管劳动的副部长、全国管安全生产的常务副主任、全国总工会里的副主席和书记处的书记,还是第七届全国政协里的常委,也是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的一个理事。
1993年那会儿,在咱们国家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一次大会上,李沛瑶被大家选为了人大常委会的副头儿,这样一来,他就成了国家领导人中的一员了。
李沛瑶特别爱拍照,每次出门,他都会揣上他那宝贝相机,就等着抓拍那些他觉得既美又好玩的时刻。他以前还爱养鱼养花,不过自从开始从政,能腾出来摆弄这些的时间就越来越少了。
在李济深的后代里,除了民革中央的大当家李沛瑶,还有另外一位重量级人物,她当过北京市昌平区的政协头头,名叫李筱薇。
李筱薇是著名人物李济深的女儿,也是李沛瑶的亲妹妹。跟她的兄长李沛瑶的经历有得一拼,她是在香港出生的。五十年代中期,她在北京女子第十二中学念的书。中学一毕业,她就按照自己的心愿,考进了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五十年代末,她从大学毕业,然后就在基层踏踏实实干了三十多年。在这期间,她还当过昌平县农机研究所的所长,是个挺有名的农业机械方面的专家。
李筱薇搞出的那个畜力施肥机,让农民们再也不用亲手撒肥料了,这可是个大改变。还有啊,她又弄了个玉米畜力套播机,以前种玉米只能一颗颗点,现在问题也解决了。昌平这边儿有三分之一的玉米地,都沾了李筱薇这个设计的光。
说实在的,咱们继续聊聊长得特别像他老爸李济深的李沛瑶。这家伙性格挺温和,做事也稳重。记得他当上民革第八届中央主席那会儿,跟记者聊天时,他很直白地说,自己以前一直是搞技术、做管理的,突然间要扛起一个参政党的头儿这重担,感觉压力山大啊。
瞅瞅那些兄弟党的头头们,全都是跟我老爸一辈儿的,一个个都是声望极高的老前辈。比起他们,我这人无论是在阅历、资历,还是名声上,那简直是没法儿比啊。
说实话,就年纪而言,李沛瑶已经是满头白发了,只比他老爸当年担任第一届民革主席那会儿小了3岁而已。
大家既然把信任给了我,那咱们就得加油干。中共十四大给咱们指了条明路,就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民革新领导班子成员年轻有为,学历也高;再加上民革跟海外联系广泛,这优势很明显。因此,我对接下来的工作特别有底气。
【内鬼难防,遭遇不幸】
李沛瑶和他父亲李济深一样,工作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他做事脚踏实地,还特有创意和闯劲,在他掌管民革中央那会儿,各种活动都办得有声有色。
谁都没料到,才短短三年时间,到了1996年2月2日,那位副国级的大领导,居然在自己家里遇害了。法医检查后发现,李沛瑶身上有好多处伤口,估摸着至少挨了25刀。这事儿一传出来,全国老百姓都震惊了,中央也马上下了命令,要好好查清楚这案子。
经过一番探查,李沛瑶案的凶手落网了,出人意料的是,凶手竟然是李沛瑶的贴身保镖!
这个叫张金龙的警卫,当时才19岁,做警卫的活儿还不到一整年。让人没想到的是,他杀李沛瑶的真正动机竟然是想偷东西!
经过一番仔细调查,警察挖出了张金龙的老底。这家伙在初中就辍学了,之后老是干些犯法的事。后来,他老爹花了3000块钱,找上市里人武部办公室副主任,偷偷把张金龙的学历和那份《综合情况调查表》给改了,让他就这么混过了政审,溜进了部队。
1995年3月份,张金龙在接受了大概三四个月的训练后,就被安排到了李沛瑶等领导住的那个四号院,开始了他的哨兵生涯,负责站岗守卫。可没过多长时间,他就觉得站岗这事儿太无聊了,心里就开始琢磨起了歪点子。
张金龙注意到,李沛瑶经常独来独往,家里似乎没有女主人,这让他瞅准了空子。因此,他瞅准时机,好几次趁着李沛瑶家里没人,就偷偷溜进去偷东西。
1996年2月2号晚上,就是事情发生的那天夜里,张金龙又一次偷偷摸进了李沛瑶的家。他正埋头在办公桌里乱翻呢,没想到被李沛瑶撞了个正着。
起初,张金龙压根儿没想过要动手,李沛瑶也开口让他走。但张金龙走到半路,心里越来越不踏实,他生怕李沛瑶会告发他。这么一想,他心一横,在恐慌之中起了杀念。
两个人吵了起来,张金龙抓起菜刀就朝李沛瑶劈去……
尽管张金龙很快就被抓住,可李沛瑶的生命却再也回不来了。一个副国级的大官,竟然在家被个小偷给害了,这简直太离谱了!
这件事情背后反映出的问题挺让人深思:一个曾经犯过罪的人,到底是怎么通过选拔,当上了中央领导身边的警卫员?
那件事情一出,公司里立马进行了人事大变动,好几个有关系的人都丢了饭碗,张金龙也吃了官司,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可是,李沛瑶却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这事儿真是让人心里头难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