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庄王三年的时候,楚国的危机再一次来临。
楚国大旱,国内爆发严重饥荒。中原有晋国、齐国等国虎视眈眈,在与晋国的几次对阵中楚国都落了下风。而楚国边境,这个时期也频发动乱,戎人、淮夷、吴越、巴蜀等等部族都趁楚国新旧交替之际发动对楚国的骚扰战。
输给晋国、齐国,楚庄王可以没有任何表示。可是输给了戎夷、吴越,楚庄王就不能再坐以待毙。可以说,楚国的东南西北都发生了动荡,这个时候即便是楚庄王不作为,那些公族们也要作为了。
雪片般的战报,让楚庄王看着头疼。天灾,人祸,战乱,楚庄王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召集群臣共商谋略。楚国人当然知道,外有内患之际,最大的危险依然还是来自于中原。
楚国北进中原最近的两大区域,即是当年申、息国的所在。这两个国家可以称之为楚国的北大门,楚庄王采取的第一个策略,当然就是要关闭北大门,申、息两大区域的楚国驻军自然也是全面戒严。
北大门稳固后,楚庄王把注意力放到了周边的那些叛乱部族和小国。那么,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还是抓住关键一锤定音呢?楚国朝堂之中,群臣已经是一片混乱,有的建议闭关坚守的,有的建议迁徙都城的,总体都是选择的退让之策。
那么,楚庄王会选择什么呢?名臣蒍贾认为:“不如伐庸。夫麇与百濮,谓我饥不能师,故伐我也。若我出师,必惧而归。百濮离居,将各走其邑,谁暇谋人?”蒍贾的观点,打就要打带头的,而不管是戎人、淮夷、吴越等等,其对楚国的攻战,都不是决定性的。决定性的是谁呢?正是那个秦国与楚国之间的庸国。
庸国这个国家很不简单,其渊源至少要追溯到西周武王之前。在牧野之战时,周武王召集南方部族共同伐商,其中南方最强的部族中就包括了这个庸国。可见,当时的庸国已经就是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而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即便到春秋战国了,庸国自然也不能小视。
楚庄王力排众议,采纳蒍贾的意见,派遣大军主动进攻庸国。但是,楚国与庸国的交战并不顺利,前期对抗之中楚国人常常落于下风,楚国的将军还被庸国俘虏。
这场对庸国的作战,楚人在此时已经基本形成一致意见,那便是攻打庸国,势在必行。这或许也是楚人后来可以持续强大的原因,即便有不同的意见,只要是国君的决策,群臣皆为拥护。
臣子师叔进谏:“姑又与之遇以骄之。彼骄我怒,而后可克,先君蚡冒所以服陉隰也。”楚庄王采纳了这个骄兵之计,派遣少量楚国军队与庸国作战,七战七败。于是,庸国自此认为楚国外强中干,是个弱国。
在七战七败之际,楚庄王又派使臣说服秦、巴两国结盟,战场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来占尽优势的庸国,此后却反遭秦、巴、楚三国包围起来。为了振兴军威,楚庄王亲自到军中督战,带领楚国大军与庸国展开决战,终于取得了最终胜利。
从此而后,庸国灭亡,成为了楚国的一个郡县。楚国也自此将疆域延伸至邻近巴蜀之地,与西北的秦国也成为了邻国。庸国破灭而后,那些戎夷、吴越、濮人等部族此时尚为乌合之众,便再也难给楚国造成巨大的破坏力了。
楚庄王的第一次对外作战,取得了决定性胜利。