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得知苏联解体时,王震感慨道:原来我们当初都误解毛主席了

军迷战火式 2025-04-14 15:06:17

那是一个既冷又清静的日子,戈尔巴乔夫冷硬地宣告,苏联散伙了。这消息像一股莫名的力量,推开了一扇新时代的大门,让大堆人跨过了那热闹了五十年的美苏对峙岁月。就这么着,苏联没了。

消息传到北京时,王震上将正坐在电视机前,眼睛紧紧盯着屏幕,望着那曾经无比熟悉的五角红星一点点消失。王震上将,那可是立下赫赫战功的开国大将啊。时间一晃,当年的战场英雄,如今也步入了晚年,变成了个平凡的老人家。望着这一幕幕历史画面,他心里头五味杂陈,震撼中带着满满的疑问。

在感到震惊和不解的那一刻,83岁的王震跟旁边的人说,现在想想,我们当年真是错怪毛主席了。他老人家,眼光比我们长远多了,至少早看了五十年。

那时候,毛主席对苏联提出了挺狠的批评,像王震这样的好多老战友心里都犯嘀咕,觉得对毛主席的评价似乎有点冤枉。但等到后来苏联垮了,他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毛主席当年看得那么准,说得那么对。

王震,他原本叫王正林,1908年4月11号那天,在湖南浏阳县的一个穷苦农民家里呱呱坠地。

那时候,国家动荡不安,老百姓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经常吃了这顿没下顿。这种情况让王震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对那个既腐败又不公平的社会充满了怨气,一门心思就想着要把那个暗无天日的旧中国给翻个底朝天。

王震心里总琢磨着,要是时间能流转,把这些事儿都给变个样儿该多好。可等他自己长大了,发现那些老问题还是老样子,这让他觉得这世界真是有点不对劲儿。但没多久,共产党的人就到了长沙铁路,带着工人们搞起了运动。这一来,王震觉得,好像真有那么点儿机会,能把这世道的不公给改一改。

因此,他对我党发起的各项活动全力支持,干出了挺棒的成绩。到了1927年,他光荣地成为了一名党员,两年后,他踏上了辉煌的军事道路。就这样,这位共和国的功臣开始了自己的人生舞台。

那时候,老蒋带着的反动派一个劲儿地打压我们共产党,让我们党的日子过得非常艰难。但就算这样,王震也没退缩,还是坚定地跟着党走。为了反抗反动派的欺压,王震和他的战友们齐心协力,一次又一次地把敌人给打退了。在这个过程中,王震展现出了出色的军事才能,因此被中央看重,成了重点培养的人才。

后来,王震加入了红军,参与了第四、五次反“围剿”战斗,他带领队伍狠狠打击了敌人,但单凭他一个人的努力,还是没能改变大局。因为指挥上出现偏差,再加上形势严峻,导致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失利,之后只能去寻找一条真正适合我们党的出路。

长征之路艰难而伟大,一踏上征途,王震就跟着军团长萧克向西挺进。在队伍里头,王震挑起了大梁,主要负责带着先头部队和探路小组开路前行。

在那一路上,王震接连领导了十万坪战役,还有陈家河、桃子溪、忠堡、板栗园等一系列战斗。在这些交锋里,王震带着队伍狠狠教训了敌人,他指挥得当,非常给力,很好地支援了中央红军的长征行动。同时呢,他也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壮大和稳固,立下了汗马功劳。

中央红军到了延安后,王震没停歇,继续在前线打鬼子。那时候,他带着队伍跟日军打了好几仗,并且还建立了晋西北的革命地盘。这样一来,他也为抗日战争能赢,出了自己的一份力。

抗战结束后,王震大哥挑起了中原军区副司令和参谋长的担子,同时还兼任吕梁区委的头儿、吕梁军区的司令和政治委员,以及晋绥军区野战第二纵队的司令和政治委员等好几个大角色。在那阵子,他跟着彭老总和毛主席的指挥棒走,打赢了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这几场硬仗,每战必胜,后来又拿下了榆林、沙家店这些战斗,真是连连告捷。这几场大战的胜利,彻底把西北战场的局势给翻转过来了,给解放大西北铺下了结结实实的基石。

