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老兵陈扬弟、赵杰口述9我们真的推过火车

大肥肥文史说 2025-03-04 21:43:04

作者:罗尘

陈扬弟

参军年龄: 1 6 岁

参军日期: 1949年9月参军,1951年赴朝。

所在连队: 中国人民志愿军21军63师189团卫生队 卫生救护员

在采访陈扬弟先生时,我以为他和21军的其他战士情况一样, 都是1953年入朝。

但是据陈老的讲述,我了解到,早在1951年他 就被调到朝鲜过。但是在1951年入朝作战的部队中也没有提到过 21军。这也许是赴朝作战的一种特殊情况,但是在那种特殊时期, 一切情况也都是特殊对待。

我记得,在我的采访嘉宾中有好几个士兵,他们对很多事情并 不知情,甚至不知道他们所在部队的番号。他们只知道班长排长怎么安排,他们就怎么做。他们在哪打仗,打的是什么仗,他们毫不 知情。有很多士兵对抗美援朝的了解,是来自与回国后看到的 资 料 。

这种看似荒诞的情况,有时候恰恰就是他们所经历的现实。我 们不知道在朝鲜牺牲的亡灵中有多少是这样的战士。

陈扬弟:到朝鲜去的时候,我还是17岁,1949年16岁。

我是1949 年9月参加部队,我在营里连队当卫生员,我们已经是在部队里了,在部队接到命令就要去的,我们部队接受一个新的任务,抗美援朝,组织一个辎重部队。

辎重部队就是后勤运 输部队,因为国内那时候都是群众支援前线的,没有专门的部队。到朝鲜不行了,弹药、粮食装卸都 要部队了,所以成立装卸部队。

后勤要分:一分部、二分 部、三分部、四分部、五分部,后勤部队要五个分部,

开始宣布我那个部是辎重十一团,但是我们听不懂辎重,

我们领会是什么呢?

直属中央十一团,我们当时很高兴,我们部队是直属中央十一团,结果到了东北以后,那个小车子发下来了,大家看到我们原来只是运输部队,当时大家的思想都是想到前方打仗的,当运输部队这个思想转不过来,后勤部队辛苦是辛苦,想立功却不容易。

采访人:当时你们心理上是想上战场打仗的吧,拿枪打仗的,当时 去了之后发给你们小推车之后,你们心里都什么感受啊?

陈扬弟:感受不大好,不是前线部队了,变成后勤部队了。

当时有想法,不过我们部队经过上级领导教育也很快都想通了。 你前线打仗总要在后边支援,粮食运不上去,弹药运不上去,没有后勤你怎么打仗呢,是吧。

采访人:那当时告诉你们的任务主要是运什么?

陈扬弟:我们部队是把火车运的粮食卸下来装车。有弹药、军火,就是国内运来以后,开到朝鲜,火车头走了,都是我们人工去装卸,把它分开、装卸。

过去不是说吗?“牛逼不是吹的,火车不是推的”,我们真的推过火车。

火车开到以后,我们只好用人力节节分开,再把货卸下来,实际上我们担任的是码头工人一样的任务, 从那里下来,粮食搬到山上,山上堆好,伪装好,弹药送 到那个坑道,防空洞的里头去。

采访人:你们当时推火车怎么推?

陈扬弟:火车有坡的,朝鲜山也很多,我们人趴到上面,上面不是有一个沟的,以后我们把它松开,把它分开。不然一轰 炸,我们基本上都是在那里啊,不行的,所以我们把它 分开,都是这类工作。

我们在那个山顶都是白天睡觉晚上 工作的,因为后勤部队就要跟敌机斗争,我们国家一直到朝鲜,我们是没有制空权的,所以容易遭到敌人的飞机,敌人很猖狂的,所以他们这样说:“敌 人飞机飞得很矮,把你帽子都拿了去了,就是这样子,敌人 飞机飞得太低了。”

采访人:他怎么把帽子给弄去的?

陈扬弟:拿帽子就是说笑话的,就是说明敌人的飞机低,我们没有防 空武器,没有那个空军力量,敌人飞机飞得很低。低空的 时候呢,你的帽子都吹走了。谁的帽子摘了去?不可能这样的,说明他飞得很低的。还有一个,他定时定点轰炸。

采访人:当时中国的火车一开,飞机不就发现了吗?

