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侯的人才战争

海叔说 2023-01-08 11:05:01

《史记》载:“西伯曰文王……笃仁、敬老、慈祥”。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西伯侯是个好领导,对任何人都好。

西伯侯的口碑在当时可能就已经广为传播了。另外,西伯侯的大周事业正是蒸蒸日上之际,无数的人跑到了偏僻的岐山一带投奔大周,看的就是西伯侯的名声。

岐山一带,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偏僻的荒野。这里的资源比不了殷商帝都,这里的形态也相当的粗糙。那么,那些人才们跑到岐山来,难道是为了月薪一万,难道是为了五险一金。当然不大可能,因此西伯侯的影响力就在首位。

在这些跑到岐山来的人才中,大多数还是很有声望的人物,比如孤竹国的伯夷叔齐,还有荆楚的鬻子,还有东方的姜子牙,还有太颠、闳夭、散宜生等等高人。他们求高位吗?孤竹国王子的地位还不够吗?他们求财富吗?最有钱的地方不是在朝歌城吗?

所以,有没有一种可能,那便是西周的史书对这些人才的身份和地位进行了修饰。中国人讲“胜者为王”,打赢了的人说什么话都是对的。

考虑到当时的殷商纣王喜欢打仗,朝歌帝都周边的族群大多都已经被殷商帝国灭掉了。因此,殷纣王才把目光投向了更为遥远的东方,也就是后来的东夷地区。多年之间,殷纣王发动了无数次对东夷的战争。

殷商帝国这样的威慑力,如果不能影响到这边的族群,显然是没有人相信的。而逃亡殷商帝国战争方略的反方向地区,当然就是有更大的机会存活下来的。因此,那些逃亡岐山的人,其实很大可能不是后来背叛殷商的,而是在大周崛起之前就已经与殷商帝国背道而驰了。

那么,他们要往哪里跑呢?往哪里跑才安全呢?很快的,当西伯侯的名声传到他们的耳朵里的时候,这些人找准了方向。岐山距离朝歌城很远,西伯侯又是个重视人才的人,他们这才逃向了岐山。这或许才是最可能的原因。

殷纣王是否暴政这个已经无法考证,但是从周人传承以来的那些史书典籍中来看的话,殷纣王的确是有暴政的。不管殷纣王是不是暴政,但对于周边国家的战争这个是毋庸置疑的,否则殷墟之中殉葬的人骨,又会是来自哪里呢?

殷纣王的战争侵扰,让越来越多的人逃离了原来殷商帝国覆盖的地区,反而是大量聚集到了西伯侯的岐山来。

西伯侯对人才的态度,又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这种发展。西伯侯不止接纳来自殷商帝国的人才,更是主动到乡野之间招募人才。众多野史传闻中,姜子牙就是西伯侯外出在乡野之间找回来的人才。

西伯侯不止对人才好,而且识别人才的能力也非同一般。就比如姜子牙这个人,一个七老八十的老头子,生活在偏僻的岐山地区的偏僻的乡野里,还独自无所事事的在江边钓鱼。一般的人怎么可能对这种人重视呢?但西伯侯第一次见到姜子牙就说:“非龙非彨,非虎非罴,霸王之辅”。

西伯侯有了这些人才以后,其实也与殷纣王有了共同的爱好,那就是征伐四方。西伯侯攻打犬戎,灭亡密须,讨伐耆国,讨伐邘国,不管说的理由如何冠冕堂皇,西伯侯的目的其实很简单,那就是要拓展周人的地盘和疆域。这个时期的周人战争,或本质上与仁义没有什么关系。

为了生存,战争也是可以理解的。西伯侯在这段时期里的战争,为后来周武王攻进殷商都城奠定了坚实基础。西伯侯为周武王留下来的人才,更是成为周人攻灭殷商的最强助力。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