西北局势安定下来后,王震自告奋勇,要求带队前往新疆。没多久,西宁、祁连山脉、酒泉,还有整个新疆,一个个地方都被解放了,大西北终于全面解放。这一切成果,全靠王震将军他们拼命付出和不懈努力。

1955年,新中国搞了次大封官,王震将军呢,因为他以前立下的大功,就被给了个上将军的头衔。

新中国成立没多久,中国和苏联关系特别好,那时候就像是一对好朋友。苏联是第一个跟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而且还帮了我们大忙,一口气援建了156个项目。这些项目对新中国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让我们的工业化进程往前迈了一大步。那时候,苏联就像是我们的老大哥一样,给了我们很多支持和帮助,让我们挺过了最不容易的日子。可惜啊,这样的好日子没过多久,大概也就十年左右吧,中苏之间的关系就开始出现裂痕了。

1956年2月24号那天,苏联的头儿赫鲁晓夫把斯大林以前的那些好事儿全给否定了。他这一搞,全世界都愣住了,真的没想到。咱们中国的领导人,特别是毛主席,对这事儿很不满,说赫鲁晓夫这么做,把共产主义大家庭的和气都给搅和了。

不过,赫鲁晓夫根本不听,还是一意孤行,他觉得咱们国家没必要搞核武器研究,坚信苏联会罩着我们。结果,他不仅撕毁了相关协议,还把苏联专家都撤走了。这一手,确实给我们的核武器研发添了不少堵。但咱们国家的领导人可没被吓倒,决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就这么着,到了1964年10月16日,咱们自主研发的原子弹,在罗布泊成功试爆了。

1965年8月份,印巴之间又打了起来,这是他们的第二次战争。在那段时间,巴基斯坦军队被印度军队打得节节败退。走投无路之下,巴基斯坦只好向美国求助,想让美国伸出援手。而美国呢,有自己的小九九,觉得这场仗能拖住我们国家,就琢磨着能不能在我们边境那边搞点动作。

在那个不太平的日子里,毛主席心里头明白,国内国外的形势真是乱得跟麻团似的。这让他觉得,保住国家不散架子是头等大事。但说实在的,让他最揪心的还不是这个,最让人头疼的是国内风气开始变味儿了。新中国一建立,不知咋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这些东西就像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阶级斗争、思想斗争还是照样激烈,一点没消停。

因此,毛主席认为国内的问题才是最大的挑战,他坚信,凭借党和人民群众的齐心协力,啥难关都能闯过去。

动荡时期到来后,毛主席深刻体会到,要想达成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中国必须打败外来势力。只有这样,咱们国家才有可能再次屹立于世界之巅。

但是,外国的影响总是悄无声息地渗透进来。一些能接收到国外观念的收音机和书籍,一进入国内,就很快带来了一股新风。这让毛主席深感加强干部思想教育的紧迫性,免得他们被特权和腐败侵蚀。只有这样,共产党才能不忘初心,始终为人民的利益而战,咱祖国也才能一步步走向繁荣强大。

要扭转这股不正之风,毛主席再度踏上井冈山的土地,发起了整风行动。他心里头盘算着,得给部分干部的脑袋瓜子换个新思想。他特别操心的是,有些人觉得革命打赢了,是时候松口气,享享福了。这种想法可不成!为了防止事情往最坏的方向发展,他得给大伙儿提个醒:咱得守住清廉的底线,心里头始终装着老百姓。如今日子是好过了,但井冈山的革命斗志,那股子吃苦耐劳的精神,可万万不能丢啊!

那会儿,王震他们可能对那次提醒心里直犯嘀咕。不过苏联一散架,王震这才领悟到毛主席当年那份担忧有多在理。说到底,苏联解体这事儿,就像一锤子定音,明晃晃地摆在大家眼皮子底下,谁都得认。

这时候,王震才真正体会到毛主席的高瞻远瞩。他的眼光比我们超前了整整五十年,说真的,也多亏了毛主席那非凡的洞察力,咱们才避免了不少曲折道路。

0 阅读:11

军迷战火式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