陈扬弟:火车一停下来,送到一定的地方以后,火车头就跑掉了,车厢炸掉没关系。

我们这样防空的,开始我们装卸的时候要实行灯火管制的,安排防空哨,派战士到山上站岗,看到飞机马上开枪,看到汽车开枪,我们这里装卸关灯。

这样我们的防空哨,特别在装卸弹药的时候, 管制更加严格了,不能有一点灯光,敌人飞机到处飞到处飞,一个战士在一个晚上装卸完。他打了一百多发子弹 。

采访人:打天上的飞机吗?还是打哪儿?

陈扬弟:他向天空打枪报警。我们在这里作业,装卸弹药、油 料、油库,你飞机要轰炸,弹药都被他炸掉了,油料被他炸掉了哪行啊!

我们都是晚上作业的,没有火光敌人不晓得,你有火光会被他看到。所以汽车不好开灯的,在朝鲜的时候,那个汽车驾驶员也是练出来了,晚上黑灯瞎火开车的,敌人飞机认为你这个地方是重要的运输点,他就定时 定点在这里轰炸,他一轰炸就两个小时,不管你有没有 人,有没有东西都要炸,到这样的程度。

陈扬弟:我们第一年是冻得很,第一年国内棉被没有运去,我们睡 火炕,我们是后勤部队还有地方睡,就是防空洞,上面铺 起来,下面炕烧热,晚上都是很冷的,人弯曲睡, 一呼吸, 水蒸气基本上一个个都像土地公公一样的。

采访人:为什么是土地公公一样的?

陈扬弟:发白了,水蒸气呀,那天气冷嘛,天气冷的时候结冰结起 来 。

采访人:当时南方人去那儿穿的什么衣服?

陈扬弟:我们刚刚去的时候就是穿普通衣服走去了,夏装。冬天有 大衣的,棉大衣发下来了,冬天就棉衣,棉被子没有的,用很薄的棉花的。

那第一年最苦了,第二年要好 些了,第一年那个棉衣不交了,棉花拆拆可以当棉被用, 第三年又多一些了,也厚一点了。

陈扬弟:有一次我们敌机轰炸,我们的部队执行任务,装卸木头 啊,木头滚下来砸伤压死很多伤员,当时有六个牺牲,给他们运啊,那个伤员我们送到了防空洞里头,给他一个个把 脸擦干净,

陈扬弟:最惨烈的那个面部炸得一塌糊涂,看不清楚,有个战士,牺牲了,我给他穿衣服怎么也穿不进去, 你一穿他骨头就到那边去了。

采访人:骨头出来了?

陈扬弟:骨头,有些肠子。

采访人:什么?

陈扬弟:肚子里的肠子。

采访人:肠子。

陈扬弟:露出来?

采访人:那你怎么给他弄一下?

陈扬弟:弄回去包扎了,反正碰到这些情况,伤病都转走了,牺牲 了,我们处理。

陈扬弟:细菌战的时候,我们拿到标本的,山上苍蝇,那冻得很, 很冷的天气看到苍蝇,冬天能看到苍蝇啊,山上有看到苍 蝇啊,他是上面放的,我们有去看到过,抓到过。

一个细 菌弹放下来,这苍蝇本来没有的,特别山上都冰天雪地 的,那他也是夜间放下来的,不是白天放下来的。

苍蝇他跑跑动动的,天气这么寒冷,苍蝇也有特殊性的, 与一般苍蝇不大一样的。我们提前预防的。我们自己打针, 连老百姓都要打针的。

采访人:打牛痘?

陈扬弟:种牛痘,我们主要是预防预防,怕他们以后有这些东西。 但是有没有我们也不清楚,给我们发现了呢,那不得了了。我们发现了苍蝇,有的发现老鼠, 一个地方发现,再 一个有的地方发现弹壳,细菌弹的弹壳。

采访人:你们看到之后怎么处理?

陈扬弟:处理我们就是报告上级,上级来消毒一些东西, 一般山上到冬天也没有啥的。埋掉,消毒,属于这样。

陈扬弟:我们是这样的,在朝鲜药品很缺乏的,想办法治疗疾病, 利用大蒜治疗细菌性痢疾,肠胃道炎症用大蒜,有些人腿 要溃烂了,用鸡蛋黄烤出油来涂在上面,让他快好一点,想 办法克服困难。

采访人:当时你们除了这种用鸡蛋皮,还有用鸡蛋黄这种,还有什 么别的土办法?

陈扬弟:那时候人民军杂志上看到的,看到以后他说:蛋黄拿出来,放到瓦片上,或者是碗下面烤,用棉花签涂上抹上,这个是不痛的。

采访人:用棉花签在他的肉上抹还不痛啊?

陈扬弟:抹那是轻轻的,给他清洗一下。

采访人:他那里烫不烫?

