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言多必失。有时候,一句话也可能就将自己打落十八层地狱。晋国的权臣里克显然就是如此。
晋献公身边的谋臣、武将可谓是群星荟萃,而里克在其间还是占据一席之地的。
首先,晋献公对外攻战之事,里克多次都担任的是主将,包括攻灭虢国的战争中,里克也是主将,而后来晋献公托付未来的荀息也不过是副将而已。晋献公的开疆拓土中,里克显然是有着极大功劳的。
其次,晋献公立申生为世子之时,也任命里克为“少傅”。可见,晋献公对里克还是相当重视的。里克对于晋献公也是感恩至极的,因此对于申生也是尽心竭力,即便后来申生自杀后,里克内心之中的“申生”依然还在影响着他。
晋献公娶妻骊姬之时,晋献公行占卜之事,里克就与史苏、郭偃等臣交谈,也即说到了骊姬误国之事。因此,朝堂之上说国家大事是可以的,下朝以后再说国家大事也是可以的,但在任何时候都最好不要说诸侯们的家事,说多了那就是祸事了。比如郑国那个颍考叔,虽然给郑庄公出谋划策,帮助郑庄公母子和好,可是最后还是身死在异国他乡。这申生也是如此。
后来,晋献公受骊姬蒙蔽,要申生率领曲沃之众攻打皋落氏,朝中有两人态度就是迥然不同,其中狐突是“料晋国将乱,乃托言痼疾,杜门不出”,而里克则是在朝堂之上违背晋献公之意,进谏晋献公不要让申生带兵出征,晋献公的态度是什么呢,“献公仰面而叹曰:寡人有子九人,尚未定孰为太子,卿勿多言。”此时,晋献公已对里克可能不是绝对信任了。
假虞伐虢之时,里克虽为主将,可出谋划策和统揽全局的,则是荀息。里克冲锋在前,干的都是苦活累活,而真正在晋献公身边得到最大的认可的却并非是里克,而是荀息。
但是,里克在乎这点功劳吗?当然不会。里克的心中,更多的已经是在为下一代潜在的晋国国君筹谋了。“话说晋献公既并虞、虢二国,群臣皆贺,惟骊姬心中不乐。他本意欲遣世子申生伐虢,却被里克代行,又一举成功,一时间无题目可做。乃复与优施相议,言:里克乃申生之党,功高位重,我无以敌之,奈何?”里克明面上没有得罪晋献公,但明面上与骊姬团队,显然就是已经撕裂了。
于是,后来申生死了,再后来奚齐上位,里克终究还是要发动叛乱,不止杀掉了奚齐,最后也要杀掉奚齐的弟弟卓子。应该说,平息骊姬之乱的最大功臣,本身也就是这位里克。但是,这位里克犯了个大错误。
申生死后,里克认为最有潜力的晋国继承者就是重耳。虽然重耳当时尚在国外流亡,里克就基本认定了要把重耳扶持为最新的晋国国君。杀掉奚齐和卓子后,里克就派人去邀请重耳归国。可惜的是,此时重耳认为时机未到,不愿意归来。
里克在与众人商议之时,重耳之谋已不成行,众臣提出了新的观点,那就是扶持夷吾成为新的国君。这就是大问题了,里克筹谋多年、连弑两君,最后的结果却与自己的初衷背道而驰,那怎么行呢?
于是,里克说:“夷吾贪而忍,贪则无信,忍则无亲,不如重耳。”就是这句话,害了里克自己。一国不能无君,此时晋献公的儿子中,也就只有重耳和夷吾,重耳不归,夷吾就是唯一人选。里克在此时说出了对夷吾的意见,那便是堵死了自己的路,让自己走上了重耳这条绝路。可惜的是,里克眼光不错,却没有等到最后。
众臣迎立夷吾,骊姬之乱的最大功臣里克,却因对新国君的意见,成为弑君乱臣。里克之死,也是在意料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