陈扬弟:不疼。

采访人:不会?

陈扬弟:不会。

采访人:那么抹上就好了吗?

陈扬弟:抹几次就好了。

采访人:是不烂了还是怎么着?

陈扬弟:伤口好了。

采访人:伤口就复原了。

赵 杰

参军年龄:2 7 岁

参军日期: 1952年入朝。

所在连队: 中国人民志愿军24军74师220团迫机炮连 观察员

采访人:您就给我讲讲您当时是怎么去的抗美援朝,您当时怎么报 的名?

赵 杰:这是上级命令,命令我们25军到这个丹东辽宁集合,在 那里下午宣布誓师大会,大家要出国。我们开始部队是驻 扎在福建。

采访人:你们知道要去抗美援朝了,有没有开小差的?他怎么开的?

赵 杰:他就跑掉了,我们上火车的时间,火车下来跑的时间他人没有了,跑掉了。

采访人:那是在哪个地方跑掉的?

赵 杰:过江的时候他跑掉了,跑掉了一个指导员。

采访人:抓回来了吗?

赵 杰:有没有抓回来,我们不知道,我们就一直过江。他就跑了。大概四十多岁。

采访人:那过江之后呢?

赵 杰:过江之后我们到了一个村庄忘记了,不知道什么,这个村 庄里呢,这个山边,到了过年的时间,后方运来鸡啊,连毛的,一个班分一只,毛脱掉送去烧,烧了我们弄好了, 通知来了,马上快吃,吃掉以后马上出发,这样子我们听到这个命令就马上吃,吃完马上出发。

吃了饭以后呢,我 们就走在这个山边,我们就翻这个山。一直 到准备过山到下来的时间,到了第二天,12月30号,过 了过年的时间,正月初一下山,满身都是汗。

到了山顶的 时间呢,我们志愿军给指导员,政委等号兵在那里叫大家 不要休息,结果我们部队里有一个炊事班长他挑 了一个大锅,还有东西挑着,挑到山上,担子放下坐下 来;说过不要坐下、不要坐下,他大概就休息十多分钟吧,就马上冻死在那里。

采访人:冻死在那里?

赵 杰:身上都出汗了,我们都出汗了,都穿棉衣,里面都出汗 了,出汗一坐下来,外面温度是零下四十度你坐那儿多冷 啊,这样子马上冻死了,就冻死了。

下半年嘛,天都下雪了,朝鲜一般9月份就下雪,一般都是零下三十到四十度这样子。我们下午上山攀爬,走到山下面的时间,刚刚第二天八点 多,为什么这么长呢?

这个山下雪上去特别滑,我们一个人身上负担大概有七十多斤。到下山的时候呢,站不住 了,人又多,又没有这么多路,一坨坨冰。下山的时间把背包放在那里,坐在背 包上滑下去,山上有树,碰到了。这样子到第 二天八点钟才下山,这样子我们一起走了好几天,到了 什么地方呢?就是我们邱少云同志牺牲的这个山,邱少云打 这个山他牺牲了,然后我们占领了,去接他的防,是这 样子的。

赵 杰:有个事啊——死得冤——有个同志死得冤。

采访人:怎么死的?

赵 杰:我们原来炮兵连的观察所,当时这个班的同 志在那儿值班。我从团司令部上来的时候先到那里看看, 出来时碰到221团有个参谋长。

他借我的望远镜拿去看 看,我讲不行不行,现在是下午时间,下午时间不能看。 为什么?

因为我们在东方,敌人在南方,而我们下午太 阳落山了,从那边照过来,我们望远镜一照呢,一反光, 敌人看到了,

上午照的时间呢,他也在我们后面,这样 我们看敌人没关系,

下午的时间他在那边,你看敌人马 上就曝光了,我们观察所给他暴露了。

他讲不会的,我 们争了半天他不同意。算了算了,这个参谋,官比我大, 是排级干部,他照完以后,刚进去了,敌人开炮了。

我 想:糟糕,敌人炮打过来。侦察所里面两个人都打死了, 两个人都被炮打死了,221团的排长和参谋。其中一人还 是高中毕业。

采访人:那您知道那个情况您怎么不拦着他呀?

赵 杰:我拦不住有什么办法,我讲你暴露目标,他说不会的。他 官比我大,有老婆有孩子,因为高中程度了,分到我们观 察员当观察员,他结果被打死了。

我拦拦不住,他是221团 的,兄弟部队的,他官还比我大是吧,那我讲了,他说不 会的不会的,没有办法,结果两个人都打死了。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